APP下载

国外金融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借鉴——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为例

2013-04-13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教学工厂金融学专业课程

崔 丹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116035)

一、国内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一)国内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优势

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金融深化带动金融市场创新,因此,高职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也要进行同步的改革与创新。国内高职院校的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已经按照职业需求,来组织和实施教学,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为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国内高职院校开展了一体化教学与毕业顶岗实习教学,这类课程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作引领,以移植的岗位工作内容作为教学内容,以模拟岗位操作过程组织教学过程[1]。

(二)国内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尽管国内高职院校的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诸如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知识更新滞后、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实训教学硬件落后等。专业课程设置仅仅是针对基本业务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还尚未涉及到金融行业服务礼仪、团队协作、人际沟通等。面对动态的多样化金融市场创新,高职院校的教材内容滞后问题日益凸显,另外,课堂教学模式与实训硬件也要随之更新。

二、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学工厂的含义

在新加坡的职业教育领域,教学工厂不是一个既有教学任务又生产产品的实体,而是随着新加坡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职业教育理念;是指教育与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注重学生技能培养,通过参与企业项目而获得今后工作能力的一种职业教育理念。教学工厂理念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到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以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为教学工厂的重要载体,使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里。

(二)教学工厂理念下的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设置

教学工厂理念的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过程,并鼓励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工厂理念下的教学内容既注重培养学生的硬技能,又注重培养学生的软技能;其专业课程设置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向培训、全日制项目、企业实习等。硬技能是指某个领域的专业技术能力,而软技能则是情商在行为层面的延伸,教学工厂理念下的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设置集中围绕着双重技能来展开。

(三)教学工厂理念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从教学模式来看,三年的学制教育中,第一、二年主要对学生进行科技或专业能力的培训(通过理论、实践以及学期的综合项目进行),第三学年进行专向培训(包括在校内做项目,以及在校外企业实习)。第一年与第二年的基本理论教学是以工作场景中的案例为导入,然后通过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的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2]。第三年通常采用“双轨系统”配合企业项目,统筹安排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项目,这就是“教学工厂”的有效载体或模式。

三、国内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的改革

(一)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国内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和创新精神,掌握金融产品分析、投资的基本理论,具备金融产品市场开发、客户服务、产品投资咨询、客户资产理财规划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大众化金融教育的基础上,高职金融学专业要立足于为金融机构培养大批的一线专业技术服务人才,就业岗位主要包括银行综合柜员、证券经纪人、证券投资分析师、保险代理人、保险讲师、个人理财经理等。

金融市场导向的课程设计与开发使课程教学不会与金融市场脱节,这一方面要求根据金融市场动态的发展,来及时地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另一方面要求任课教师不拘泥于课本教材,根据最新业务知识来更新教学内容。随着人们对软技能认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意识到雇员需要寻求硬技能与软技能的平衡,因此,国内高职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要穿插硬技能与软技能的双重培养目标。硬技能与软技能是相辅相成的,硬技能是指职位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而软技能是指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通常与如何和谐地与人沟通、团队协作、承受压力、克服情绪等有关。

(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国内高职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理实一体化的教学采用抛锚式授课较为理想。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第一是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第二是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出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锚”;第三是自主学习——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第四是协作学习——通过不同观点的讨论与交流,来加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第五是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实训课程的教学参照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双轨系统”,也就是采取灵活的办法,以学分制形式结合学生个人兴趣开展专向技能培训,让学生真正掌握过硬的专向技能,更好地适应实际岗位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配合抛锚式教学与元认知的调节,国内高职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应采用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和形成学习动机。遵循“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对于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金融服务人才有着重要意义。另外,根据金融机构的日常工作情境问题,课堂讨论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团队协作、承受压力、克服情绪等软技能。

(三)课程考核制度的改革

课程考核办法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注重技能考核、强化平时考核,要改变以闭卷笔试为主的单一考核方式,针对各类课程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例如:闭卷笔试、开卷考试、半开卷考试、编组考试、上机考试、口试、撰写小论文或综合报告、技能操作测评等[2]。在试卷命题过程中,除了考核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外,还要特别注意考核学生的实践知识和能力。相对于教考合一而言,教考分离有利于教学考核的公平、公正,有利于教学评价的科学、有效,有利于教风、学风的根本好转,能够使教师自觉地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和基本要求组织教学,注重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求得好的教学效果[4]。

实训课程的考核要以学生是否真正具有工作能力为评估标准,评估方式包括期末考试、测验、作业(含习题、实践、报告、电子评估、汇报表现、研习参与等)、学习或实习表现评分等。在实训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上,要以具有企业实际工作技能为主,由企业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工作态度等进行评价,学校根据企业的评价给予相应的学分。高职金融学实训课程的考核既包括专业知识的硬技能,又包括金融服务礼仪、人际沟通、团队协作等软技能,这由金融机构相关的用人单位来评分。

[1]巨瑛梅,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毛才盛.新加坡“教学工厂”的育人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3][美]Eric Jensen LeAnn.深度学习的7 种有力策略[M].温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崔丹.高职金融学实践课程的教考分离研究[J].中国科技教育,2011,(12).

猜你喜欢

教学工厂金融学专业课程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浅述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对高职专业建设的启示
中职机电专业“教学工厂”实习模式研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