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有幸福感地轻松学习的教学策略

2013-04-13叶四山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师生教育教师

叶四山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分院,湖北 孝感432000)

一、前言

在原始积累时期,特别关注GDP 增长,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关注的重心开始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被动生存,而希望生活得更主动、更有活动力,活得更绚丽多彩。其中,对是否有“幸福感”的关注越来越多,这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是一致的,人类为生存繁衍的需要,对物质繁荣进行着不懈努力,其落足点在于使人们更幸福。同许多领域一样,教学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教学策略的调整,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关注学生学习是否幸福上来。

中国学生有很多地方不幸福,小学有、中学有、大学有,各类职院(校)也有,可能存在贫困、就业等等的不幸福,这些研究都是有重要意义的,笔者不怀疑其他方面对学生“不幸福”的研究成果。然而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认真研究怎么“让学生‘有幸福感’地‘轻松学习’的教学策略”是重中之重。

二、让学习与“不幸福”说再见

(一)学习“不幸福”的表现

1.过多学业让人心烦意乱,玩得过火也会让人觉得空虚无聊,这就是幸福学习的博弈,师生都是参与者、实践人。道理很简单,学生学习紧张,老师也不可能过于轻松,反之亦然。

2.在中国,上网歌唱打麻将很流行,是不是过头了?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就是重点高中也有不少学生有“迷恋”之弊端。

3.中小学学习压力非常大,用人心惶惶、抑郁悲伤一点也不是言过其实,在重点高中学习过的人们,再想想那段时光,有几个没有想到放弃,甚至不该有的念头的,当然这种情况也并不是十分可怕,很快就以用功代替了。难道真的是“一切都是命运,谁也逃不离”?人世间,往往是人祸大于天灾,我们的社会、师长可能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

4.下课了,老师还要“我再讲几分钟”是常态,“不达到一定的成绩,就是死路一条”,如果说这给学生带来痛苦,有人则骂“没有良心”,但事实怎么样?用心良苦却成空。类似的人为地给学生带来“不幸福”的情况不胜枚举,问题已经提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注重给学生更多一些“幸福”。

(二)让学生幸福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1.笔者研究过中学课本,练习的少,浅谈理论的多,有两方面要改进:一是增加练习巩固记忆的学习内容,加深对学习实质的理解,这是很有必要的,“知识目标尽量变化为过程化,这是学习的一种技巧。”[1]二是教材要编写成阅读一、阅读二、阅读二,三个层次可以对学生分层要求,不要强迫。毕竟上重点高中、上一流大学当学者的是少数,化整为一,反而没有特色。

2.适当增加练习题与阅读辅导教材是十分有用的。一是这些东西没有分层,二是教师也没有时间好好研究归类,重复、漫无边际常常可见,这真的没有必要,说实话,真的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教育即成长,不能将教育搞成不顾一切做练习、加班加点讲课外教学内容,让学生云中雾里、如牛负重。

3.校方应该对校外教辅资料全面审核,避免个别教师为赚钱乱发资料。多年跟踪研究发现,重复的过多的课外学习资料让很多学生极端“不幸福”,也是“不幸福”主因。许多人把问题归于高(中)考指挥棒,可以负责地说,不过多做那些重复的练习学习更轻松,成绩会更好。为什么教师不能改变呢?一是可以挤其他科目的时间,二是可以多赚钱。

4.明知道中国不少孩子因为是独生子女,而有成长缺陷,个别教师不仅不帮助发现其闪光点,反而大叫“害群之马”,动不动就让他停止上课,弄得师生关系很紧张,学生对抗厌学,师生都不快乐,这其实是一个教育策略问题:教师不要只盯着成绩好坏,要全面看待,因材施教。

让学生远离“不幸福”,教师应多研究、细体会,以上各处大学要做的更多且空间更大。

三、好学不如乐学

(一)人们往往将乐学认为是有兴趣,其实乐学的境界很高的,有乐在其中、笃学、博学、苦学、为了某一事业忘我献身。还有,接受天启,不仅聪明,还能开窍顿悟。学习不只是学生单独的活动,应该是师生教学互长,师生相互促进,终身学习,生无息,学不止。

(二)孔子有一个教育情景,很有启发性。他在谈理想时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可见学习是多么心旷神怡的事情。

教师做到将教学看成“太阳底下最伟大的事业”而乐在其中,学生自然会感同身受,乐在其中地用功学习。

四、轻松幸福地学习,有招数才有效果

关注学生幸福有招;轻松学习有招,这是用心积累的结果。

(一)借鉴泰勒·本—沙哈尔对学生的忠告

泰勒·本—沙哈尔告诉学生:(1)遵从你内心的热情;(2)多和朋友们在一起;(3)学会失败;(4)接受自己全然为人;(5)简化生活;(6)有规律地锻炼;(7)睡眠;(8)慷慨;(9)勇敢;(10)表达感激。

在哈佛,幸福课算不上什么核心课,但教这门课的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泰勒·本—沙哈尔却红得发紫,这门课的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在这堂课上没有大讲特讲怎么成功,而是深入浅出地教学生如何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这门课的出勤率平均在95%以上。“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当学生们离开教室的时候,都迈着春天一样的步子。”[3]

(二)让学习更快乐的教学招数

1.任务驱动、问题贯穿。任何教学响应所获得的知识,必须加以强化巩固,才能成为学习者自己固有的永久性的记忆,那些受到他人言语指导而形成的规则约束行为,例如如何开车,与那些经过一系列强化过程逐步塑造起来拥有实际的、第一手的经验的行为相比,前者会显得生疏和低效[2]。

2.有效记忆,提高记忆力的有效方法就是广泛学习该领域的知识,做到博闻强记。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睡觉前记的东西是不容易忘记的,坚信自己能做到“过目不忘”,这是很现实的,其中要集中注意力学习与及时复习,养成将当堂学习的内容牢记心中的习惯,这就是记忆天才。

3.帮助学生排除困难。困难排除了,不快乐少了,学习就轻松了、幸福就多了。个别辅导是典型的请示帮助,用故意不知道的方法很有特点,教师在解答学生提问时,不一下子将考虑问题的思路、问题的结果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主动地思考,知道哪些已知条件,什么是要解决的问题,有什么条件就可以解决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发现隐藏条件而豁然开朗,这是典型的“善教”向“善学”的转变;对于有成长缺陷的学生的学习,核心的倾听技术包括:同情、理解、真诚、接纳、以及尊重[4]。回答响应,有的地方一时不知道、不清楚,可以请求师生帮助,不让学生因不能回答而尴尬不快,也可以节约解决问题的时间,平常的测验考试也可以请求点拨;回答问题可以请示师生讨论帮助,给不给分,给多少则由教师自己定。我们要清楚,我们的任何努力都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如何做。

4.不提探究式教学模式,不是说它不好,而是防止因千篇一律而僵化、蜕变,扼杀创造性而得不偿失。整合诸多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等方法在师生进行探究式教学中,将卓有成效。

5.菜单式选择学习,分层要求。不分层教育是轻松不起来的,学生学习有“不幸福”感也是必然的,将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完全不想用功也是现实所不容而且错误的,这里奉劝学生们,天公下雪变化为面粉还要将它收藏好才不饿肚子。

在教学中要倡导“人文感恩,有容博爱,宁静安详,镇定从容”,在教育实践中,应由教师“善教”向让学生自己“善学”的转变,不仅有很好的教育实效,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很幸福。

[1]刘沙.学会学习之一:高效记忆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47-52.

[2][美]纳著.三种心理学[M].石林,袁神,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97.

[3]哈佛大学“幸福课”:我们究竟为什么不开心?[N].中国青年报,2007-09-12.

[4][美]Gilliland B.E.,Richard K.James.危机干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37.

猜你喜欢

师生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圆我教师梦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