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2013-04-13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互动性教育工作者政治

吴 会

(大庆广播电视大学,黑龙江大庆 163311)

网络时代,微博成为了大学生普遍使用的网络工具,微博的普及冲击了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如何通过微博改进和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每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微博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微博的内涵及特征

微博又叫微博客,是微型博客的简称,基于Web2.0技术的即时信息发布系统。微博用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同时实现了即时分享。与传统博客相比,微博具有“快、短、灵”的特点。Blogger.com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首创了微博服务。微博主要定位于两大类客户群体,一是个人用户的微博,二是企业客户的微博。当前,网易和搜狐等门户网站拥有了自己的微博注册平台,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3个亿,腾讯微博注册用户超过了4个亿。由此可见,尽管微博是新兴的网络沟通工具,但是已经有席卷全球之势,它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寸土地。

1.即时性的信息传播

微博的信息传播速度是惊人的,微博所表现出来的即时性是当前任何一种传统媒体都无法相提并论的。微博用户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或者刚刚发生的事在他想发的任何一个时点上发布到互联网上。互联网上的其他博主可以转发、回复、查看等。微博终端显示的多样性更丰富了它的传输途径,例如手机客户端等,这些让微博信息传播速度以几何级数递增,迅速地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2.开放性的信息公开

微博用户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及时地收发信息,可以说每一个微博用户都是一个媒体。微博让用户变成了信息的制造者、信息的传播者和信息的消费者,微博用户是三者的集合体。微博用户所发布的消息内容是高度开放的,对其他博主的关注度也是可以自主决定的。由此可见,微博具有开放性的信息公开的特点。

3.互动性的信息传递

微博对字符数的限制大大加强了它的互动性。微博的超强互动性是一些论坛无法比拟的。微博用户可以通过微博迅速发布消息,也可以通过微博快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评论。微博让用户随时表达思想、随时发布信息,所以微博用户随时可以互动地进行信息传递[1]。

4.多样性的信息发布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发布微博的渠道越来越多。可以通过电脑登录网站进行更新和发布,也可以通过WAP浏览器、IM软件等渠道进行更新和发布。伴随着3G技术的推广使用,可以直接通过手机已有的短信功能更新和发布微博。当前通过手机更新微博已经成为了流行的时尚,即时信息软件成为了微博的发布主渠道。

二、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

1.大学生容易沉迷于虚拟环境

微博的使用异常方便,只要有可以登录网络的终端设备就可以使用微博。微博的使用也非常隐蔽,很多大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手机使用微博。登录微博动作非常小,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一般来说教师很难发觉,久而久之,影响了学业,消磨了意志。当前很多大学生都沉溺于虚拟环境,难于自拔。更有甚者,个别大学生无法分辨清楚现实与网络的边界,迷失自我,影响了正常的生活,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素质的提升。

2.学校对学生的舆情监控难

微博与论坛有很大的区别,论坛有版主,而微博没有固定的人为审核体,所以要监控微博有一定难度。微博所传播的信息数量之大、目标之大是难以想象的,因此监控每条微博信息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大学生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他们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他们共创共享信息,因此舆情的监控更加复杂,难度也变得更大。

3.不利于思政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发挥

尽管最近几年很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QQ、博客等网络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对大学生的影响力不大,收效甚微。很多大学生关注微博更多的是关注自己感兴趣的群体如明星或者是自己的朋友,对于思想政治关注度偏低,对于官方发布的信息关注度也不高。微博的使用渐渐地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也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性。

三、以微博为载体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微博不可避免地成为大学生思想交流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与时俱进,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适应这种变化,转变工作方法,让微博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2]。

1.引导大学生适度使用微博

千方百计减少微博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引导他们适度使用微博。积极引导大学生为现实留有空间,增加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在大学生群体中选择思想境界高、号召力强、知识渊博的优秀代表在网络中发挥引导作用。大学生的思想呈多元化的趋势,积极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摒弃错误的想法和观点,逐步接受正确的思想,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2.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传媒素质

微博的普遍使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熟练使用微博,善于应用网络语言,抓住微博互动性的特点,与大学生进行平等沟通。通过微博走入大学生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心声,让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3.高校积极构建舆情研判平台

微博中的只言片语生动地记录了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通过跟帖评论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实时掌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所以微博能够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舆情研判平台。通过微博发布预告信息,通过微博反映教学效果,通过微博发现矛盾,通过微博答疑解惑,通过微博引导舆论明辨是非,通过微博协助做好教育引导工作[3]。

[1]黄丹琳.基于微博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2]胡明辉.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J].现代教育科学,2011,(5).

[3]王静.运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2,(2).

猜你喜欢

互动性教育工作者政治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玩转表演
句法与语篇的互动性对汉语研究的理论意义
城市户外广告互动性设计及发展趋势研究
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互动性的测度及其与碳生产率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