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检队伍形象建设研究

2013-04-12□文/徐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10期
关键词:干部职工道德质量

□文/徐 英 王 艳

(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江苏·常州)

去年年初,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国家质检总局支树平所作报告在对“十二字方针”进行全面总结和思考的基础上,赋予新的内涵,明确提出抓质量要上新水平、保安全要加新力度、促发展要有新作为、强质检要树新形象,即要树立刚正廉明的依法行政形象、科学权威的技术执法形象、可亲可敬的人民质检形象。

说到形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穿衣、外表、长相、发型、化妆的组合概念,而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素质,一个外表与内在结合的、在流动中留下的印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外形象所在,而形象并不只是人这一个体的专属性质,社会中的一切事物均有其形象可言,小到一花一树,大到一家一国,而作为行使各项职能的政府部门机构更是要树立良好形象,接受社会监督,更好地为国家、为人民服务。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关键时期,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利益冲突显性化的趋势明显。虽然公众对质检部门主动作为的支持与肯定日渐增多,同时也期望质检部门严把国门、召回问题产品、加强监管、提高标准,但对于近阶段频发的各种质量安全问题,公众和媒体对质检部门仍多有质疑和批评。近年来,质检部门着力加强正面宣传,广泛普及质量知识,积极引导公共舆论,公共形象不断提升。怎样才能在刚正不阿的行政执法同时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起可亲可敬的人民质检形象呢?惟有四字:内外兼修。

古人语:知行合一,内外兼修。质检系统要树立可亲可近新形象,须得内修道德文化,外强作风技术。

第一,要加强质检文化建设。古往今来,人类所做的“事情”(生产和生活、衣食住行等等)是彼此相同的,而由于“做法”的异同,才造成了各种文化之间的异同。因此,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成为了文化的竞争。文化是保持持续发展的“软实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质检文化决定着质检系统发展的潜力与后劲。质检人应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着眼社会效益,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协调发展。

第二,要内强素质,着力加强队伍建设。首先抓知识教育,打造高素质队伍。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教育和学习培训,着力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在全系统实施干部、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高素质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所以需要一贯的重视员工知识教育。可以在干部职工的再教育上下工夫,鼓励干部职工接受再教育,同时要重视干部职工的业务培训。根据不同岗位,对原产地认证、质量检验、行政执法等各项业务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积极参加系统内外各类机构举办的不同业务培训,各单位还应勤练“内功”,经常性地组织业务学习,使执法人员都懂业务,业务人员也都懂执法,使大家真正成为一专多能。同时,可以通过各地单位之间的交流学习,开阔视野,学到其他部门好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在工作之余应该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增强质检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亲和力。

第三,抓好道德教育。道德就像一座大厦,道德是柱子,如果没有柱子,房子就搭不起来;一个人没有道德,就不能指望这个人会对整个社会、对单位、对家庭有什么贡献。抓道德教育非常重要,质检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道德的力量,坚持用教育来提升、用实践来推动、用规则来约束、用典型来示范、用舆论来引导,把道德的力量传递给更多干部职工。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们应该认知到,人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评判标准,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只要对社会、对工作充满责任感,只要勇于创新,就能实现个人价值,就能取得成功,就能够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历不等于经历,文凭不等于水平,要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要树立团队精神与责任意识,将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与他人分享,做就要做好,不推诿、不推卸责任;要有奉献精神,要有锲而不舍的蚂蚁啃骨头的精神,要多做实事、少说空话;要有危机意识,认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同时,最重要的还要有服务意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于民,服务于企,这是每个质检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只有树立高度的服务意识,才能提高自己为民服务,为企服务的本领;只有形成一股人人都争做道德模范的氛围,整个质检系统健康良好发展才会有源源不绝的动力。文化氛围形成了,职工道德使命感加强了,在日常工作中就会潜移默化地将这种使命感及责任感带给他人、带给企业,从而为树立质检可亲可敬的新形象打下坚实良好的内在基础。

内外兼修,树立人民质检形象还在于要与群众,与企业互相合作,互相渗透,达成一片,融成一体。如何为企业提供最到位、最贴心的服务与合作呢?这就需要我们质检人有过硬的业务基本功,系统拥有强有力的业务检验检测能力,为企业提供最可靠的依据和标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帮企业之所需,解企业之所难,当好企业的“贴心人”,才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当好群众致富、企业发展、经济腾飞的“引路人”。

业务素质决定检验质量,质检工作是技术性和开创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广大质检工作人员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开拓新领域、新局面。在工作中,每一个检验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能否把好质量关,把好国门关息息相关,除了将本专业业务知识不断更新充实学习之外,还需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提升自我业务素质能力,为履行职能、服务企业作保障。质检机构作为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部门机构,可以利用其自身政策、信息、技术方面优势,为集群产业企业进行技术扶贫,建立实验室、质检站,提高技术含量,增强整体综合实力,使其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团队服务,整合职能资源,合理调度力量,使企业减轻负担,获得更多利益;为质量基础薄弱的企业组织质量专家上门授课,免费进行质量宣传、质量培训、现场诊断、解疑释惑,提出方案,使其增强质量意识,提高质量水平;对重点骨干企业分类指导,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工作。了解企业困难,着眼于亟待解决的问题,提供个性指导,实行“一厂一策”,使其最迫切的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工作中还需保持昂扬的斗志、蓬勃的朝气及真诚的服务态度,让企业在办理业务时真正感觉到如沐春风,通过这些措施真正将“可亲可近树形象”的理念践行到实处。

在新的历史时期,每个质检人都要努力当好质检事业的追随者、实践者和创造者,当好人民的公仆,不断坚定信念,心系群众,情倾企业,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干部职工道德质量
北京环卫集团50名干部职工下沉抗疫一线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迎新年 淮委领导节前慰问干部职工
质量投诉超六成
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489 名干部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构建和谐的内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