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潮州工夫茶:一脉相承的事实茶道

2013-04-12贾冬婷

读者(乡土人文版) 2013年10期
关键词:工夫潮州冲泡

文/贾冬婷

潮州工夫茶:一脉相承的事实茶道

文/贾冬婷

早在唐代就出现的“中国工夫茶”,却长期未能得到证明,竟然出现了1000多年“有实无名”的尴尬局面,甚至于被误认为“失传”!实质上,“中国茶道”、“中国工夫茶”、“潮州工夫茶”是三位一体的。

什么叫工夫?一般有四解:工程和劳力、素养、造诣、空闲时间。不得不提的是“工夫”和“功夫”之别。在潮州话中,“工夫”“功夫”发音不同,一个念“工(gang)夫”,一个念“功(gong)夫”,完全不一样。宋明理学家将“工夫”作为哲学范畴来使用。朱熹尚有“穷理工夫”、“涵养工夫”说。王阳明《答友人问》云:“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一个工夫,须着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黄绾《明道篇·卷一》云:“以致知示工夫,以格物示功效。”可见“工夫”范畴是对主体整个现实活动的哲学概括,显示理学家积功累行、含蓄存养心性之修养。此类工夫,绝不能代之以“功夫”。

专指品饮的“工夫茶”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清代俞蛟《梦厂杂著·潮嘉风月》:“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咀曲柄,大者可受斗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识,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唯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寻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非拇战轰饮者得领其风味……”俞蛟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曾任兴宁县典史,因此,对粤东潮嘉一带的民情风俗了解颇多,《潮嘉风月》便是其身临其境之作。他对“潮州工夫茶”的记述,与现在的流行程式几近一致。他还解释了工夫茶的主要内涵,那就是茶人的素养、茶艺的造诣以及冲泡的空闲。可见至迟在乾隆年间,潮州地区的工夫茶冲泡方法业已形成规范。俞蛟出生于原属工夫茶中心区的江浙地区,到了潮州亲见工夫茶的冲泡,竟然大感新奇,也说明这时候工夫茶的中心区也许已经转移至潮州。

至光绪年间翁辉东著《潮州茶经》,对工夫茶更是记述细致,眉目清晰—茶之本质:取水,活火,茶具(依次详说茶壶、盖瓯、茶杯、茶洗、茶盘、茶垫、水瓶、水钵、龙缸、红泥火炉、砂铫、羽扇、铜箸、锡罐、茶巾、竹箸、茶桌、茶担),烹法(依次论述治器、纳茶、候汤、冲点、刮沫、淋罐、烫杯、洒茶、品茶)等。《潮州茶经》突出了“潮州工夫茶”以“品”为主的井然有序的饮茶方式,是“潮州工夫茶”茶艺成熟、完善的标志。

为什么说“潮州工夫茶”是与陆羽《茶经》一脉相承的中国茶道遗存?因为中国茶道形成于盛唐,《茶经》总其大成,其最大特点就是把中国的茶道用泡茶过程作为一个载体呈现了出来。我专门列表比较过“潮州工夫茶”茶艺与《茶经》茶艺的源流关系,当然“潮州工夫茶”改饼茶为叶茶、改煎煮为冲泡,由此产生的程式和茶具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就其总体逻辑顺序而言,两者却有着本质上的类同,传承关系非常明显。因为泡茶的总体架构没变,首先选茶,然后取火、选茶具,然后冲泡,最后大家来品饮,都是这5个步骤。再具体看,比如选水,唐朝的时候,第一选山泉水,第二选江心水,第三选井水,一直到现在还是这个标准。因此,完全证实了俞蛟“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的说法。

梳理“中国工夫茶”的发展历史,按冲泡法划界,大体上可分为唐代的煎茶法、宋代的斗茶法和元以后的泡茶法3个主要阶段;按中心区划界,大体上可分为唐代的长安工夫茶、宋代的河洛工夫茶、明代的江浙工夫茶、明末清初的闽粤工夫茶、清中期以后的潮州工夫茶5个主要阶段。可以看出,中国政治中心的变化,牵动了经济中心的迁移,工夫茶文化也呈现“中心迁移”现象,显示出由北而南的发展轨迹,最后在潮州地区这个相对“隔绝”的生态环境中“定居”。

自唐代的长安开始,随着朝代的更迭,都城基本都是从北往南迁。自南宋建都临安,经济中心南移已经全面实现,江浙地区经济繁荣发达。如茶叶一项,每年投放市场总值达100万贯。发展至明代,江浙地区终于成为文化力度最强、能对周围地区起文化辐射作用的特殊区域,也是“中国工夫茶”的中心区。用小壶泡工夫茶也是这个时候开始的,因为知识分子、官僚、商人越来越讲究,随之产生了一整套选茶、煮水、进水、出汤、品饮的程序,那就是现在“潮州工夫茶”的雏形。江浙商人到闽北做生意,便把工夫茶文化也慢慢传到了闽中、闽南,然后就传到粤北,再到广东和福建交界的地方,再向南,就到了粤东的潮汕地区。越往后推,工夫茶区越见缩小。

工夫茶传到潮州,反而在其发源地消失了。为什么呢?工夫茶冲泡需要工夫,一旦经济大潮涌动,人心浮动,人们就没有时间去如此程序繁复地烹饮了。特别是明清易代之时,身处其间的士子因感受“亡国”的切肤之痛,遂认定明王朝的垮台与理学的“性命之说、易入虚无”的空谈关系密切。清初思想家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陈确、唐甄、颜元等,本着“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的精神,积极倡导“经世致用”并身体力行,让文化尽量贴近经济,号召士子踊跃从事“治生”经济活动,紧接着便出现了“货殖之事益急,商贾之事益重”的文化流向。在经济活跃的江浙一带,人们的注意力急剧转向。到了乾隆年间,“重商”倾向可谓登峰造极。浙江吴兴人姚世锡的《前徽录》记载,当时的士子竟然“用晚生贴拜当商”,“而论者不以往拜为非”。因此,清代中叶以后,江浙便失去了工夫茶中心区的地位,而潮州地区在接受较长时期的辐射、整合之后,逐渐取而代之。

什么是茶道?说白了,泡好一杯茶就是茶道。千利休说得好:“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炭要放得利于烧水,茶要点得可口,这就是茶道的秘诀。”潮州工夫茶的烹法,其精神实质在于强调自然。烹制工夫茶,首先要有茶,泡茶须用水,煮水该用火,泡茶、煮水则离不开器具。凡此种种,说白了,实在是极平常、极自然的事,却无处不体现出“道”来。冲泡好工夫茶,首先必须具备无造作、顺自然之心态。那么所谓的“方法”不都成了清规戒律吗?不!“方法”绝不是清规戒律,那是求得色、香、味俱佳的最上乘方法。只有依靠这方法,才能让人饮得舒心,这也是人性的本能要求,最符合自然法则的规律。

现在日本的煎茶道和台湾地区的泡茶道都来源于潮州的工夫茶,可以说他们把工夫茶艺术化了。比如现在台湾的茶具多得很,什么公道杯、闻香杯,这在潮州工夫茶中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因为泡工夫茶就是趁热喝,但经“公道杯”一番折腾后,茶汤几乎变成温吞水。工夫茶品后要“三嗅杯底”,因此“闻香杯”也没有必要。我不好说他们把简单的东西弄得复杂化了,但我认为,“潮州工夫茶”把复杂的东西简化了,是贴近生活的。

之前有一个杭州的学者跟我说:“工夫茶在杭州已经断子绝孙了。”我说:“不会,不会,潮州把它的子孙养起来了,现在是万寿无疆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一个台湾学者也问我:“潮州工夫茶会不会失传?现在内地不是快节奏吗?年轻人拼命地赚钱,谁还来搞这个工夫茶?”我说:“你误解了,工夫茶生存的依靠是什么?是家庭,我们这里的家家户户都有这一套,小孩一走路、一懂事就接触到了工夫茶,所以绝对不会绝种。只要家庭不消失,工夫茶就不会失传。”

潮州当年很多人下南洋,都随身带着茶具出去,所以,现在工夫茶不但本地没消失,在南洋一带也开始流行了。我有一年去马来西亚,被邀请当众演示如何冲泡潮州工夫茶。演示完后,有一位祖籍潮阳的姓陈的老人家跑到台上来,已经80多岁的他拿了一杯茶说:“陈先生,这不是一杯茶,这是凝聚力呀!”他跟我解释:“我从少年时期就随着父辈来到南洋,看到你泡工夫茶,我就想到当年在老家泡的工夫茶,所以我很激动,好像回到少年时期在老家的那个岁月。”这件事让我体会到,工夫茶不是单纯地大家喝茶,它最深层的内涵正是家庭的纽带,家族的凝聚力。

(李 鑫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3年第15期)

猜你喜欢

工夫潮州冲泡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寻找潮州
维生素C泡腾片应该怎么喝呢?
蔡焕松作品选
“工夫”与“功夫”
一杯热茶的功夫
“诗内”与“诗外”工夫
一杯热茶的工夫
泡茶水温的讲究
治急性肾小球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