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电线路“三十九字巡线法”的提出与应用

2013-04-11戈庆长陈龙庆

宿州学院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巡线工区运维

戈庆长,许 义,陈龙庆

合肥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工区,安徽合肥,230088

1 “三十九字巡线法”提出的背景

输电线路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网规模的逐渐扩大,输电线路越建越多,地域分布更加广泛,穿越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不断变化,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变得日益复杂。在输电线路专业特点方面,由于输电线路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不仅承受正常机械荷载和电力负荷的内部压力,而且还要经受外力破坏、雷击、强风、污秽、沉陷和鸟害等外界侵害,如不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组织进行消缺,将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构成巨大威胁[1]。在输电运维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虽然通过“运检合一”的人力资源整合,但深层次的结构性缺员问题依然存在,对各基层工区在观念转变、行为准则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课题。

为进一步提升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水平,结合“三集五大” 更加专业化、精益化的管理要求,合肥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工区从统一员工思想和规范员工行为方面入手,提出了“三十九字巡线法”,旨在增强线路巡视人员的责任心,提升运维管理水平。该巡视方法意在要求巡线员工在巡视前要事先做好准备,了解清楚设备运行工况,设备存在的缺陷和自身巡视工作的重点;巡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电力安全规定》和《电力运行规定》,要有责任心,要保证巡视质量;巡视后,要及时填写巡视记录,上报新缺陷,配合班组、工区及时消除缺陷。

2 “三十九字巡线法”内容

带工具、带备件、带着缺陷去查线;

顺线走、顺塔看、杆上杆下要看遍;

有异常、定时限、及时消除不拖延。

3 “三十九字巡线法”的实际运用

“三十九字巡线法”是严格按照日常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巡线前、巡线中、巡线后的时间关系和工作准备、工作实施、工作评估的逻辑关系制订的。

3.1 规范巡线前的工作准备

(1)开展全员基本技能培训,在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输变电一次设备缺陷分类标准(试行)的通知》要求的基础上,组织全体员工对“输电一次设备缺陷库”进行系统学习培训,重点是提高巡视人员准确定性各类缺陷技能水平,为保障日常巡视的质量打下基础。

(2)工区人员进行线路巡视出发前,班组工作负责人要认真检查每人佩带的工具包,其中,除必备的望远镜、测距仪、老虎钳、照相机、扳手、手锯等常规工器具以外,还必须包括螺栓、螺帽、砂纸、防锈漆等消缺备品备件,一方面是消除现有台帐内的缺陷,另一方面是可随时消除新发现的缺陷。同时,每位巡视工作人员人手一份的上月份的缺陷流水单,让巡视人员真正做到“带着缺陷去查线”的基本要求,确保月度输电线路设备缺陷消除率始终处于较高指标之内。

3.2 规范巡视中的方法流程

在开展输电线路巡视过程中,工区编制了“输电线路状态巡视卡”,将巡视中遇到的各类缺陷或隐患列入其中,规范了巡视的内容和安全注意事项,使得巡视人员更加直观地掌握巡视的要点和安全方面的基本要求,既保证了巡视重点内容不遗漏,又保证了巡视工作过程安全。同时,工区绘制线路状态巡视路径图,以此指导运行人员准确高效地到达目的杆塔和线路走廊,使原先巡视“走马观花”到如今“顺线走、顺塔看、杆上杆下要看遍”有了质的转变,进一步提高了巡视质量。

3.3 规范巡视后的缺陷处理流程

工区在原有的缺陷、隐患闭环管理流程的基础上,提出“有异常、定时限、及时消除不拖延”的工作原则,进一步细化闭环处置流程节点,对于缺陷(隐患)的定性、定级,分别由工区缺陷管理专职人员牵头组织分析,制订详细的整改消除计划,确保班组在月度计划实施中有依据、有时限。同时,对于发现输电线路设备异常情况,则由工区负责人组织人员开展设备异常分析会,落实人员责任,明确执行措施,有效地保证输电线路设备健康、安全。

(1)建立缺陷分类定性标准,明确整改时限。对不同级别设备缺陷的处理时限严格限定:一般缺陷的处理,最迟不应超过一个月;严重缺陷的处理,一般不超过一周;危急缺陷的处理,通常不应超过24小时。

(2)明确缺陷管理过程中各级人员职责、规范缺陷处理流程。将缺陷的闭环管理纳入PMS生产管理系统管控。

3.4 规范制度执行,提升运维工作质量

工区在执行《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和《架空输电线路管理规范》的基础上,为了保证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进行,还相继出台了工区内部的管理制度,如制订了《输电线路巡视工作规定》、《输电线路责任性外破“零容忍”管理办法》、《输电线路缺陷流程闭环管理办法》、《加强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工作通知》以及《工区负责人分班包干防外破规定》等制度。

3.5 以“三十九字巡线法”为指导,规范员工行为

通过人性化管理来充分调动一线巡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责任心,提高巡视质量,努力实现线路不跳闸或少跳闸的运维目标。

(1)规范工区管理人员行为。根据“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新模式,重新确定工作职责,理顺管理流程,理清工作思路,建立奖惩制度。

(2)规范班长行为。要求他们在适应工区专业化、扁平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带头示范,高效执行,敢抓敢管,管出成效。

(3)规范员工行为。从工作服、工具包、巡线记录本抓起,引导员工巡线有巡线的样子,登杆有登杆的规矩,建立“红线制度”,教育引导员工必须做到有令必行、违者必究。

通过规范人员行为和工作流程,依据相关管理制度,更加严格了各项考核依据,确保了执行过程有监督、有考核,提高了运行人员的责任心,更为推动“三十九字巡视法”在一线班组的有效执行奠定了基础。

4 “三十九字巡线法”应用成效

“三十九字巡线法”应用一年来,输电运检工区的线路运维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员工巡线的基本行为得到有效规范,巡视人员巡视时能够统一着工作装、统一工具包、统一巡视表单,有效提升了线路巡视质量。

(2)缺陷的消缺闭环质量较之以往有了很大改善。“带着缺陷去查线”,每月都与班组、与员工的全员绩效考核挂钩,一般缺陷的消缺率也从年初的18%提升到现在的72%,确保了员工的消缺积极性与主动性。

(3)线路的运维指标得到优化,尤其是各个电压等级的线路跳闸率较以往有了明显下降,全年线路跳闸同比去年下降了37.7%。

(4)输电线路的正常状态比例得到提升,2012年,输电线路状态评价工作中,工区所辖83条220 kV及以上线路达到A级标准的73条,达标率88%,同比增长11.7%。

5 结束语

“三十九字巡线法”是线路运行工作的创新,打破了以往巡视工作只是简单地查找缺陷的工作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巡视缺陷发现率和消缺率。“三十九字巡视法”应用还涉及到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及落实,同时还要加强职工的安全生产诚信教育,不断提高线路职工的综合素质。积极探索线路运行管理的新模式、新方法,深入开展设备的状态巡视,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缺员问题,才能保证巡视质量,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刘保华.输电线路智能标准化巡检系统[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学院,2006

猜你喜欢

巡线工区运维
春光美巡线忙
关于铁路编组站减速顶工区标准化建设研究
出没风波里,踏浪去巡线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风电运维困局
无人机在电力巡线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精确发现溢流研究及在西北工区现场应用
杂乱无章的光伏运维 百亿市场如何成长
铁路隧道定额工区长度和通风管线路工程量计算规则探讨
耀眼的橘红色——河南省焦作市公路局养护工区养护机械队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