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里士多德与伊壁鸠鲁幸福观比较
——兼论当代生活幸福的道德指数

2013-04-10贺利平

史志学刊 2013年1期
关键词:幸福观亚里士多德德性

贺利平

亚里士多德与伊壁鸠鲁幸福观比较
——兼论当代生活幸福的道德指数

贺利平

在人类思想史上,幸福问题是一个“永恒问题”,几乎所有的哲学家对究竟什么是幸福的问题都进行过思考,提出过自己的见解。本文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和伊壁鸠鲁的幸福观比较,从伦理学与道德哲学视域下,提出道德是人追求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从“幸福指数”的现代释义误区,影响幸福生活的关键要素,以及如何追求道德指数的提升等三个方面来谈如何过有德性的幸福生活。

亚里士多德 伊壁鸠鲁 幸福 幸福指数 德性幸福

一、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观

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的心灵,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和内心里崇高的道德法则,他认为道德不是关于如何获得幸福的学问,而是如何配享幸福的学问。而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观,就是从如何用道德来实现人生幸福这一角度谈的,他认为:道德是实现人生幸福的一个必要而有效的手段,真正的幸福是人对道德生活的目的性追求。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卷中亚里士多德说:“人的善就是灵魂的合德性的实现活动,如果有不止一种的德性,就是合乎那种最好、最完善的德性的实现活动。”[1]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中亚里士多德说:“既然幸福是某种完满,而生命或是完满的,或是不完满的,那么,幸福就应是符合完满德性的完满生命的活动。”[2]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十卷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幸福在于合德性的活动,我们就可以说它合于最好的德性,即我们的最好部分的德性。”“而这种实现活动,如已经说过的,也就是沉思。”[3]通过解读亚里士多德给出的这些定义,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第一,幸福在于现实活动中,而非处于某种静止状态;第二,要学会过沉思的生活;第三,幸福生活是过合乎道德“德性”的生活。

柏拉图认为人是由肉体和灵魂构成的,人的灵魂分为三部分即:理性、意志和情欲,这三个部分又各具有其自身的品德即:智慧、勇敢和节制,人生目的就是要把灵魂从肉体的情欲中解脱出来,摆脱情欲的诱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实现“善生”。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灵魂说,亚里士多德将灵魂分为理性灵魂、感性灵魂和营养灵魂三个层次,他认为感性灵魂以低级的感官满足为快乐,理性灵魂则以德性活动为快乐,特别是理智思辨活动,因此幸福要由理性来统率,做到知德与行德的结合,沉溺于肉体感官的幸福,尤其是肉体上的快乐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是兽性的表现。他还认为,如果道德不能带来快乐,它就没有存在的可能,他认为每一种活动都有自己固有的快乐,属于善良活动的快乐是高尚的,属于邪恶活动的快乐是卑下的。他认为,幸福首先是最高的善,是人的活动的最高目标,而德性构成了幸福的灵魂,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是获得幸福的主要途径,幸福就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因此蕴含着道德的人生,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生。

二、伊壁鸠鲁“灵魂无纷扰”的快乐观

伊壁鸠鲁是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致美诺寇的信》中,深入地阐述了他的幸福观,他明确提出:“肉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乃是幸福生活的目的。”[4]可以说伊壁鸠鲁对幸福的定义是人本主义幸福观,他主张追求过一种“肉体上无痛苦和精神上无纷扰”的快乐生活。用我们当今话语来说,伊壁鸡鲁追求的就是人自身的和谐,我们可以把伊壁鸠鲁的伦理思想概括为“自我和谐的快乐论”。

伊壁鸠鲁身处希腊刚沦亡于马其顿的乱世,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普遍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脱离痛苦的外界生活转向隐匿的内心生活,在心灵里寻求安宁和幸福,成为当时的一种很有影响的社会思潮。哲学家的任务主要是向每个人提供如何治理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原则和忠告,伊壁鸠鲁提出的“快乐是最高的善”,其伦理思想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快乐就是人生最高的善,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应该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当然,伊壁鸠鲁所说的快乐,并不是指奢侈放荡的快乐,而是指过节制生活后的精神快乐,把物质欲望减少到最低限度,以确保灵魂的宁静的快乐。

怎样才能过上这种无痛苦和无纷扰的快乐生活?这是伊壁鸠鲁着重要解决的问题,伊壁鸠鲁仔细研究了人所常有的各种欲望,并做出了经典分析。他把人的欲望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必要的欲望,这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第二类是自然而不必要的欲望,如奢侈的宴饮、过度的物质享受。第三类是既非自然又非必要的欲望,如贪财、贪权等,他认为这是违背了人的天性的一种欲望。伊壁鸠鲁反对把钱财和奢侈生活看得比灵魂的“宁静”更重要,因为在他看来,痛苦来自于欲望的不能满足。因此,伊壁鸠鲁极力主张把人欲减少到最低限度,即自然而必要的欲望,这样,一方面消除了那些难以满足的、徒劳的非分欲望,避免了与他人的冲突,保持了平静的心境;另一方面,因为它很容易得到满足,并且一旦满足,就能给人带来很大快乐,所以他主张人应该过一种简单、平静、能满足基本生存要求的、节制的生活。在实际生活中,伊壁鸠鲁也和苏格拉底一样,严格奉行自己的学说,一生过着简朴的生活,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不是享乐主义,而是反对享乐主义的,他追求的是一种心灵无纷扰、灵魂安宁的幸福生活。

三、“幸福指数”的现代释义误区

幸福指数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他认为,幸福=效用/欲望。我国学者对幸福指数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幸福指数及其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后提出不同观点。但许多专家学者强调的都是大力发展经济,不断增加物质财富,是提高国民幸福指数的最根本要求,他们认为物质条件是人们生活的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的幸福感就无从谈起。

我国当前对幸福指数的理解存在两大误区:第一,用GDP的增长来衡量人们是否拥有幸福生活,就当前各级政府决策来说,不仅将幸福指数作为一种政策目标,而且将幸福指数与GDP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当然幸福指数并不一概排斥GDP,但如果人们评价幸福指数是以GDP指标为靶子,用GDP的增长来衡量人们是否拥有幸福生活,实在是幸福的悖论。大力发展经济、不断积累社会财富,不断提高民众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是民众幸福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但当成主要因素来衡量民众幸福生活,就陷入对幸福指数理解的误区了。第二,各级政府,简单地将幸福指数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标准,这又是对幸福指数理解的一大误区。幸福指数用一组指标来综合反映民众的主观生活质量,从总体上看它所体现的是民众的心理体验,因而必然会受到长期的和短期的、宏观的和微观的、主体自身的和外部环境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我们现在将幸福最大化作为一种政策选择,将幸福指数作为政策目标,试图将一种经济学模式的理解放到具体政策中去追求,这注定会演变为一种当代的幸福乌托邦。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对内在信仰的精神生活欲求,缺乏终极关怀,没有彼岸世界的概念,幸福感通常的来源在于人与人之间世俗功利的攀比,而人的幸福归根结底是个人精神世界的满足程度,若物质欲望占据着整个精神空间,那是无法谈幸福的。我们不否认经济因素的影响最大,生活富裕、物质财富充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人们的幸福感,但幸福感作为人们的一种主观心理体验,用单一的经济因素来衡量是绝对错误的,那样就陷入了功利主义幸福观的悖论里。

四、修养道德,提升幸福的道德指数

我们研究古人的思想,目的不仅在于知道古人说了些什么,更在于聆听古人的智慧来应付当下的生活。在西方哲学史上,自从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地上,人们开始较多地关注人自身。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群体社会中的一员,提出幸福是心灵合于完整德性的现实活动,倡导人们要过有德性的生活,用德性和正义去实现幸福生活。伊壁鸠鲁将这一共同体主义的历史传统打破,更合理地看待人的肉体满足与精神满足的关系,把哲学的焦点从人类共同体推进到个人,主张过一种节制的“灵魂无纷扰”的快乐生活,实现人自身的心灵和谐,他们都强调德性才是实现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

(一)“德性”幸福生活的关键要素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区分,理智的德性与自然的德性,亚里士多德说,明智与聪明不相同,但两者非常相像,理智的德性与自然的德性之间区别也是这样。聪明和明智的区别在于,明智是为了实现一个高尚目的的手段,而聪明则是对于具体一个确定的目的,据此我们可以说,理智的德性给出的目的是高尚和正确的,而自然德性所确立的目的则不一定是高尚的和正确的,所以亚里士多德说智慧的人最幸福,就是指经过思辨,沉思后的理性活动追寻的价值才是真正的德性。另外,在《优台谟伦理学》的第八卷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自然的善”这个概念,它包括荣誉、财富、权力、身体的好等外在的善,它们本身不是崇高的,人们为了追求外在的善而具有的德性,不是高尚的,即使有高尚的行为,也是由于偶然。

18世纪后半叶,功用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边沁,在苦乐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功用原则,将个体道德理论扩展到了社会伦理领域。边沁对功用原则作了界定,在《道德与立法原理》绪论中指出:所谓功利,是指一种外物给当事者求福避祸的那种特性,该外物就趋于产生福泽、利益、快乐、善或幸福,或者防止对利益攸关之当事者的祸患。可以说边沁的功利主义幸福论,就是从人类的自然德性角度追求的,缺乏内在的人性的精神追求,在他的道德理论中忽视了行为后果对行为者本人的性格和心灵结构的影响。边沁的伦理理论对于个人的性格、情感和精神世界所谈很少,在这方面的理论也是极为不足,这样他对于整个社会精神发展和精神追求的理解是贫乏的,缺乏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的体验,所以被后人指责为只配给猪做主义。

(二)道德保证幸福

在人类社会中,没有道德对于人类社会中的绝大多数成员来说,则必然是不幸的,因为道德,特别是实际起作用的道德,是为大多数人日常所恪守的道德,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必要的带有习惯性的指南。如果没有道德的存在,没有道德对人的欲望加以制约,那么人类本身的欲望就会泛滥成灾,如霍布斯讲的,社会将是一切人与一切人的战争。道德的直接目的就在于维持人与人之间的行为秩序,保障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进而也保障人们追求幸福的活动的顺利进行,可以说道德不仅可以调节人们幸福的内容,也可以调节人们追求幸福的方法和手段。

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一个界定是:“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可以说是道德保证幸福的追求。而幸福是人的心灵的活动,是人心灵中合理部分对不合理部分的控制或自制,道德就是人们心灵中用以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并在实践中对人起自律作用的部分,因此可以说:“幸福就是至善。”只有进行合德性的现实活动才能获得幸福。那如何在道德与快乐的融合中获得幸福呢?伊壁鸠鲁的快乐观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答案——“灵魂无纷扰”。当今社会一些人片面追求个人感官快乐,认为这就是幸福,私欲膨胀、纵欲享乐、价值迷失、精神空虚,这使得许多有识之士甚感忧虑。因此我们该呼唤道德,让快乐欲望符合道义原则,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有德性的,内心安宁的幸福生活。

(三)修养道德,创造幸福

道德不仅仅是如同康德所说的配享幸福的学问,更是如古希腊哲人所多次揭示的关于人如何获得包括物质生活在内的幸福生活的一种智慧生活方式。人,既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在生存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矛盾、选择与困境,要想创造幸福人生,就必须修养道德。通常人往往以苦乐作为自己行为处事的标准,但那些有理性的人,道德高尚的人则能使自己的行为标准超乎苦乐之外,在人生处于困境之中时,做出正确的选择,使行为合乎道德。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时代,理想的社会总是道德的社会,在道德的环境下,个人即使为此承受苦难,也会在道德光辉的映照下而最终获得崇高的满足,这样的满足也是幸福的。

修养道德,提升精神境界。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以高尚的道德作为至高境界。在培养自己的道德养成的过程中,人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境界得到提升,人格更加完善,从而创造出良好的心灵环境。这样人在成长过程中,更能适合外在环境的需要,更能够与自然、他人和社会和谐相处并取得共赢,使自己和自己所生存的社会更加完善,日渐达到理想境界。

修养道德,创造美满人生。道德本身就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道德是一种由人们在生活中根据需求而逐步形成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是一种心灵的契约。当人类的生存条件发生变化时,作为人类社会秩序渊源的道德也会发生变化,只有关注道德的变化,个体不断地提升自身道德,提高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才能为人的存在和人的幸福提供合理、完善、持久的发展空间,避免片面的利益追求,威胁到人自身的存在与幸福。所以,只有修养道德,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才能在追求幸福人生的努力中获得成功,创造美满人生。

修养道德,促进社会和谐。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是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社会的稳定和完善的大环境下,我们才能够创造出幸福美满的人生。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能够开阔人们的胸怀,进一步提升人们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意识,使人们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关系更加和谐,在发展社会、建设国家的过程中更有动力和能力,从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生活更加幸福。

[1][2][3]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5,93,104.

[4]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08.

[5]高恒天.道德与人的幸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高兆明.幸福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7]严群.亚里士多德之伦理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贺利平 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讲师洛阳市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硕士

(责编 陈锦慧)

猜你喜欢

幸福观亚里士多德德性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问题及对策
领导干部正确幸福观的着力点
西方德性思想的价值与启示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