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兴衰的海洋命脉

2013-04-10章洋莹

地球 2013年8期
关键词:大西洋海运航线

实习记者 章洋莹

我们生存的这个蔚蓝色的星球,有2/3是大海,蓝色的海水把地球上五块大陆中的三块围了个水泄不通。在这个水的王国里,由此及彼的海运便成了国家兴衰的一大标志,同时,也成为国家生存的一条大命脉。

有人把一国经济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称为“滞体经济”,一种称为“流体经济”。顾名思义,所谓滞体经济是指在一国内部运转的经济,而流体经济则是指与不同国家间相互交换的经济,也就是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流体经济的流动一般借助于三大通道:以铁路交通为主的“大陆通道系统”、以航海线为主的“海洋通道系统”和以飞机为主的“空中通道系统”。

陆地面积仅是地球面积的29%,且被大海、荒漠和高山切割分离,无法连通一体,进行全球陆运。自15世纪以来,全球陆地除南极外,已全部被人类瓜分完毕,无共土共陆而言,所以路上跨国联运必受制于人,且受各种政治气候影响。因此,大陆通道系统一般较适于滞体经济的国内流通,而不适于流体经济的国际循环。

飞机的出现,使大海、荒漠和高山变为坦途,速度较陆上运输也提高了数百倍乃至上千倍。然而,由于飞机的载运量小、运费高昂、着陆后不能直抵目的地,仍需借助于陆、海等交通工具进行运转,因而空中通道系统仍不能成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流通通道。

大海四通八达,它不仅能与120多个沿海国家密切相连,还可以通过500多条内河航道,与近30个内陆国家联通,进行环球航运。海洋不像陆地那样疆界分明,除已明确的312海里领海之外,基本都可以进行自由航行和贸易。海上运输也不像空中运输那样昂贵,用大型船舶海运,其价格比空运要便宜90%以上,比铁路运输也要便宜50%至67%。因此,海洋通道系统是国际经济流通的一个主要通道。

当前,世界贸易总量的85%是由海上通道运输的。据统计,1971年的国际海运总量为25.8亿吨,1979年则增长到37.1亿吨,80年代以来,虽然国际航运一直不景气,但海运量仍保持在30亿吨以上。1950年世界海运的平均距离只有3200海里,到80年代就翻了一番,达6000海里。

亚洲的货运量居世界首位,其次是欧洲、北美洲、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欧洲、美国和日本从中近东和墨西哥进口石油,欧洲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进口粮食、谷物、水果及肉类,大机器和工业品则从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源源不断地运往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海运业就是这样把资源和产品进行往返载运,保持着整个世界的平衡与繁荣。

海运价格比铁路运输便宜50%至67%

发达国家有着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但原料和粮食却掌握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手中,只有通过海上航运,才能搭起一座互通有无的桥梁,使双方相得益彰。在国际贸易的航运中,原料和粮食的运量占海运总量的90%以上。在各种货物的海运量中,石油和石油产品约占55%,铁矿石占10%,成件及其他货物占35%。

世界贸易总量的85%是由海上通道运输的

美国是个一流工业大国,许多重要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质都需要进口。在71种重要原料中,有68种全部和部分依赖进口,而这些货物中有98%是靠海上运输。

英国和日本都是环海岛国,不仅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质严重缺乏,就连粮食也远不能自给,因此,对海上运输的依赖性更大。英国橡胶和棉花的100%、石油的99%、粮食和铁矿石的52%至58%依赖进口。

日本是个群岛之国,国土狭小,资源贫乏,战略物资短缺,工业急需的重要原料和燃料几乎全部依赖国外进口。日本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海运国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海上输入输出总运输量占世界海运总量的20%左右,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因此,对日本来说,海上交通线就是“生命线”,没有这条大动脉,国家的一切都将处于瘫痪状态。

日本比任何一国都更依赖海上运输,因为它孤悬于大海之中,流体经济根本无法依赖任何陆上通道。据统计,日本棉花、镍、橡胶和铁矾土的100%,石油、锡和铁矿石的98%至99.5%,煤的 78.3%以及粮食的 23%等,都需要由海路进口。

世界上最重要的航线是大西洋航线,其海运量约占世界海运量的70%;其次是太平洋航线,约占20%;印度洋航线次之,仅占10%左右;北冰洋航线最少,只有不到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每年的通航时间开始增加到数个月,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北冰洋航线将更加繁忙,它将是中日韩到欧洲最短的一条海上航线。

大西洋是世界的经济重心,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集中在大西洋沿岸,因此,大西洋是沿岸国家生死攸关的一条大命脉。太平洋航线是仅次于大西洋航线的一条重要海运航线,它可联通美洲和亚洲、美洲与大洋洲、亚洲与大洋洲、亚洲与印度洋以及大西洋等国的各条贸易航线。20世纪80年代以来,太平洋航线的货运量迅速增加,而同时大西洋航线的货运量呈减少趋势,预计国际经济重心将逐步由大西洋转向太平洋。

日本是太平洋沿岸各国中海运量最大的一个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日本的对外定期航线不下几十条,但主要是西南河东南两条航线。西南航线包括日本至东南亚、大洋洲、中东、非洲和欧洲各航线,它是日本“海上运输的大动脉”和“石油航线”。东南航线是指日本到北美和南美的航线,日本进口棉花的64%和粮食的70%要经该航线运输。

随着海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港口的建设,世界海运船舶的发展也在不断增长。20世纪90年代,世界海运船舶已达10万艘,6亿多吨,其中,按船舶登记的国籍统计,利比里亚最多,居世界第一位,日本第二位,希腊第三位,其次是英国、挪威、俄罗斯、巴拿马、美国和法国等。利比里亚虽处首位,但绝大多数都是外国船舶,其中注册的美国船只就有一半。日本商船居世界第二位,1982年其100吨以上的钢壳船就有8744艘,3985万吨。其中,3000吨以上的远洋商船1200余艘,3498万吨,占总吨位的 87.7%。

1982年,日本建成大小港口1086个,几乎是美国港口数量的6倍。在世界年吞吐量亿吨以上的10大港口中,日本居然独占了4个。2005年,连接世界各国港口的航线数量,英国为133条,荷兰为131条,中国为96条。2008年,中国港口货运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在世界吞吐量20强的港口中,中国已有8个跻身其中,并且有5个港口名列前10强。

猜你喜欢

大西洋海运航线
欢迎订阅《世界海运》(月刊)
(21)新航线
天价海运为哪般?
大西洋海雀,你真倔
飞越大西洋
畅游于大西洋彼岸
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太空新航线
太空新航线
大西洋底来的人·第二集 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