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梅丸对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脾脏组织Bcl-2表达的影响

2013-04-07柯琴梅

山东医药 2013年25期
关键词:乌梅沙拉脾脏

吴 霁,柯琴梅,范 恒

(1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昌 330000;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T细胞的凋亡抑制在结肠炎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T细胞凋亡受抑,体内T细胞将过度活化与增殖,并分泌炎性因子如 IL-4、IL-5、IL-13、TGF-β等,导致肠道炎症发生。脾脏是免疫细胞尤其是T细胞居住的场所,也是细胞免疫应答产生的重要场所,研究表明,脾脏T细胞数目及功能与机体免疫反应呈正相关[1,2]。目前,关于脾脏组织 T细胞的凋亡抑制在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2011年5~11月,我们观察了乌梅丸对2,4,6-三硝基苯璜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脾脏组织抗凋亡蛋白Bcl-2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旨在探讨乌梅丸治疗结肠炎的免疫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分组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56只,体质量200~250 g,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将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结肠炎模型组、美沙拉嗪组、乌梅丸组各14只,饲养于湿度50% ~70%、温度20℃的动物房内。

1.2 方法

1.2.1 模型制作方法 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三组均在禁食不禁饮24 h后,用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导尿管缓缓插入肛门8 cm,注入50%乙醇溶液0.25 mL,继之注入 5% 的 TNBS 溶液 0.3 mL,将大鼠提尾倒置30 s,使药液缓慢进入肠道。大鼠清醒后自由饮食、进水,观察其精神状态、大便颜色和形状、皮毛等变化。

1.2.2 药物干预方法 乌梅丸药液制备:乌梅16 g、细辛 6 g、干姜 10 g、黄连 16 g、当归 4 g、附子6 g、蜀椒 4 g、桂枝 6 g、生晒参 6 g、黄柏 6 g,按传统方法配制成含生药浓度0.515 g/L的水煎剂。美沙拉嗪混悬液制备:取44 g美沙拉嗪用研钵研细,过100目筛,研磨,配成50 kg/L的混悬液。模型建成2 d后,美沙拉嗪组用美沙拉嗪混悬液3 mL/d灌胃,乌梅丸组用乌梅丸药液3 mL/d灌胃,空白对照组和结肠炎模型组用蒸馏水3 mL/d灌胃,连续15 d。排除死亡大鼠,每组最后各剩10只。第16天大鼠禁食不禁水24 h后处死,取脾脏,每个脾脏分为2份,装于EP管中,液氮冰冻保存。

1.2.3 Real time-PCR 方法检测 Bcl-2 mRNA 表达使用RNA提取试剂盒提取脾脏组织的RNA,分光光度计测量 RNA浓度,取5 μL模板 RNA、Oligo(dT)15(10 μmol/L)2 μL、ddH2O(Rnase free)6 μL混匀,放入PCR仪中,70℃ 5 min,立即置于冰上1 min,然后瞬时离心并加入以下试剂:5×RT buffer 4 μL、HRP(RRI)/RNase Inhibitor 0.5 μL、M-MLV 0.5 μL、dNTP(2.5 mmol/L)2 μL,总体积为 20 μL 的反应体系。逆转录条件:42℃ 30 min,99℃ 5 min,4℃ 5 min。引物序列:Bcl-2引物上游:5'-GGTGGTGGAGGAACTCTTCA-3',下游:5'-ATGCCGGTTCAGGTACTCAG-3',扩增片段长度157 bp,退火温度58℃;内参 β-actin引物上游:5'-GTCCCTCACCCTCCCAAAAG-3',下游:5'-GCTGCCTCAACACCTCAACCC-3',扩增片段长度265 bp,退火温度55.7℃。扩增条件:95℃ 60 s预变性;95℃ 15 s,58℃ 15 s,72℃ 45 s,40个循环。以β-actin为内参,对Bcl-2的产物相对定量,读取CT值,使用2-ΔΔCT方法进行相对定量分析。

1.2.4 Western-blot检测Bcl-2蛋白表达 各组取脾脏组织250~500 mg剪碎,加入裂解液,匀浆抽提总蛋白,用BCA蛋白质定量试剂盒测定蛋白浓度。取70 μg总蛋白上样凝胶电泳,电转移至硝酸纤维膜上,5%脱脂奶粉封闭,依次加入一抗和二抗,室温摇床孵育2 h,TBST充分洗涤,显色曝光,结果用光密度扫描灰度值分析(采用凝胶成像系统分析)。

1.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结果以表示,多组间两两比较用SNK-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结肠组织病理改变 结肠炎模型组中固有层和黏膜层内可见弥漫性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结肠黏膜腺体排列紊乱,杯状细胞减少。正常结肠组织黏膜和固有层结构完整,腺体排列较整齐。乌梅丸组和美沙拉嗪组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较模型组减轻,黏膜及固有层结构相对完整,杯状细胞较模型组多,腺体排列相对整齐。

2.2 各组脾脏组织中Bcl-2 mRNA表达比较 空白对照组、结肠炎模型组、美沙拉嗪组、乌梅丸组的Bcl-2 mRNA 表达相对量分别为1.06 ±0.04、2.48 ±0.43、1.56 ± 0.09、1.57 ± 0.1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结肠炎模型组 Bcl-2 mRNA表达升高(P<0.05);与结肠炎模型组相比,乌梅丸组、美沙拉嗪组表达下降(P均<0.05);乌梅丸组和美沙拉嗪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3 各组脾脏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比较 空白对照组、结肠炎模型组、美沙拉嗪组、乌梅丸组的Bcl-2 蛋白表达量分别为 0.76 ±0.10、1.26 ±0.20、0.96 ±0.16、0.93 ±0.1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结肠炎模型组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结肠炎模型组相比,乌梅丸组、美沙拉嗪组表达下降(P<0.05);乌梅丸组和美沙拉嗪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

3 讨论

结肠炎的病因与遗传、感染、环境、免疫等因素相关,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正常情况下,机体一方面通过T细胞活化增殖去除抗原,另一方面通过T细胞凋亡抑制T细胞过度产生和活化,从而使肠黏膜内免疫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若T细胞凋亡受抑,体内T细胞将过度活化与增殖,并分泌炎性因子如 IL-4、IL-5、IL-13、TGF-β 等[3],导致肠道炎症发生。研究提示,溃疡性结肠炎抗凋亡蛋白/促凋亡蛋白比例升高,T细胞凋亡受到抑制[4],表明T细胞的凋亡抑制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起重要作用。脾脏是细胞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脾脏T细胞数目及功能与机体免疫反应呈正相关。

乌梅丸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病篇》,其组方中的乌梅酸敛收固,附子、干姜、桂枝扶阳以胜寒,蜀椒、细辛通阳以破阴。黄连、黄柏苦寒以坚其阴,清以泻热,党参、当归益气养血。诸药合用,使寒热邪去,阴阳协调,气血恢复。全方酸收熄风,辛热助阳,酸苦坚阴,寒热温凉,温清敛补,攻补兼施,诸药配伍,调理阴阳寒热虚实,使之归复于平和。临床研究表明,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疗效[5]。Fan 等[6]研究显示,乌梅丸可下调 NF-κB,减少肠道炎症因子 TNF-α、IL-6、IL-8、IL-10 释放,减轻肠道炎症损伤。美沙拉嗪属柳氮磺胺吡啶类药物,常用于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炎性介质白三烯形成,显著抑制肠黏膜的炎症反应。

本研究观察了乌梅丸对结肠炎大鼠脾脏组织T细胞抗凋亡蛋白及T细胞凋亡抑制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结肠炎模型组比较,乌梅丸组黏膜及固有层结构相对完整,腺体排列相对整齐,杯状细胞多,炎性细胞浸润减轻;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结肠炎模型组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与结肠炎模型组相比,乌梅丸组、美沙拉嗪组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而乌梅丸组和美沙拉嗪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乌梅丸可能通过下调脾脏组织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脾脏组织T细胞的凋亡,减少T细胞分泌炎症因子,从而减轻结肠黏膜的炎症反应,发挥治疗结肠炎的作用。

目前,关于哪些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下调脾脏组织Bcl-2 mRNA和蛋白表达,使T细胞凋亡受抑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细胞核内的β-arrestin 1可募集组蛋白乙酰化酶p300至Bcl-2基因的启动子,使编码基因Bcl-2的启动子序列区域组蛋白H4乙酰化作用增强,导致 Bcl-2基因转录,促进 Bcl-2表达[7~9]。Bcl-2 表达增加,Bcl-2/Bax 比例升高,抗凋亡信号相对增强,抑制细胞质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和caspase活化过程[10],可抑制T细胞凋亡。乌梅丸是否通过该信号转导通路下调脾脏组织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研制以T细胞为靶向的单克隆抗体或其他药物,以降低T细胞的数目和反应性,可望为结肠炎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法。

[1]Shih DQ,Targan SR.Immunopathogenesi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14(3):390-400.

[2]Karamanolis DG,Kyrlagkitsis I,Konstantinou K,et al.The Bcl-2/Bax system and apoptosis in ulcerative colitis[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7,54(76):1085-1088.

[3]Velásquez-Lopera MM,Correa LA,García LF.Human spleen contains different subsets of dendritic cells and regulatory Tlymphocytes[J].Clin Exp Immunol,2008,154(1):107-114.

[4]Neurath MF,Finotto S,Glimcher LH.The role of Th1/Th2 polarization in Mucosal immunity[J].Nat Med,2002,8(6):567-573.

[5]谢微杳,卫永琪.乌梅丸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9例[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1,26(2):30.

[6]Fan H,Shen L,Tang Q,et al.Effect of Wumeiwan on cytokines TNF-alpha,IL-6,IL-8,IL-10 and expression of NF-kappaBp65 in ra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J].J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og(Med Sci),2009,29(5):650-654.

[7]Strober W,Fuss IJ,Blumberg RS.The immunology of mucosal models of inflammation[J].Annu Rev Immunol,2002,20(4):495-549.

[8]Beaulieu JM,Caron MG.Beta-arrestin goes nuclear[J].Cell,2005,123(5):755-757.

[9]Shi Y,Feng Y,Kang J,et al.Critical regulation of CD4+T cell survival and autoimmunity by beta-arrestin 1[J].Nat Immunol,2007,8(8):817-824.

[10]Shi Q,Hou Y,Yang Y,et al.Protective effects of glycyrrhizin against β2-Adrenergic receptor agonist-induced receptor internalization and cell apoptosis[J].Biol Pharm Bull,2011,34(5):609-617.

猜你喜欢

乌梅沙拉脾脏
Efficacy of Wumei Baijiang prescription (乌梅败酱方) on regulatory T cells/ helper T cells Immune balance in mice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彭涛妙用乌梅丸加减验案
从“欲解时”论乌梅丸治厥阴病
能力
望梅止渴话乌梅
水果沙拉
圣诞树沙拉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对诊断脾脏妊娠方法的研究
夏日罐子沙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