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卒中并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3-04-07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226300蒋美英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3年20期
关键词:出血性预防性感染率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226300)蒋美英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8例患者均为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急性脑卒中住院病人,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1]。住院时间>48h。其中男性238例,女性190例,年龄为33~92岁,平均年龄67.25±9.58岁。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院内感染诊断标准按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执行[2]。统计学处理:所有统计资料均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本组急性脑卒中并院内感染发生率 428例急性脑卒中并院内感染率68例(15.89%),单部位感染58例(85.29%),两部位感染10例(14.71%)。其中上呼吸道感染5例(7.35%),下呼吸道感染30例(44.12%),口腔感染7例(10.29%),胃肠道感染10例(14.71%),泌尿道感染16例(23.53%)。

2.2 急性脑卒中并院内感染与相关因素关系

2.2.1 院内感染与患者自身相关因素的关系 ①年龄<65岁:院内感染发生率10.30%(24/233),≥65岁院内感染发生率22.56%(44/195),χ2=11.95,P<0.01;②性别:男性院内感染率15.13%(36/238),女性院内感染率16.84%(32/190),χ2=0.23,P>0.05;③糖尿病史:有糖尿病史院内感染率34.38%(22/64),无糖尿病史院内感染率13.22%(46/364),χ2=19.25,P<0.01;④高血压史:有高血压史院内感染率18.37%(18/98),无高血压史院内感染率15.15%(50/330),χ2=0.58,P>0.05;⑤心脏病史:有心脏病史院内感染率18.75%(12/64),无心脏病史院内感染率15.39%(56/364),χ2=0.46,P>0.05。

2.2.2 院内感染与卒中相关因素的关系 ①卒中类型:出血性卒中院内感染率23.47%(46/196),缺血性卒中院内感染率9.48%(22/232),χ2=15.55,P<0.01;②意识障碍:有意识障碍院内感染率42.86%(30/72),无意识障碍院内感染率10.62%(38/356),χ2=43.05,P<0.01;③球麻痹:有球麻痹院内感染率28.17%(40/142),无球麻痹院内感染率9.79%(28/286),χ2=23.98,P<0.01。

2.2.3 院内感染与医源性相关因素的关系 ①侵袭性操作:有侵袭性操作院内感染率35.29%(36/102),无侵袭性操作院内感染率9.82%(32/326),χ2=37.74,P<0.01;②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有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院内感染率20.00%(48/240),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院内感染率10.64%(20/188),χ2=6.91,P<0.01。

2.3 预后 急性脑卒中伴院内感染死亡6例,病死率8.82%(6/68),无院内感染死亡2例,病死率0.56%(2/360),χ2=21.32,P<0.01。

3 讨论

本组急性脑卒中院内感染率为15.89%,高于卫生部统计的全国医院感染发生率(接近8%),提示急性脑卒中患者为院内感染高发人群。

本组结果显示下列几个因素为急性脑卒中并院内感染的高发因素:①年龄:本组资料显示,老年人急性脑卒中院内感染率显著升高(P<0.01),提示老年人急性脑卒中时易并发院内感染。老年人各脏器老化或出现病理性损害,生理机能减退,免疫功能下降,使自身对外界或本身的感染源缺乏抵抗力,易发生感染;②糖尿病:本组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急性脑卒中院内感染率显著升高(P<0.01),提示糖尿病患者急性脑卒中时易发生院内感染。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中性粒细胞趋化、吞噬、杀菌能力减弱,并抑制T细胞,干扰IL-2的生成,降低IL-2的活性[3],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导致脏器功能不良;上述因素使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院内感染。③出血性卒中:本组资料显示,出血性卒中院内感染率显著升高(P<0.01)。出血性卒中患者卧床时间长,活动量少,呼吸运动减弱,咳嗽反射减弱,气管、支气管分泌物易潴留,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出血性卒中大部分患者使用甘露醇、速尿等脱水剂,使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增加了病菌滋生的机会;出血性卒中,病重者多,意识障碍者多,常伴有多种侵袭性操作,增加了院内感染机会。④意识障碍:本组资料显示,急性脑卒中伴意识障碍患者院内感染率显著升高。急性脑卒中伴意识障碍,咳嗽反射迟钝,吞咽功能受影响,气管及口腔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易致下呼吸道及口腔感染;意识障碍患者侵袭性操作增多,亦增加了院内感染机会。⑤球麻痹:本组资料显示,急性脑卒中伴球麻痹患者院内感染率显著升高(P<0.01)。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口咽部细菌及分泌物易呛入气管,呕吐物易返流入气管,易致下呼吸道感染;球麻痹患者常需要鼻饲流质,胃管留置,可使胃腔及气管中的细菌蔓延至咽喉部,随后吸入气管,易致下呼吸道感染。⑥侵袭性操作:本组资料显示,急性脑卒中伴侵袭性操作患者院内感染率显著升高(P<0.01)。急性脑卒中常见的侵袭性操作有插胃管、插导尿管、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等,上述侵袭性操作,可损伤组织黏膜,使作为第一道防线的黏膜失去了它的防御作用,为病菌的入侵创造了条件;同时管腔留量压迫黏膜,导致黏膜水肿渗出,也有利于病菌生长繁殖。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本组资料显示,急性脑卒中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院内感染率不是下降,而是显著升高(P<0.01)。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破坏了人体正常菌群,导致菌群失调,使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继发细菌性感染,且耐药菌珠增多,导致抗生素治疗作用下降,从而使院内感染率显著升高。

总之,急性脑卒中并院内感染有多方面因素,且病死率高(P<0.01)。如能针对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控制措施,降低急性脑卒中的院内感染率,可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相应预防控制措施包括:老年人加强支持治疗,增强抵抗力;糖尿病患者注意血糖监测,使用胰岛素尽早控制血糖;出血性卒中注意多翻身拍背,同时注意液体补充,促使痰液排出;意识障碍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尽快恢复意识水平;球麻痹患者注意口腔护理,鼻饲流质时床头抬高30~45°,进食结束0.5~1h后再平卧,防止食物返流;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同时,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监测和控制,如需应用,尽量缩短用药时间,防止菌群失调和耐药菌珠的产生。

猜你喜欢

出血性预防性感染率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库尔勒市三例奶牛出血性乳房炎的诊治
院前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两种液体复苏分析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经血管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