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配合麦粒灸治疗脾虚型月经先期32例

2013-04-07宋洪堰杨佃会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太白麦粒月经周期

宋洪堰,杨佃会

(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014;2.山东省中医院,济南 250011)

月经先期是指月经周期提前7 d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本病多由体质素虚,或饮食失节,或劳倦思虑过度,损伤脾气导致。妇科检查盆腔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多属于黄体功能不足之排卵性月经失调。笔者采用针刺配合麦粒灸治疗32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2例患者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45岁,平均31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4个月。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均经B超检查无异常,并排除血液病等其他疾病引起的月经先期者。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

主穴取脾俞、气海、关元、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小腹空坠者加百会,纳呆便溏者加中脘、天枢。选用0.30 mm×25~40 mm毫针,脾俞针刺后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立即出针,其余腧穴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

2.2 麦粒灸

取双侧隐白、太白、三阴交。留针期间依次在双侧隐白、太白、三阴交穴行麦粒灸,即将艾绒制成麦粒大小(可因个人耐热度适当调整大小),用石蜡油将其粘于施灸处,用燃烧的香头将艾绒引燃,每穴灸5壮。从下次月经来之前7 d开始治疗,每日1次,直至月经来为止。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显效:月经周期恢复正常并维持3个月以上。

有效: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

无效:月经周期未见变化。

3.2 治疗结果

32例患者中,显效31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显效率96.9%。

3.3 病例介绍

患者,30岁,月经提前7~10 d已1年余,经期6 d左右,经色淡,量多,偶有血块,平素易乏力,近期工作压力大,常加班,纳食量少,眠可,二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针刺上述腧穴,留针期间依次灸双侧隐白、太白、三阴交。当月即只提前了3 d,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患者自述月经周期正常,经色鲜红,纳可,眠可,二便调。

4 讨论

脾虚型月经先期多见于年轻女性,或劳作辛苦、工作压力大者,或素体虚弱者,或长期饮食不节者,损伤脾气,致中气不足,冲任不固,血失统摄,以致出现月经先期。脾胃为后天之本,故脾气虚易变生各种疾病;又脾主统血,清代沈明宗《金匮要略编注》:“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气虚则固摄功能减退,血液失去统摄而导致出血。取脾俞穴以调理脾胃脏腑之气,促进脾主统血的功能;任脉能总任阴脉,调节阴经气血,又与女子月经及孕育功能密切相关,关元为足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及任脉的交会穴,故选取气海、关元穴通调三阴经,以益气调经;足三里配脾俞以健脾胃而化生气血,使气血化生有源;三阴交为足太阴、厥阴、少阴经交会穴,能调理肝脾肾三经以和血调经;血海调理气血以调经。麦粒灸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主要为一种温热性刺激,从而活跃脏腑功能,灸法的临床效应研究[1]表明艾灸能调整各种分泌腺的机能,选取的隐白、太白、三阴交,分别是脾经井穴、俞穴(即原穴)、交会穴,都能调理相应脏腑的功能,故能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1]章逢润.灸法研究及保健[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9,12(3):36-39.

猜你喜欢

太白麦粒月经周期
掉在石缝里的麦粒
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
紫瓯香茶醉太白——简谈“太白韵”紫砂壶的构造与文人风采
女性经期出现3种情况可能是早衰了
恐龙科普秀——太白华阳龙
太白实施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
李白与太白鸭
从麦粒到面包
月经周期短,绝经就会提前吗
麦粒儿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