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菌药物用药指标监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013-04-07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3年4期
关键词:卫生部报表医嘱

陈 勇

为了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卫生部2011年5月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活动[1],其中新增了很多有关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指标。目前,医院信息系统(HIS)已广泛使用,利用HIS系统数据通过报表形式可以得到相关的指标数值[2-3]。数值的准确性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医院对抗菌药物的管理效果[4-5],同时影响医院对临床科室的考核。本文针对在报表设计和数据统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逐一讨论。

1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报表

根据卫生部要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 DDD以下[1]。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同期收治患者天数×100。我院HIS系统的药品字典中新增了DDD值。抗菌药物消耗量=药品剂量×用量/DDD值。数据取用过程中主要注意以下问题。

1.1 抗菌药物的确定 根据新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和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同时,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监测网抗菌药物分类及规定日剂量表,口服给药、肠道外给药(注射给药)、阴道给药有明确的DDD值,列入抗菌药物,其他如眼药水、软膏不列入抗菌药物。对于链霉素,目前我院临床仅作为抗结核药使用,不列入抗菌药物。对于替硝唑注射液,我院有2种规格,一种为软袋包装,用于静脉滴注;另一种玻璃瓶包装,专门用于外科手术冲洗(软袋包装冲洗使用时开口麻烦,使用不方便),有时一次冲洗使用几十瓶,前者列为抗菌药物,后者排除在外。单独的酶抑制剂如舒巴坦钠注射剂不属于抗菌药物。

1.2 DDD值的确定 大部分药物的DDD值通过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监测网抗菌药物分类及规定日剂量进行查询。还可以通过WHO网站(www.whocc.no/atc_ddd_index)进行核对,两者都无法查到的药物,根据说明书成人常用日剂量计算。某些药物DDD值公布值不一致,如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片的规格为0.48 g,WHO网站其DDD值为6.08 g,而卫生部公布其口服1.92 g,存在明显差距。说明书成人用法为2片,2次/d。我院确定其DDD值为1.92 g。

1.3 复方制剂 如β内酰胺类药物与酶抑制剂组成的复方制剂,计算其DDD时,只考虑主要药物的含量,不统计酶抑制剂的量,但在报表取值过程中需要注意剂量的换算。如HIS系统药品剂量已包含了酶抑制剂的量,在录入DDD值时需加入相应的量。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含阿莫西林200 mg,克拉维酸钾28.5 mg,在HIS系统中剂量为每片228.5 mg,卫生部公布其DDD值1 g,录入HIS系统时DDD值时应为1.142 5 g。

1.4 注意剂量单位值的一致 在HIS系统中药品的剂量单位由一个数字和一个单位值二个字段构成,录入DDD值时注意两个数字的一致性,例如青霉素粉针,剂量数字是“80”,单位是“万U”,DDD值应录入“600”。卫生部公布的值为3.6 g,如果录入“3.6”,会造成严重计算错误。

1.5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 根据卫生部2011年4月25日的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释义,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指同一抽样时间内出院患者总数与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的乘积,这是手工取数据的方法,与实际使用情况大约一致。使用HIS系统取数据时,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确定是指定日期内每天住院患者的总和,数据更加精确。

1.6 出院带药 为了保证数据准确,一方面医务科要求临床医生所有出院带药必须录入出院带药医嘱,不得直接录入临时医嘱,同时报表取数据时凡出院带药医嘱产生的抗菌药物一律删除。

1.7 转科患者 院内转科患者转科当天会在二个病区内同时出现住院,影响了数据的真实性。报表统一设定每天的一个时间点的住院人数为当日住院人数(夜晚12∶00),对某一专科的用药数据略有影响,但总体数据不会造成误差。

1.8 数据的核对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我院设计了2个报表,一个是先计算每个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再汇总为全院使用强度;另一个先计算每个专科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再汇总为全院使用强度。两个报表相互核对,在保证数据准确性的同时,还满足了医院对抗菌药物的监控需要。

2 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送检率

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送检率的报表设计的主要难度是病原学送检人次的确定。电子病历系统中病原学送检的医嘱很多,包括血培养、痰培养、体液培养等,为了使报表方便准确,先通过医务科将所有相关医嘱统一规范为“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然后在报表设计时把所有上述医嘱的抗菌药物使用患者确定为病原学送检人次。

3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

主要应注意就诊总人次数的确定,应该取同期挂号人次,不能取药房的总处方数,减少同一患者多张处方造成的重复。但有患者开处方后不到医院取,而去社会药房配药,也会造成误差。

4 外科清洁手术预防用药指标

此报表中需要注意的是Ⅰ类手术的确定。我院在电子病历系统中新增了手术的分类,由医生在下手术医嘱的同时确定该手术的分类,有标准手术名称的直接默认手术分类,无标准名称的手术由医生自己录入分类,再进行分析统计。

总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是一个长期整治的过程,监测数据直接影响院部治理效果的分析考核,其取用必须慎重[6]。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阶段的目标不同,会不断要求新增报表数据,报表的设计者一定要思路缜密,条理清楚,保证数据的取用快速、方便、准确、清楚。

[1] 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S].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卫办医政发[2011]56号.

[2] 糜琛蓉,倪语星,孙木,等.医院计算机网络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4):61-62.

[3] 姚冰,彭晓燕,李晓波.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14(3):242-244.

[4] 徐道英,彭其胜,郑维国,等.重庆3家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国际指标调研分析[J].中国药业,2011,20(20):43-45.

[5] 张文悦,翟所迪,张慧英,等.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国际指标的调查干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2):159.

[6] 关爱武,李玲,盛琳,等.我院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现场调研[J].中国药房,2007,18(25):1994.

猜你喜欢

卫生部报表医嘱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LabWindows/CVI中Excel报表技术研究
遵循医嘱
从三大报表读懂养猪人的成绩单
门诊医嘱管理系统中医瞩执行单的设计与应用
电子医嘱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卫生部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月度报表
月度报表
卫生部崔月犁部长寄语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