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陵机插推广一年迈出一大步

2013-04-06肖春旺

时代农机 2013年6期
关键词:秧盘插秧机秧田

■肖春旺

1 一年迈出一大步

茶陵县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西麓,总面积2500km2,人口62.1万,共有耕地面积2.86万hm2(42.81万亩)。目前,全县农业机械的保有量达795960kW/103350台,机防水平达100%、机耕水平达95%、机收水平接近85%。

2013年茶陵县被纳入全省机插秧推广项目示范县,机插推广一年迈出了一大步,已推广步进式手扶插秧机52台、高速插26台、育秧流水线2台套、建立4家大棚育秧工厂。已办理插秧机购置补贴217万元,免费发放秧盘20余万张、免费发放机插技术资料300余份,下乡指导农户育秧技术50多场次,举办机插秧现场示范推广18场次,培训机插秧手200多人。早中稻共完成机插秧面积4000hm2(6万余亩),机械化综合水平达65%。

2 快速推广的做法

(1)政府牵头抓。今年茶陵县委县政府,根据省市要求,高度重视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工作。县政府召开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并把机插推广纳入今年全县农村工作的重点工作考核范畴,出台了相关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成立领导工作小组,明确目标和具体任务,部门之间积极配合、共同协作,县、乡镇、行政村层层签订责任状,为快速全面推动水稻机插推广工作提供了组织和政策保障。

(2)掌握关键技术。机插秧技术推广的关键是规范化育秧,因此在推广工作首先集中技术力量抓“为机育秧”。一是品种搭配。双季稻要搞好早、晚稻的品种搭配合理,才能在抢收早稻后及时插上晚稻,早稻品种应选择全生育期不超过110天、晚稻全生育期不超过115天的品种来搭配。二是秧田选择。机插秧的秧苗要求密度均匀,从秧盘中取出来后不松散、能连块成卷;这就要求播种均匀、出苗整齐、根系发达、无病无杂,因此育秧的秧田应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有粘性且肥沃、砂石极少的田块。三是秧盘土准备。秧盘土一般要求不能有0.2cm的砂石,土质较肥;秧盘泥土厚度2cm最合适,且最好采用秧田本田的泥土,用人工挤出砂石和杂质。四是秧田管理。施好断奶肥和送嫁肥,断奶肥要因地制宜;在一叶一芯期按每盘2g尿素兑200g水的标准,对叶片均匀喷洒,送嫁肥是在机插前2~3天内根据秧苗生长情况按每盘1g尿素兑100g水喷洒;秧苗期根据病虫害情况,做好防治工作;秧苗期一般在18~25天,叶龄3.5~4叶,苗高10~16cm时可机插。五是大田管理。秧苗机插后到大田后3~7天内按每亩30kg复合肥的标准迅速施肥,以促进禾苗生长,快速返青。插秧机有漏兜时注意及时补苗,确保稳产增收。

(3)实施购机累加补贴。购置插秧机一次性投资大,除国家补贴外,县政府也拿出部分资金对所购插秧机进行累加补贴,县农机部门采用买1台插秧机免费送2500张育秧盘的方式作为奖励。

(4)搞好技术培训。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性强,既要掌握农艺知识又要熟练机械操作技术,抓好培训是机插推广工作的重要内容。县农机局对全县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及乡镇农机技术人员,进行技能掊训,并组织农机、农业技术员进村入户及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和培训。

3 发展对策与建议

(1)发展农机作业合作社。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前提条件是耕地连片经营,因此先要大力培植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及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发展,引导、鼓励和奖励他们积极推广使用育插秧机械化技术,逐步建立起机插秧以农机作业合作社为主体、市场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模式。

(2)解决技术力量不足问题。目前乡镇一线既掌握农机又懂农业技术的人员较少,难以满足大面积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需要。要重点加强县和乡镇农业、农机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与业务提升,以他们为骨干、为师资,散布全县乡村现场培训指导种植大户、农机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机作业合作社。特别是要训练出一批急需的育秧能手和插秧机维修高手。

(3)积极引导土地合理合法流转。当前,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在流转土地过程阻力较多,有的农民不愿意流转,造成流转土地不连片,影响机械作业效率发挥,增加了作业成本,阻碍了机插秧的推广;有的土地流转时间短、不持续,造成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不敢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在坚持不侵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应由乡镇政府牵头组织村组干部到农户家中宣传土地流转政策、目的和意义,打消顾虑,引导无能力种植或自经营效益低的农户把耕地转包出去,推动耕地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及农场化和公司化经营,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猜你喜欢

秧盘插秧机秧田
水稻插秧机发展综述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一种插秧机钵育秧盘的低成本3D打印技术研究
感怀
插秧机的使用与维修
秸秆秧盘育苗效果研究
水稻秧盘形变测度方法与等级评价研究
水稻秧盘高速播种配套技术的发展与分析
超智能插秧机
水稻插秧机的插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