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学前教育市场化的积极意义

2013-04-02程翔宇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1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幼师劳务

程翔宇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华南充637000)

论我国学前教育市场化的积极意义

程翔宇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华南充637000)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本着公益公平原则的学前教育也逐步收到"市场化"的影响,这对于解决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些现实问题颇有裨益.从我国的现实与发展需要来说,进入市场环境、引入市场机制可以拓宽幼儿园的融资渠道、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增加幼儿接受学前教育机会,更可以帮助家长真切的亲身参与到学前教育管理中来.对于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现实的积极意义.

学前教育;教育市场化;教育公平

众所周知,学前教育不但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更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具有普惠性的社会性事业,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高质量的普及发展学前教育不但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更有利于教育公平的进一步实现,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中国梦”的实现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放眼世界,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教育市场化改革便已悄然兴起,其相关思潮逐渐传播到我国,关于“市场化”的讨论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市场化”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教育的各个领域都慢慢表现出了一定的“市场化”倾向.在学前教育领域,自上世纪90年代有学者提出“幼儿教育市场化”的观点,主张将幼儿园推向市场,学前教育进入市场环境并引入市场机制,便标志着学前教育“市场化”倾向的出现.

1 学前教育市场化的内涵剖析

关于学前教育市场化的内涵剖析,其实就是对于“什么是教育市场”进而“什么是学前教育市场”的理解.关于教育市场,从直观层面来说由教育产业及教育劳务俩方面所构成,是为教育产业提供产品的场所,其中由教育产业所提供的直接产品便是教育劳务.所以从直观层面理解,我们认为“学前教育市场”就是供学前教育劳务双方(需求及供给方)交易的交易场所或交易组织形式.所谓的学前教育劳务供给方,是指对受教育者(需求方)所提出的一定的要求与其达成协议,为达到所要求的教育目标按照协议提供相应的教育劳务;而学前教育劳务的需求方,则指“受教育者交纳学费或提供一定的资金,并按照规定参加教育活动.”[1]其中的“一定条件”指的是具有一定科学文化基础的受教育者所参加的能满足其需求的教育活动,并且“受教育者自愿接受为保证正常教育活动而要求的约束,遵守纪律并努力学习.”[2]而供给双方所达成的协议,也就是受教育者付出一定报酬之后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要求供给方依照受教育者所要求的教育目标及教育需求,在一定的期限内“提供一定质和量的教育劳务,并创造一定的学习条件,以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3]

在学前教育市场中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所确立的双边关系仍然是“教与学”的关系.具体来说是在一定的学前教育市场环境之下,市场的卖方由各类学前教育产业单位(学校和培训机构)形成,买方则由各类受教育者及其他资金提供者形成.各类受教育者站在买方角度,在投资或者购物产品时首要考虑的是卖方所提供的学前教育资源可以带来多少预期收益.虽然政府也是市场中的买方之一,但其投资除了“要考虑对国民经济的报酬率外,还有提高民族素质等社会效益的实现.”[4]所以政府在教育市场中的行为方式及行为准则与一般商业市场并不相同,教育市场与一般商业市场的最大区别便是在于此.

2 学前教育市场化所带来的的积极意义

2.1 拓宽学前教育的融资渠道,促进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

当今政府财政对学前教育投资力度有限,所以为了满足学前教育发展所需的资金需求发达国家政府早就开始了学前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尝试.学前教育市场化,不但可以拓宽学前教育资金来源的渠道,即通过政府财政性投入、企业社会及个人投入、学生学费等多元化渠道获得大量资金,从而缓解单一渠道的政府财政性投入的压力,促进学前教育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投入仅占全国教育投入的1.3%,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学前教育经费相对匮乏.学前教育经费的匮乏严重阻碍了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学前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尝试,对于解决幼儿园教育资金短缺的问题也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学前教育市场化改革在保证了政府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还拓展了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如社会性投入、企业型投入等,不但有利于解决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匮乏的问题,更帮助幼儿园缓解了其资金短缺的问题,对促进学前教育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可谓大有裨益.

2.2 提高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加强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

幼儿教师作为学前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是职业人的同时也是社会人,有着基本的社会经济生活.而幼师个人待遇及社会经济生活的状况,对其工作态度有着直接影响.经济地位是幼师自我价值彰显的标志之一,但目前幼师“高付出低回报”的现状导致了许多幼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因此,幼师待遇好坏对幼师的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效率可谓紧密相关.幼儿园在“市场化”环境中可以获得大量资金,在满足了其资金需求的同时,也可以相应的改善幼师待遇,如提高工资水平、开设带薪假期、开展带薪培训以帮助幼师提高其专业水平、提升生活质量等.这不但有助于幼师加强其职业认同感,更有利于遏制优秀幼师资源的流失.所以市场化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所带来的不单单是经济利益,更是整体生存状态的改善.

2.3 增加幼儿接受学前教育机会,提升教育公平

平等的接受教育是每一个适龄儿童与生俱来的权利,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学有所教,有园可上”则是保证其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的基本途径,是教育公平的最直接体现.然而,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离“学有所教,有园可上”还相差甚远.日益增长的幼儿受教育需求与有限的学前教育服务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最主要的矛盾,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刚性需求得不到满足,教育投入匮乏.而学前教育市场化,不但使教育投入多渠道化,满足了学前教育发展的刚性需求,进而使学前教育服务总量不断增长,有助于满足家长和幼儿日趋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更增加了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机会,推动了教育公平的进一步实现.

2.4 帮助家长真切的参与到教育管理中来,彰显了家长的主体价值

教育市场的设计是围绕着幼儿和家长的受教育需求及家长的选择权.在全球化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学校的平衡点与控制轴心正在慢慢的发生变化:从“教室—家长”进而变成“学生—家长”,这正切合了布朗所提出的教育改革的“第三次浪潮”和“家长统治的理念”的观点.[5]学前教育市场化可以帮助幼儿家长真切的亲身参与到幼儿园的管理当中来,在幼儿园的管理中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幼儿园对幼儿家长的教育诉求与教育需求的重视不在是泛泛而谈的空话.从社会经济生活上来看,学前教育市场化使得幼儿入园机会增加,从而解放了部分的幼儿母亲,使她们可以走出家庭踏入社会,拥有了更多样的社会选择,如更换工作、出国再深造等等,从而可以增强家庭收入或是使个人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幼儿母亲不再纠结于全职母亲的身份,从而可以更多的关注到自我本身及家庭生活的其他方面.

3 结语

教育市场是链接教育产业与社会大生产的桥梁,是连接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相互交流的通道,是教育产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学前教育市场做为教育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有着连接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相互交流的作用.我们所提倡的“学前教育市场化”并没有一味的否定了教育其本质属性.我们应当正视学前教育市场化所带来的积极意义,并在坚持维护教育其本质属性不动摇的前提下去探寻一条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有利于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学前教育市场化道路.

〔1〕〔2〕〔3〕张铁明.教育产业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81,182.

〔4〕吴怡心.教育产业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110.

〔5〕刘占兰.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J].教育研究,2009(5):34.

G521

A

1673-260X(2013)11-0270-02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幼师劳务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男幼师荒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浅谈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