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资产管理使用效益问题探析

2013-04-02张艳梅郑国军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1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效益资产

张艳梅,郑国军

(1.赤峰学院计财处;2.赤峰学院办公室,内蒙古赤峰024000)

地方高校资产管理使用效益问题探析

张艳梅,郑国军

(1.赤峰学院计财处;2.赤峰学院办公室,内蒙古赤峰02400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地方高校资产管理使用效益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地方高校资产管理使用效益现实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地方高校资产使用效益存在法律、制度体系的缺陷;资产管理观念落后;财政拨款依赖性等问题.并基于此问题提出了解决地方高校资产管理使用效益问题的途径:完善高校资产管理制度、法律体系;提升高校资产管理观念;提高设备资产的使用效益.

地方高校;资产管理;使用效益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为了调动各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中央部门和地方办的高等学校,要优先满足主办部门和地方培养人才的需要,同时要发挥潜力,接受委托,为其他部门和单位培养学生,积极倡导部门、地方之间联合办学”[1]此举改变建国后传统办学的模式,打破了中央集权式的计划经济教育体制,为我国教育的多元发展掀开了新的一幕.1999年,经国务院授权,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大部分本科教育的权力以及责任交给省级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依法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大省级人民政府发展和管理本地区教育的权力以及统筹力度.[2]以地方为主的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体制使得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更为灵活,高等学校的布局和功能呈现多样化.始于1999年的高等学校大规模持续至今,高等学校的规模和数量在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膨胀,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并,打造中国大学“航母”的理念,在弥补了人员、资源失衡的劣势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表现较为突出的高等学校管理问题就为其中之一.地方高校教育经费主要源自于财政的无偿拨付.地方高校的资产管理问题,特别是资产的使用效益问题严重制约着高等学校发展和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1 地方高校资产使用效益面临的问题

高等学校的合并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均衡,相对地方高校而言不仅提高了办学的优势和教学、科研的质量,且更有利于集中管理.辩证的思考高等学校合并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在提升地方高校整体运行效益问题的同时,为一些问题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如资产管理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虽然在教育的经费投入上与发达的国家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但是国家对于高等教育投入逐年增长,地方高校在原有资产合并的基础上规模越来越大,资产的使用效益的弊端亦逐渐暴露.

1.1 法律、制度体系的缺陷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国有资产有效管理的前提和保障.然而,从目前来看,与管理国有资产相关的法律体系出现立法滞后、无法适应新体制等问题.[3]高等学校资产属于国有资产的一部分,与其它行业的国有资产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表现在为教育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公益性,从本质而言,地方高校教育资产并不能摆脱国有资产使用效益问题的通病.从1985年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98年的《高等教育法》对高等学校管理权限的归属一直是个不明确的概念,掺杂了过多的不确定的因素,而这一资产管理问题的缺失,可能与我国现行的基本国情有关.中央政府对地方高校管理权利过程中的监督、地方政府对高等学校的合理统筹及管理、中央与地方权利的短时效力制约着地方高校的发展.虽然在高等学校的管理中存在上下级之间的约束,但是缺乏立法机关的约束及社会的监督.无论出台何种政策,其并不能成为一种法律上的制度,高等学校资产的管理法律制度及其管理的缺失成为其弊病的根源.高等学校资产的使用效益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依靠法律法规发挥法律的震慑和保障效应,才能充分提升地方高校资产的使用效益.

高等学校规模的庞大,对教育经费投入的逐年提高,使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变得极为复杂,必须采用规范的管理制度确保运行.地方高校资产管理只有依法律、遵制度才能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完善资产购置、使用、维护及报废的各个环节间存在的问题.

1.2 管理观念的落后

高等学校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同时也消耗掉了巨大社会财富.这一过程中包括必须的消耗,还包括存在多数人为因素的浪费.地方高校以财政拨付为主,具有无偿使用性,如何合理分配和使用不仅是对管理者的考验,还是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考验.陈丽辉[4]认为:“高等学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在对高校所创增的这些资产进行核实、登记之后,没有有效的对这些有形或是无形的资产进行资产评估和资产预算,一些可能在评估时出现一定的偏差,这就使得高校对学校内的资产的产权无法明确,产权上的界定范围和界定界限不清楚,在做出资产转让的过程中必然会损失高校的经济效益,造成不同程度上的经济损失,这些都是高等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对高等学校资产管理观念淡薄所导致的.”“大锅饭”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如今的高等学校犹如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刚刚敞开迎接市场经济的大门.由于管理和体制上的缺陷,时下,并没有使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进行有效地调节,滞后的管理观念催生了地方高校的资产管理和使用效益低下等诸多问题.落后的思想观念是地方高校资产和理管理的一块顽石.苏明梓[5]认为:“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资产管理的特点是财政无偿拨款购建,高校无偿使用,损坏全额报废,不进行经济核算.高校国有资产的投入配置与效益不能同比例递增,致使高校生均培养成本不断提高,资金需求不断攀升.”地方高校资产使用效益问题值得整个社会深思.

1.3 财政拨款的经济依赖

地方高校对财政拨款的具有严重的依赖性.高等教育吸引更多的是创造社会效益的眼光,社会群体所关注的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盈利性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并不完全被当今社会所接纳.现代高校管理的企业化路线逐渐提上日程.无法否认高等教育的地方投入是一笔很大的财政开支,而这笔开支的社会回报周期很长,这与执政者政绩考核是不相吻合的,急于追求短期效应,高等学校成为地方的一个负担.地方高校有能力和有条件获得经营性的收入.政府无偿性财政拨款,催生了高等学校的经济依赖性.在公共服务行业,盈利性质可能会使公共服务的本质扭曲,也不可能脱离地方财政的支撑,但在结合自身现有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创新管理和运行并不影响其服务社会和培养人才的根本.高等学校的性质决定了地方高校摆脱政府财政依赖的不现实性,但在现有情形下,高校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切实可行.

2 高等学校资产使用效益的对策

2.1 高等学校资产管理制度、法律体系的完善

高等学校资产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清产核资、产权界定与评估、资产经营性管理、资产流失处理方法与原则.清产核资是对高校资产清查、所有权界定、自查价值重组、土地清查估价等工作,核实国有资产价值总额,核定学校的国有资本金,进行产权登记,为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打下基础.[6]高等学校应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以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严格执行已经建立的资产管理制度,才能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赵勇等[7]认为:“一些高校资产由非经营性资产转入经营性资产,但并没有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转移手续,没有明确转让和接受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也致使“非转经”后资产的所有权关系不清.”对于在资产流失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如不能合妥善解决应诉诸于法律手段,依靠法律的强制力来完成.作为国有资产的一部分的高等学校资产并不完全等同于国有企业的资产,缺乏立法保护是不容易忽视的问题,应建立健全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的立法保护,确保国有资产的满足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并能保值和增值.

2.2 高等学校资产管理观念的提升

“传统”是在思想中难以改变的观念.传统计划经济在当代很多人的思想观念中留有丝丝痕迹,计划经济是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充斥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是计划还是市场取决于哪种更为适合.高等学校产业化道路也源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资产的管理要形成系统化,高等学校的管理者首先要有国有资产的管理意识,其次,引进专业管理人员,并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不仅限于专业知识,还应包括职业道德.只有积极、先进的管理观念、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才能有助于高等学校资产使用效益的提高.

2.3 提高设备资产的使用效益

设备资产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基本条件.随着高等学校研究者对高精端技术的“沉迷”,追求高端设备成为一种主流.不能否认先进仪器设备给科研和教学带来的便利,高端设备的进购是否能与科研成果的产出成正比是值得商榷的问题.此外,设备配备是否存在盲目性也值得思考,应看到西方科学所引领近代工业体系的巨变,并不是在当代先进设备的基础上完成的.在设备配备和使用上,陈羽白[8]认为应:“包握住源头,采购计划与年度预算紧密结合;科学论证,促进仪器设备优化配置;制定标准,设备配置和处置有章可循;依法采购,建立规范高效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地方高校的经费支持的能力取决于地方财政的收入水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偏远地区提高设备资产的使用效益,是资金有限前提下重要举措.如何提高设备资产的使用效益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建立共享机制不失为一个较好的办法,避免了设备闲置和重复购置,横向联合科学研究也具有可行性.

3 小结

地方高校是促进地方发展的人才基地.地方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对地方高校进行支援和建设.地方财政拨款成为高等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提高高等学校资产的使用效益,能节约财政上的支出,节约的财政资金可以流向高等学校其它需要解决的环节.地方高校的管理制度的欠缺严重制约资产管理的使用效益,国家也应从立法的角度为高等学校资产管理提供法律支撑.资产管理的观念和水平也是制约高等学校资产使用效益的因素.

〔1〕国务院.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Z].1985.5.

〔2〕郭丽君.地方高校发展的困境与战略选择——基于政策博弈的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09(05):102-106.

〔3〕李珲,等.强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06):116-120+181.

〔4〕陈丽辉.如何挖掘高校资产管理潜在效益[J].时代金融, 2013(03):82.

〔5〕苏明梓.浅析高校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高校后勤研究,2011(06):21-22.

〔6〕魏平峰.高校资产管理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1.5-6.

〔7〕赵勇,邵春燕.高校资产管理效益浅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0):50-52.

〔8〕陈羽白.“以使用管理为核心”提高设备资产使用效益[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1):237-239+290.

F406.4

A

1673-260X(2013)11-0137-02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一般项目(NJSY1329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效益资产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