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思考

2013-04-02赵婧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1期
关键词:国库财政资金安徽省

赵婧

(安徽省农科院土肥所,安徽合肥230031)

对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思考

赵婧

(安徽省农科院土肥所,安徽合肥230031)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作为政府支出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改革预算执行的必要保障,是市场经济国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解决政府财政资金分散支付所存在弊端的国际通用方式.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财政资金过环节拨付、多头管理、多户头存放的弊端,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高了资金到位速度,降低了财政资金运行成本;真实反映了财政资金的实际支出数,使财政部门对财经形势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有效防止了对财政资金的挤占、挪用和截留,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了腐败.本文从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以来,从预算单位的角度,在总结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推进国库集中制度改革的各种做法,并从中提出改进措施.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一体化平台;授权支付;直接支付

国库集中支付是指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单位的一项国库管理制度.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当前财政收支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将会对减少腐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起到重要作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解决财政资金使用中诸多问题的治本之策,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重大措施,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公共财政的必然选择.

1 安徽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做法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虽然不改变各部门、各单位的资金使用权限,但其作用在于建立起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机制,使财政部门可以直接掌握每笔资金的最终去向,从根本上杜绝在预算执行中的克扣、截留、挪用资金的现象,从而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1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推开,资金范围不断扩大

2001年以来,安徽省各级财政部门根据国务院批准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和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安徽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行方案》,按照“完善试点办法,扩大试点范围,规范操作规程,积极向前推进”的改革总体思路,统筹规划,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不断推动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向纵深发展.

以安徽省农科院隶属的省级财政为例,省级财政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目标是“省级改革”一年试点、二年推开、三年全面实施.

2001年11月1日,安徽省政府召开了省直单位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试点动员大会,标志着我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从省级情况看,2001年选定了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安徽省财政厅等16个部门进行改革试点;2002年将安徽省政府所有部门和基层预算单位全部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2003安徽省直所有预算部门和单位全面实行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2005年,安徽省财政印发了《关于将政府性基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通知》,自2006年1月1日起,将省级政府性基金全部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范围;2006年,印发了《关于将非部门预算单位支出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通知》,自2006年10月1日起,将省级财政非部门预算支出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目前,省级所有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范围.

1.2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配套措施不断完善

为保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加快实施,近年来,安徽省财政厅先后出台了相关配套措施:

1.2.1 完善规章制度,严格业务流程,坚持“有章可依、有规可循”

为了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安徽省财政厅制定下发国库集中支付规章制度,并制定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流程,对专项资金预算文件下达、用款计划编报、支付申请审核、会计账务处理及对账等各项工作作出了规定,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1.2.2 搭建信息平台,坚持“资源共享”

为保证预算执行规范运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预算单位用款,安徽省财政不断加快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网络化建设进程.改革初期,自行开发了网上申报、审批和支付系统,2012年又在原网报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推出了一体化系统,涵盖国库支付、政府采购、公务卡管理等.

1.2.3 强化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清理整顿省直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意见的通知》,于2003—2004年对省直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进行了清理整顿,建立了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年检备案制度,规范了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撤户的财政审批和登记备案程序.

1.3 推进公务卡结算工作

2007年,安徽省财政厅与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联合印发了《省级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办法,督促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开发了公务卡管理系统.2008年3月,安徽省财政厅、人行合肥中心支行、省审计厅、省监察厅联合召开了省直预算单位公务卡改革试点会议,进行改革动员和业务培训,并首批选择了省发改委、省工商局、安徽大学等11家单位开展试点工作.

公务卡结算工作的开展,严格控制现金支取数量,减少因现金使用诱发违反财经纪律及腐败行为的发生概率.

1.4 逐步形成以财政直接支付为主,授权支付为辅的格局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深入,2013年安徽省财政进一步扩大了直接支付的范围,预算单位的专项资金,其授权支付数额严格控制在全部资金的10%以内.财政直接支付能较好发挥财政部门对预算资金支出全过程的监控功能,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目标.由于预算单位的下属机构层次较多,不可能全部实行财政直接支付,授权支付发挥辅助功能,也是非常必要的.

2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仍需改进的方面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业务运行如制造工业产品的“流水线”,从指标下达、计划报送、计划审核、额度下达、填制凭证到资金支付及清算,各环节工作必须保质保量,切缺一不可.改革业务自运行以来,操作流程及工作职责已通过制度得以明确,但业务操作时因配合难以到位,从而平添了很多协调沟通的难度,一定程度影响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3 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措施

针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需要改进的方面,应从预算编制、用款申请、计划下达、项目管理等多个环节加以改进,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

3.1 合理编制预算

预算是资金运行中非常重要的开始,预算编制要以实际工作为依据,只有编制合理,才能保证资金运行的顺畅.

3.2 财务人员及时与财政部门沟通,加强一体化平台操作的责任心

随着会计电算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库支付业务全部在网络平台上操作.预算单位操作人员不仅要认真仔细,还要加强与财政部门审批人员沟通,保证每笔资金准确、快速的支付.

3.3 完善网络平台,保证数据管理的安全、稳定

实行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打印、网上支付、网上查询,使预算单位用款更加快捷、便利,这就要求不断完善国库系统网络化和电子平台建设,建立真正的远程化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保证财务信息处理的安全、稳定.

4 结束语

经过十年的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较好地打通了财政资金运行经脉,改变了在分散支付制度下财政资金大量沉淀、脱离财政监督等弊端,实现了预算执行的全过程监督,加快了预算执行进度,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也明显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提高了财政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了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意识和水平的提高.

〔1〕赵明珠.基于国库集中支付的会计集中核算分析[J].现代营销,2011(9):45-46.

〔2〕朱生明.对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财会研究,2012(23):10-12.

F812.2

A

1673-260X(2013)11-0135-02

安徽农业大学繁荣发展基金项目(2011zs11)

猜你喜欢

国库财政资金安徽省
成长相册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关于我国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
全国各地财政厅局国库处、国库支付中心负责人名录
财政资金风险防范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