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对策建议

2013-03-27李晓龙

对外经贸 2013年5期
关键词:经管类基地院校

李晓龙

(河南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专业实习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专业知识的深化以及未来就业等核心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学校的声誉。

然而从当前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实习基地的建设质量存在很大差异。从专业领域来看,理工类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情况总体优于经管类等社科领域的专业。很多企业以成为985 等国家重点院校实习基地为荣;其他211 院校的情况虽然参差不齐,但依靠当地政府的扶持以及学校的品牌效应,实习基地建设也较完善;然而,大部分普通地方高校,囿于学校的知名度、教育经费等客观条件限制,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存在明显的差异。

一、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滞后的原因

1.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院校领导对于社会科学缺乏了解,思想僵化,认为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属于自然科学,觉得经管类软科学实习无须投入较大,因此重视不够。尽管随着近年来高校教育评估的不断深入,各地方高校为了应付检查,均设有实习大纲、实习计划以及实习基地,但大多流于形式,设几个计算机房,装两套模拟软件,美其名曰实验室,有的学校专业托关系、找熟人签个字、盖个章、吃个饭、照个像就对外宣称有所谓的实习基地了,其实只有实习协议而无基地之实。还有些经管类专业的投入严重不足,甚至经费被挪用,导致无法开展有效的实习活动。

2. 专业特点造成实习安排困难

经管类专业与理工类专业实习的方式差异很大。理工类的许多专业,适于在实验室和工厂实习,如金工实习、化学实验等,很多高校的理工类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实习基地体系。但很多经管类专业是改革开放以后设立的,有些专业甚至是最近几年才把实习基地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实习基础薄弱。而且不少专业需要分散实习,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个年级大约有100 名学生,由于人数太多无法集中在一起开展外贸实践实习,一个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外贸部往往只有几个人,大型企业外贸部也不过几十人,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来指导学生实习,往往最多只能接纳3 ~5 名学生,因此必须组织学生分散实习。在此情况下,需要联系20 个以上实习单位。另外,有些实习单位不愿被打扰,还有的单位考虑到内部的商业信息安全,不愿接受学生的实习请求。

3. 产学合作脱节

要有效完成实习任务,需要实习单位和高校的密切配合。但是地方高校目前普遍存在产学合作脱节问题。大部分经管类教师缺乏相关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在指导学生实习、制定实习大纲和实习计划时往往过于理论化,没有和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相结合。而与普通院校合作的实习企业以中小型居多,虽然能够提供专业实习条件,但实习内容不够全面,缺乏系统性,甚至有时业务人员只忙于自己的工作,对实习的学生应付了事。这样的实习过程,学生只能了解业务的皮毛,并不能将所学专业知识充分运用于实践,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二、推进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对策建议

1. 高度重视经管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

重理轻文的错误思想严重制约了经管类专业的发展,导致学校相关领域的发展资金分配不均衡,进而制约了实习基地建设。因此,地方高校应高度重视经管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积极鼓励和支持各院(系)根据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学科专业建设需要,与政府机关、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服务机构建立长期的互惠合作关系,共建实习基地。

2. 加强产学沟通与合作

高校可以与企业签署实习基地协议,安排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专业实习。通过了解和掌握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对理论教学以及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也具有促进作用。

以国际经贸专业为例,不少实习企业的业务人员并非科班出身,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业务操作很不规范,比如一些外贸人员只会使用FOB、CFR、CIF 等海运贸易术语,而不会使用近年来兴起的适用于集装箱运输以及多式联运的FCA、CIP、CPT 等新型贸易术语,经常出现错用、误用的情况。这样容易使学生在业务实习时接收到错误的信息,在今后的工作中可能形成错误的操作习惯,一旦发生贸易纠纷,将给企业带来损失。因此,高校可通过培训、授课等方式为外贸企业提供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提升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从而强化产学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3. 加大实践型人才的引进力度

目前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是硕士、博士一毕业就直接分配到相关的专业院系执教。尽管多年的求学经历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功底,但是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地方高校应加大实践型人才的引进力度。以MBA(工商管理硕士)教学为例,主要以培养高层次的实战型高级管理人员为目标,哈佛、麻省理工、沃顿商学院等国外顶级知名学府,都从知名企业高管中聘请优秀人才任教,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个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可以聘请企业中实践经验丰富且具备一定理论功底的人员担任经管类专业的专职或兼职教师。

[1]原龙,王志,闫炜,王晓先. 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提升本科生就业竞争力的探索[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

[2]孟祥宾,魏泽. 论高校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5).

[3]邱悦颜,徐庆军,田英翠.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培养创新人才[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9(6).

[4]刘丽艳. 国际贸易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J].长春大学学报,2008(12).

[5]陈万卷. 国际贸易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性教学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3).

[6]陈玉娥. 如何增强国际贸易本(专) 科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

猜你喜欢

经管类基地院校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我的基地我的连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