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材建设的思考——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材为例

2013-03-27辛文琦

对外经贸 2013年5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实务国际贸易

辛文琦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300221)

近十几年来,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在国际经济大环境和高校扩招、生源减少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经历了起步、升温、快速壮大,继而急转直下、不断萎缩的过程。近3年来,在国家公布的高校就业困难专业的排名中,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均名列其中且较为靠前,这说明该专业发展已陷入困境,对该专业重新思考、不断创新、找出破解办法已经迫在眉睫。教材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在专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更加清醒地分析形势,结合外贸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对该专业教材进行务实改革与建设已迫在眉睫。

一、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材建设的发展历程

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是由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以及社会实践课等课程组成的综合架构。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创立之初教材主要是依据本科教材的编写体例和内容。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基本上是依据外经贸大学的同类课程教材,内容选取以出口业务为主,并按照业务流程为序编写的。这一阶段教材的优点是知识体系完整,但理论内容占比重较大。如其中对货款支付的介绍,较大篇幅放在支付工具的类型介绍和支付方式的含义介绍方面,学生通过学习难以真正学会如何选择合理的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如何合理地规避收汇风险。后来各高职院校不断组织教师自编了新教材。根据高职院校教学“理论够用为度”原则,这些教材对理论内容作了较大幅度的删改。为顺应教材改革的要求,一些教材打破了原有的章节顺序改为模块化,把业务流程设计改为案例教学。再后来又增加了情景教学和一些进口方面的内容。还有一些教材为适应双语教学的要求改为以英语为主、中文为辅的形式。目前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种类很多,但内容大致雷同,同时由于高职学生英语水平较低,在学习中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因此,找出其中不足,开展针对性教材编写很有必要。

二、现有教材的不足之处

(一)教材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和教材体系的限制,现有教材内容没有真正做到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如在现有教材中主要介绍出口业务,但是忽略了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进口国的事实。现在很多公司都以进口业务为主,现有教材已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适应外贸形势的新变化。现有教材内容安排仍力求面面俱到,而与实际工作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如在贸易术语的介绍中,有一部分术语使用较少或几乎不用,但仍占较大篇幅。在支付方式介绍中仍以信用证为主,但是目前信用证支付方式仅占全球贸易的30%左右,在欧美等国则更少。现有教材在介绍托收、汇付时侧重于其风险的介绍,给学生造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这两种支付方式不实用,这与实际工作不相符合。而在保险内容的介绍中,主要介绍保险类别,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公司的做法都较为简单,只选择了“一切险”与“战争险”。因此该部分内容应该予以精简。由此可以看出,现有教材在内容的选取方面应该更深入地贴近工作实际。

(二)教材内容陈旧单一

国际贸易活动不断发展,贸易方式也在不断创新。由于教材编写和出版的滞后性,造成了现有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过时陈旧。如在介绍市场领域开发时,现有教材主要介绍面谈、电话及外贸函电的书写等,而现实工作中网络和商务平台的应用早已流行,这些内容应及时补充到教材中去。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规则惯例在不断修订更新,有些教材没有及时更新,不能帮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内容。比如2010通则已颁布许久,但有些教材仍然介绍的是2000通则。

(三)教学成果未能及时体现在教材中

近些年来,各高职院校通过课题研究和精品课程评选,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成果,也提出了许多创新理论。但是这些成果很少被及时吸纳到教材中。因为课题成果大多以论文形式体现,而精品课程主要以网站建设和网络教学资源为主,很少融入教材编写工作中,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成果的社会受益度。

从以上角度来分析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其它课程的教材,也同样存在着相似的问题,如国际商法中的案例仍然出现了大量的20世纪早期的案例,这对现实经济活动的指导意义大打折扣;外贸单证实务教材中的单证样本还是20年前甚至更久的单据,一些新兴的制单手段、相关惯例都没有及时介绍。外贸函电中的例文也十几年未做大幅改动等,这说明从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上进行教材建设改革十分必要。

三、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材建设的建议

(一)优化编写人员结构

现在编写教材一般是由出版社与高职院校教师合作,由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牵头、组织编写,主要编写人员是教师,而许多教师虽然理论基础扎实、编写态度认真,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这必然导致教材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尽管现有教材也吸纳了一些外贸工作人员参与,但有些时候他们仅仅是挂名,而不参加实际工作,或者仅是提供一些实际工作中的素材。目前很少有以外贸业务人员为主编写的教材,所以要建设一支编写团队,团队中既要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也要有专家,更要有外贸业务人员。请外贸业务人员直接参与,掌握实际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只有这样编写出来的教材才能做到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连,保证学生通过学习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切实提高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的应用水平。

(二)求真务实,打造精品教材

现有教材几经更新,从编写体例、内容选取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许多教材受到当时思想和条件的影响和束缚,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教材的科学性和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也没有认真考虑其实效性,甚至有些教材仅是教师晋升职称的工具,为求快求量,在内容上彼此借鉴,互相抄袭。这些教材很难经得住推敲,也不能保证实际效果,所以要打造出精品教材就必须潜下心来,在教材编写前做好充分准备,对实际工作展开调查研究,不要一味追求形式上的新颖。在教材审定时,要抛开面子,敢讲实话,只有这样编写出的教材才可能与实际紧密结合,对学生真正有用。

(三)从整体上进行教材建设

现有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各门课程的教材五花八门,出版社不同、编写团队不同、编写特点也千差万别。而作为同一专业的教材,彼此之间应互相联系,前后衔接。如不从整体上进行教材建设则必然造成各门课程教材内容重复,缺乏衔接,浪费教学时间。如国际贸易术语这一内容在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两本教材中都有介绍,而支付工具、支付方式内容又在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单证实务、综合业务实训课程教材中都有出现,因此教材建设应从整体上保持一致,在教材内容上统筹安排,而在编写体系上则不必力求统一,应遵循其课程的自身特点。比如有些课程不宜实行情景教学,而有些课程很难以流程开展介绍,应从每门课程的特点出发,不求千篇一律。

[1]卢萌,聂延庆,曹岚.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开发实践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实务国际贸易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ODI实务
F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