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经济背景下黑龙江省外贸出口结构优化研究

2013-03-27

对外经贸 2013年5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贸易出口

王 鹏

(哈尔滨广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28)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

一、低碳经济背景下黑龙江省出口现状

1. 高端服务贸易出口比重较小

服务贸易包括运输、保险、金融、旅游、咨询和培训等方面,具有低排放、低污染且高收益的特点,是未来发展低碳贸易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黑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较快,但仍然以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批发零售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贸易为主,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端服务行业,如保险、金融、通信、信息和中介服务等在出口中所占比重不大,国际竞争力也较弱,不能很好地适应低碳贸易的发展要求。

2. 出口市场分布高度集中

目前,黑龙江省的出口市场虽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但俄罗斯、美国、韩国和欧盟仍然是黑龙江省的主要贸易伙伴,2012年,向俄罗斯出口占出口总额的35.7%,向美、韩、欧盟出口占比58.4%,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额不足10%,黑龙江省对美欧等发达国家外贸依存度较高,而且这些发达国家的环保技术水平都比较先进,尤其是随着低碳浪潮的兴起,他们制定了更加严格的商品检验标准,减少高碳产品的进口,同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征收较高的碳关税。而黑龙江省出口的商品多以农副产品、矿产、原油等能源产品为主,技术含量低,能耗标准高,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弱。

3. 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黑龙江省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但作为我国重要装备制造基地,出口产品仍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较少,同时由于承接了国外一些低附加值、污染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的行业转移,导致黑龙江省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制造业是黑龙江省引进外资最多的行业,主要是纺织服装、塑料制品和食品等行业,而这些行业对能源的需求量非常大,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非常高,都与低碳贸易倡导的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相违背,严重阻碍了黑龙江省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黑龙江省发展低碳贸易存在的问题

1. 低碳技术水平总体比较落后

目前,黑龙江省低碳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尽人意,物资回收行业发展在低水平徘徊,再生资源加工处理技术落后,资源没有在地区行业、生产过程之间被很好地的循环利用,这些都阻碍了黑龙江省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利于黑龙江省向发展低碳贸易转型。

2. 出口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黑龙江省外贸出口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术,体现在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自主品牌,低碳技术研发能力不足,与国际和国内先进企业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尤其在低碳技术专利申请领域,外贸出口企业申请零散或在一些年份基本为空白,一些企业即使有了研究成果,也仅仅停留在试验阶段,不能达到国际市场的标准,缺乏应用价值。大部分外贸出口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导致生产的低碳产品技术标准化、系统化、配套化水平不高,再加上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节能减排措施未能有效落实,都导致了黑龙江省出口结构不够优化,企业国际竞争力较弱。

3. 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

黑龙江省外贸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生产过程汇总需要耗费大量电力、煤炭等资源能源,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现象都很严重。伴随着黑龙江外贸总量的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和碳能源消费也会进一步增加,必将进一步加剧环境压力。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优化黑龙江省出口商品结构的对策建议

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一是建立健全低碳经济投融资机制。政府应为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低碳、节能、环保企业提供优惠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支持节能和低碳项目贷款,同时可采取风险投资、股权融资与产业基金融资等多种形式,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低碳经济领域。政府要积极创新融资方式,不断调节和改善低碳经济发展的融资环境。二是优化出口退税结构。政府应取消“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部门的出口退税或降低其出口退税率,扩大“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部门的出口退税范围或提高其出口退税率,如节能减排项目、新能源项目、技术革新项目等,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三是强化银行信贷保持的支撑作用。对低碳环保产品的出口采取利率补贴和信贷担保,鼓励银行提供优惠利率和贷款,采取延期付款方式或赊销方式,扩大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建立节能减排贷款绿色通道。

2. 加强低碳技术研发,推动出口企业低碳化生产

一是增强企业自我创新能力,提高出口商品科技含量。认真落实黑龙江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推动外贸企业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积极采用先进的低碳技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扩大自主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努力在中高端产品或生产环节上形成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二是鼓励推动黑龙江外贸企业进行低碳生产。外贸企业要大力发展低碳、清洁、高效的生产经营模式,力争全面达到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在原材料选用、产品设计、工艺改进方面都应该倡导绿色、环保、低碳。政府应对出口低碳产品数量较多的企业给予资金、技术和管理上的大力支持,积极推动企业建立低碳生产模式。

3.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出口市场机制

一是加快出口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政府应引导企业加快引进环保型先进技术和设备,限制污染严重、经济附加值低的一般加工贸易出口。二是大力培育高端品牌。加快高科技研发,打造黑龙江省自主国际品牌,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培育国际品牌企业,树立良好的国际信誉。三是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黑龙江省应在保持传统加工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注重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加快高端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增加高端服务贸易出口比重。要在继续提高劳动密集型服务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有选择地引进一些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缩小与发达国家服务行业的技术差距。四是努力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黑龙江省出口市场在保持向俄罗斯、欧盟、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开拓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市场。

[1]谢伟伟. 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 经济导刊,2010(6).

[2]李洋.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出口贸易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 西南石油,2011.

[3]包昊蒙,龙军. 低碳经济与我国外贸发展的对策研究[J].学术论坛,2011(1).

[4]高炜,陈文斌. 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J].学习与探索,2010(5).

[5]柴方营. 低碳经济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机遇[J].经济研究导刊,2008(12).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贸易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