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发展,不伤循环为上

2013-03-26达自然

华人时刊 2013年1期
关键词:科学生态发展

达自然

美丽中国,就是要天蓝、山秀、水净、地绿,就是要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生态平衡、社会和谐。而要达到这些要求,离不开科学发展。反过来,美丽中国展现的,就是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

中共十八大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还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保证。

生态循环成就美丽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地球不仅孕育了生命,还供应着生命生存、繁衍、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包围着,地球上分布着江河湖泊与海洋,动物、植物、微生物种类数以百万千万计,土壤里、地底下有着丰富的营养物与矿藏———地球无私地奉献着生命、人类所需要的一切。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面积,其上的空域、其下的蕴藏,便是目前14亿国人及我们的子孙后代赖以繁衍、生存、发展的空间与资源。地球只有一个,国人共同家园只有一个。我们珍惜、保护自己的家园,不让她遭到破坏,让她保持美丽,才会有美好的明天!

地球美丽、中国美丽、地区美丽、城乡美丽,是靠良好的生态系统循环保持的。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由生物群落和物理环境两大部分组成。阳光、氧气、二氧化碳、水、植物营养素是物理环境的最主要要素,环境给活的生物提供能量、养分及生命活动需要的媒质。各种生物在生态系统的舞台上各有角色。人类与亿万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的“生物社会”,阳光、大气、土壤、水组成的物质世界和谐相处,相互成全、相互满足;鸟儿在蓝天欢唱,鱼儿在碧水畅游,花儿在绿地开放,人类自在快乐,那种斑斓多彩的繁荣昌盛世界、社会,该是一幅怎样美丽的画卷啊!

生态系统无言又有言:我们这种正常循环就是“科学”!违背了就谈不上科学发展!可是,人们做到了吗?

伤害循环反受其害

过去的几十年尤其近十年,中国工业化突飞猛进,GDP数字直线上升,城镇化率突破50%。各种开发区、大公司、大工厂,似乎一夜之间大批冒出地面;城市高楼高度记录成了“易碎品”,你刚刚创造我马上打破;昨天还是一片空地或旧建筑,今天就变成了大广场、大马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像灵蛇一样飞速延伸,转眼布满全国;油矿、煤矿、铁矿、稀土矿……到处开花,财富涌流。世界惊呼;中国是“巨大工地”、“世界工厂”。

可是,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崛起于东半球的时候,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困扰接踵而来;曾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田园风光、乡土中国,正在越来越多的人的视线中消失。富裕起来的百姓,却产生了环境焦虑,期盼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宜居环境、放心食品。

问题何在?发展中坚持科学态度,尊重、顺应自然欠缺,打断了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链条。

生态循环链条相互之间具有关联性和传导性,一环断裂影响其他。比如植被被破坏了,就会影响畜牧业,影响水分涵养,产生旱涝灾害,就会沙尘飞扬污染空气……水资源过度使用或被污染,河湖水位下降或断流,就造成人畜缺水或生病,土地缺水灌溉粮食就减产,工业用水也会短缺,草原就会荒漠化……工业废水废渣废气过度排放,污染水体、空气、土壤,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粮食安全成了问题。

山西、内蒙是中国的能源库。大批挖掘机吃掉了无数个山包,地面千疮百孔,地下变成漏勺。目前山西省各类矿山采空区已达2万平方公里,使大面积土地塌陷。有的地方成了不毛之地,有些村庄已被煤窑逐渐侵蚀、消失,有1900个村庄面临地质问题。迁移新建的村庄也面临塌陷威胁,有井没有水,有地不能种,裂缝到处有,刚盖的二层楼裂缝宽的能伸进去手。村民反问,“这房子你敢住吗?”经济发展了,百姓受苦了,这能叫真正的科学发展吗?

前几十年,全国有很多个省,把一些天然森林砍光烧光,全种上杉树、杨树或落叶松,其他千百种树被贬称为“杂”树,不给安命之所。把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改成了“物竞人择,爱者生存”,执意帮助杉树独压群芳,满山遍野“一树独立”、“万树齐焉”……结果呢,单种林木生长缓慢,干形不良,形成“小老头”树,质量低劣。又由于人工纯林根系浅、蓄水能力差,远不如根系有深有浅的千百种树木组成的的天然森林的蓄水能力,火灾增多了。天然林复层结构,遮天蔽日,阴暗潮湿,山火烧不起来。若山火烧向杉树、松树纯林,因其枝叶主干都含有杉油、松油,火舌一舔马上呼啦啦从根到梢燃烧起来……且病虫害猖獗,山河恶化,旱涝加剧。在天然林中,通过树冠截留、枯枝落叶及腐殖质层的吸收积蓄,垂直根系及扩展的水平和伞状根系形成网络,“有雨则吞,无雨则吐”,可减轻灾害。单种树林大幅度降低了这种功能,自然旱涝频频。

一种植物往往同许多动物、植物、苔藓、真菌等共同生存,一种植物的灭绝会引起许多物种的消失。扰乱了其间的平衡,就会发生意料不到的结果。科学发展,贯穿生态系统链条的每一环节,一点马虎不得、想当然不得。

技术缺项无法循环

近几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非常神速,渗透人类社会方方面面。中国后发赶人,急起直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迅速缩小,有的方面甚至达到和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科学技术也是双刃剑,用得不好尤其片面使用时,就不那么“科学”了,就会产生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实现不了良性循环、科学发展的效果。

很多公司、工厂运用科学技术上了项目、出了产品、创了效益,但却忽视如何用生态环境保障技术处理废弃废水废渣,造成了严重后果。

据报道,江西铜业在江西德兴市下属的多家矿山公司常年排污乐安河,祸及下游乐平市9个乡镇四十多万群众。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和有毒非金属污染物达二十余种。由此造成近万亩耕地荒芜绝收,1万余亩耕地严重减产,沿河9个渔村因河鱼锐减失去经济来源,当地民众重金属中毒病症和奇异怪病时有发生。

近几年血铅超标事件频发不止。仅去年被媒体曝光的就有:安徽怀宁县高河镇新山社区检测出228名儿童血铅超标;浙江台州市路桥区峰江街道上陶村检测出172人血铅超标。浙江湖州市德清新市海久电池股份有限公司造成332人血铅超标,其中儿童99人;广东省紫金县的三威电池有限公司造成136人血铅超标,其中达到铅中毒判定标准的59人。导致上述血铅超标的污染源,几乎全是蓄电池企业。他们运用的科技只管产品诞生过程,不去运用环保技术处理污染。

显然,这种经营过程是一种不完全循环,断了极为关键的污染治理一环,必然破坏生态环境,危害百姓财产及生命安全。这种非循环经济,人与自然相互伤害,人与人相互伤害,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与以人为本原则,当然谈不上科学发展了。

有大局观才能“科学”

很多企业片面使用技术,形不成循环经济,当然有生态文明建设意识不强,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不力及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是,主要还不是不知道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不是不知道有很多这方面技术可以使用,而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片面追求本企业利润,急功近利,违法排污。有的污染企业在建厂之初,就没有经过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而匆忙上马。另外,GDP至上的政绩观也是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污染事故多发的重要根源。在这种情势下,污染项目闯过了环保关口,违法企业得到了庇护。政府部门、企业法人都有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感,才能改变这种状况。

太湖蓝藻事件发生后,省市领导亲任流域河流“河长”。无锡市所有党政一把手,分别担任了64条河流的“河长”督办治理。从政府到企业,都以太湖治理倒逼产业转型,着力破解环境资源束缚,逐步由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转变。据报道,“十一五”期间,流域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污染物减排任务,地区经济实力和发展竞争力均较2007年有了较大提升。2011年,太湖水质总体为Ⅳ类,连续五年实现“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目标,饮用水保障能力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现在,太湖被生态湿地和防护林所环绕,乡村河道逐渐变得清澈整洁,一度消失的水生动植物又重新回来,农妇临河淘米洗衣的场景再次出现。城市河道两岸绿树成荫,一步一景,成了居民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治沙大王”、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在库布其沙漠投资1亿多元,建起了一所软硬件一流的国际化学校。孩子们既学习基本知识,还特意安排生态教育课,学习种植养护知识,参与养护树木活动。让孩子从小关注生存环境、关注生活的地球,感知和体验痛苦的沙漠如何变成幸福的沙漠,成长为生态文明的下一代。在他看来,孩子是库布其沙漠的希望。有记者问,你希望这些孩子将来学成之后还回到沙漠来?王文彪回答,他们不一定回来。他们出去到以色列治沙、到北非治沙,都是对人类的贡献。这是何等心量!地球未来在胸,世界公民情怀!

南京一企业老总曾经和一位上海官员探讨城市建设的问题,对方对南京拥有“绿肺”十分羡慕,说“10个浦东也换不来一个中山陵”,如果上海也有一个中山陵就不是现在的样子。这位企业家深受感触。如果政府官员、企业老总都能像这位官员这样看问题,哪会一味向GDP数字看?生态文明建设位置就大不一样,科学发展就大有希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去年12月在第五届中欧工商峰会上做主旨演讲时说,“地球不是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我们从后代那里借来的。”他呼吁,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家园。……必须转变现有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推动人类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温总理的话掷地有声,令人动容。国人若都有这种忧患意识、远大眼光和坚强意志,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哪能不会在科学发展轨道上和谐并进呢。

猜你喜欢

科学生态发展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区域发展篇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图说共享发展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图说创新发展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教师发展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