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开发无缺陷半导体纳米晶体薄膜可用于新领域

2013-03-23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13年4期
关键词:科研人员半导体晶体

据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电子束光刻技术和剥离过程开发出无缺陷半导体纳米晶体薄膜。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材料,可广泛地应用并开辟潜在的重点研究领域。相关报告发表在 《纳米快报》杂志的网络版上。

半导体纳米晶体的大小决定了它们的电子和光学性质。但想通过控制纳米晶体在表面上的布置,形成具有均匀结构的薄膜却十分困难。典型的纳米晶体薄膜一般都有能限制自身效用的裂缝,使得科研人员无法测量这些材料的基本特性。

此次制成的无缺陷薄膜的导电率约为传统方法制成的有裂缝薄膜的180倍。科学家称,这一制造方法还能应用于硅表面,制成30 nm宽的薄膜。其诀窍在于使薄膜结构变得均匀,紧贴在二氧化硅的基座上。这能通过在纳米晶体层沉积于硅表面之前,将稀薄的聚合物层覆盖在表面上实现。据推测,纳米晶体表面上细小的有机分子亦能帮助它们与聚合物层相结合。

在研究的最初阶段,科研人员生产出的纳米薄膜能发出不可见的红外光。但基于这种系统的工作十分单调,因为每次微调都需要进行耗时颇长的电子显微镜检查。而当成功地获取能发出可见光的半导体纳米晶体图案时,意味着研究团队能够大幅加快开发新技术的速度。即使纳米薄膜低于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限制,纳米晶体亦可作为一个光源,使它们变得可见。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纳米晶体薄膜可以得到多种应用。因为它们不仅能发光,也能吸收多种颜色的光。这有助于形成高分辨率显示器屏幕上的发光像素,或是制成新类型的高效、广谱太阳能电池。同时,这种材料还可被用于开发针对少量特定生物分子的高敏度探测器,例如:作为毒素筛选系统或是医药检测设备等。另外,这种技术的成功也开启了有关电子在纳米晶体薄膜内如何移动的新研究,此前这一直被视为学界的一大难题。

(摘自光明科技)

猜你喜欢

科研人员半导体晶体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辐射探测晶体”专题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太阳能半导体制冷应用及现状
一体化半导体激光器的ANSYS热仿真及结构设计
采用半导体光放大器抑制SFS相对强度噪声
Sn掺杂In_3O_2半导体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