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晨晨逃离的不是“家门”是“窒息”

2013-03-15王旭红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家门化妆家庭

王旭红

【案例】

怎样留住晨晨离家出走的脚步

望着离家出走7天而现在站在我面前的晨晨,我有些不知所措。憔悴的小脸上不仅写满了疲惫,似乎还多了一丝15岁女孩不该有的东西,是玩世不恭、满不在乎、看破红尘……我说不清楚。隐隐地觉得有些不一样。

晨晨初一刚入学时,天真活波、性格开朗、思维敏捷。任课老师都很喜欢她,作为班主任的我也不例外。但是我很快发现她特爱打扮,休息日,竟然上理发店化妆,梳最流行的发式。家访时才知道,她一直与奶奶生活在一起,父母都外出打工。因为她的成绩不错,家人疏于对她其他方面的管理。隔代人监护,沟通机会较少,晨晨的家庭教育是个盲点。我几次建议她的父母回家监护,由于方方面面原因拖了很久,她母亲才回来。母女多年不在一起生活,都感到陌生。曾经乖巧聪明的小女孩变成了叛逆少女,曾经温柔贤惠的妈妈突然脾气暴躁不可理喻,母女争吵、冷战,最后大打出手。晨晨先是周日到同学家玩,后来乘车到较远的朋友家度周末(都是与母亲生气不辞而别)。前几次离家出走,他父亲以到姥姥家串门没能及时赶车回来为理由和我请假。最近的一次,他们真的没有一点线索才求助于我。说孩子离家出走了,让我转告其他同学不要借给她钱。我借助学生获得线索,终于在她离家第5天后和她联系上了,第6天把她领回家,周一晨晨准时上学了。

我和她谈出走的原因,她哭着告诉我是妈妈撵她走的,还打了她。当然我也让她反思自己的错误,她也承认不该用离家出走的方式解决和妈妈之间的矛盾,不该耽误课程对自己的学习不负责任,不该逃学旷课。她还告诉我,现在仍然没和妈妈说话。不想上学了,想自己打工养活自己,不想看妈妈的脸色了。

我真的不知道晨晨是否还会离家出走了,希望能够得到王老师的帮助。

克东县第2中学 刘春坪

读罢案例,不由一声叹息:班主任老师明显是“点上炸药包就逃跑了”。反过来还要一脸无辜地问“真的不知道晨晨是否还会离家出走了?”实不相瞒,如果不是您始终坚持要求晨晨妈妈回到家乡,事情本没有您想得那么危险、那么复杂。现如今,晨晨家里祖孙三代的家庭动力系统被扰动到如此境地,您问或者不问,晨晨离家出走的可能性就在那里。

“晨晨初一刚入学时,天真活波、性格开朗、思维敏捷。任课老师都很喜欢她,作为班主任的我也不例外”。老师的描述,让一个聪慧伶俐、适应新环境能力很强的女孩子形象跃然纸上。事情的转折点在于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晨晨“特爱打扮,休息日,竟然上理发店化妆,梳最流行的发式”。

●务必谨慎定义青少年行为与情绪“问题”

我特意把问题二字加上双引号,因为在针对青少年情绪与行为问题的专业研究领域,我们研究对象是身心均处在发展中的孩子。我们无法脱离孩子的遗传因素、家庭关系背景、生活社区环境、学校教育、宗教信仰和社会政治文化等各种影响因素而给出刚性定义,简单地把某个孩子说成有问题。当我们判断一个孩子有行为异常或者严重情绪困扰,是由于这个孩子持续表现出不合年龄的行为,以至于在与人交往方面出现冲突(social conflict)、个人的不快乐(personalunhappiness)以及学业失败(school failure)。

行为异常指的是孩子对他人造成困扰,严重情绪困扰只表现在个人的不快乐。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在某个时期表现出和年龄不合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行为不是决定这个类别的唯一标准。在决定过程中,谁觉得孩子的行为“有问题”,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很明显面对一部分行为我们很容易达成共识,比如严重的攻击行为、偷窃行为、过度好动以至于终日无法安静下来,或者持续地沮丧和不快乐,这些状况在任何场合下都是无法被视做平常,而且我们可以肯定是孩子出现了行为异常和严重情绪障碍。

●晨晨化妆不是问题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戴维·艾尔凯德研究并首次提出“青少年自我中心主义”(adolescentegocentrism)理论以来,越来越丰富的研究证实有些青少年经常会觉得自己是其他所有人的注意焦点。他们处于一种自我热衷的状态,认为全世界都在注意自己。另一方面,多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像晨晨这样刚刚迈入青春期早期的女孩子,与男孩子相比较,除学业成就外,她们往往对身体外表和社交成功更加在意。

在西方文化中,当家里的孩子刚刚进入青春初期(13岁左右),有宗教(如罗马天主教、东正教、东方东正教、英国圣公会积极犹太教等等)信仰的家庭会让孩子在教会中接受一个成年礼(confirmation ceremony),无神论的家庭父母也会通过各种形式跟孩子交流在生理上出现比较大的转变所带来的各种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困扰。无论各种文化的仪式如何举行,其最终目的都是相同的:庆祝孩子们正在开始的、由儿童的身体转变为可以生育后代的成年人身体的这个生理变化过程。因为其神圣被尊重,被家人和教友鼓励和支持,孩子会在青春期初期大大减少由于身体的变化带来的困惑不安甚至恐惧。因为这份被尊重、被理解和支持,告别儿童期会更顺利,生理上迈入成年期更多了一份坦然。同时,学校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会有更多的理解、包容和正确引导。

晨晨因为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让她在思念爸爸妈妈的同时,也对外面的世界比别的孩子多了一份向往;有可能爸爸妈妈送给她比较时尚的服饰,更激发晨晨想把自己装扮得出众。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作为刚刚告别儿童时期升入中学的小女孩,随着生理上出现的变化,开始好奇自己究竟可以成为怎样的一个女人?服装发型妆容都是孩子好奇探究的一部分内容。况且,晨晨的爱化妆、好打扮也都未曾超越这个年龄女孩子心理探索正常范围,尤其她利用的是假日打扮自己,晨晨做得有时有度,分得清时间场合,不曾影响到班级管理和学校不准化妆的规定。

综上所述,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教育实践的角度分析,晨晨利用休息日到理发店化妆、梳时尚的发型都不构成任何问题。

●给班主任的小贴士(tips)

如果老师觉得孩子妆容不适合她的年龄,也不妨委婉地建议孩子浏览《世界时装之苑》《时装》及《上海服饰》等刊物,提高一下审美品位;抑或老师可以怀一颗平常心,对晨晨假日化妆的问题视而不见。其实,一个女孩子把自己打扮漂亮,并不意味着她必然演变到好吃懒做乃至堕落,最终万劫不复。我也当过十几年班主任,对女孩子节假日的服饰打扮持完全宽容的态度,除了在每届新生入学初坚定地宣布:在校必须素颜,节假日自便。坚决反对扎耳朵眼儿和纹眼线,因为这些不可逆转的操作会引重大后果,例如:就业面试中留给面试官的印象不佳、遭受拒绝等。实践证明,这些爱打扮、会打扮的孩子在后来的生活和工作中都挺积极乐观,并未因为化妆导致堕落。

●晨晨的离家出走

案例中的班主任老师心情迫切地询问“怎样留住晨晨离家的脚步”,我们倒不妨先问问班主任老师:您知道晨晨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吗?在帮助学生矫正严重行为异常的工作中,必须找出诱发孩子出现异常行为的动机,才有可能帮助孩子终止异常行为。举一个与此相似的生活中的例子:当孩子突发严重腹痛,有的家长会不假思索地给孩子服用镇痛片。事实上,单纯地抑制“痛”这个症状并不消除导致孩子腹痛的病灶。如果孩子患的是急性阑尾炎,去痛片掩盖了症状干扰医生的诊断线索,很可能导致阑尾穿孔腹腔感染危及生命。

案例中班主任老师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执著地建议孩子父母终止在外务工,回家监护孩子。这期间晨晨也没因为化妆变坏,倒是妈妈回家之后,原本活泼开朗、学业成绩不错的晨晨,终于出现了两个重大的行为问题:1.持续与母亲发生激烈冲突;2.离家出走,同时伴有严重的情绪困扰,如班主任所述“憔悴的小脸上不仅写满了疲惫,似乎还多了一丝15岁女孩不该有的东西,是玩世不恭、满不在乎、看破红尘”。

班主任老师不理解为什么“曾经乖巧聪明的小女孩变成了叛逆少女,曾经温柔贤惠的妈妈突然脾气暴躁不可理喻,母女争吵、冷战、最后大打出手”。其实,晨晨的“乖巧聪明”得益于奶奶多年悉心抚养照顾,祖孙之间情感融洽,行动和言语早已达成默契,家庭生活平静安逸,打破宁静的动力来自于晨晨妈的返乡。晨晨妈的回乡本身就带着多重焦虑:第一,夫妻共同放弃多年打工的营生,回乡后的生计就是一个严峻的问题;第二,深信自己的孩子一定是学坏了,才被老师硬生生地要求回来,内心充满对孩子的担忧和愧疚;第三,对婆婆难说没有抱怨:您怎么就把我乖巧的孩子带成问题少女了呢?当晨晨妈的心被如此多的烦忧重重包裹着,与女儿重逢的温馨也会淡得难觅踪影。面对晨晨,妈妈还能有多少微笑和欣赏,但一定不乏批评指责。

此时的晨晨顿时觉得六月天下雪,自己比窦娥还冤枉:我学习成绩好好的,跟老师同学关系也很好,怎么在自己亲妈眼里竟然一无是处了呢?本以为自己是妈妈爸爸的骄傲,现实却无情地告诉晨晨,妈妈不但不骄傲还满脑门子愤怒:晨晨,你不听老师教导,老师才把家长硬生生请回老家来监督你。你看看,承认错误的态度这么恶劣,竟然敢顶嘴。行,好好说你不听,只有狠狠揍你了!假使奶奶站出来证明晨晨一直很乖,更会换来晨晨妈暴怒中的不屑:“您就别替自己打圆场了,孩子学坏都到如此地步了,多亏班主任老师告诉我,要不孩子就彻底完了!”奶奶看着孩子受委屈难过,听着儿媳妇的抱怨伤心,面对和美的家庭转瞬间变得无片刻安宁,老人心里有说不出的苦。晨晨作为孩子,处在了一个自己浑身长满嘴也说不清的困境,她能选择的只有逃离:逃离无处申诉的冤屈,逃离家庭混战造成的窒息,这就是孩子离家的动力。

此刻,班主任老师怎么让晨晨留住离家的脚步?您去告诉晨晨妈孩子很优秀,没有问题?那晨晨妈会反问您:没问题您硬要我回乡干什么?没问题她跟我顶嘴还离家出走,这么大的问题不是问题吗?如果班主任坦言这都是晨晨妈回家以后才发生的,晨晨妈的火气会更大:老师您真行,说完孩子的不是您现在又说我的不是,您到底要怎样?事情至此,班主任老师还真需要鼓起勇气去承担点燃导火索的责任,并且不太适合调解晨晨目前的家庭关系。同时,学校的心理老师要照顾到如上分析,了解家庭关系系统变化,逐渐修复晨晨家庭矛盾,通过实际演练教给晨晨和晨晨妈彼此倾听的沟通技术。

最后,很想郑重地说:我们做教师的不妨系统学习一下孩子们心理发展规律,免得把孩子成长中出现的正常现象当问题;更想说,我们没有权力去规定学生家长的谋生方式,家庭是一个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您想不到一个环节的改变会引出那个家庭多大的变动。

猜你喜欢

家门化妆家庭
阻止早恋却血溅家门
刚成年就被逐出家门的雄狮
家庭“煮”夫
给语言“化妆”
化妆
恋练有词
少女的化妆
大学生啃老七年绝望父母无奈将其赶出家门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