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种桑园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2013-03-14陈龙

蚕桑通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成林尺蠖蓟马

陈龙

(江苏省射阳县中耀蚕种场,江苏射中 224300)

间种桑园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陈龙

(江苏省射阳县中耀蚕种场,江苏射中 224300)

蚕农为增加桑园的综合经济效益,在新拓桑园搞一些间作套种一些其它经济作物,这是一件有益的事情。但随着我县桑树新品种的推广,不合理间作物的增多,也带来了病虫害的加速发生,特别是对未成林的桑树的危害越来越突出。根据多年来对幼年桑树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的调查,总结如下:

1 未成林桑园病虫害发生特点

1.1 间作物品种与病虫种类特点

1.1.1 新栽桑

春季以蚜虫为主,秋季叶螨为主。具体为:凡是套种蚕豆、麦子、油菜的,且套种密度大,通风透气性较差的,春季均以蚜虫为主要害虫,一般4月下旬发生,5月中下旬为害达高峰,每株桑树最高蚜虫数达万头,以幼蚜、无翅蚜为主,密生在桑树的梢干、嫩叶反面,严重时整个新梢变黑,由于桑叶背面细胞壁破裂,叶生长后呈反卷、畸形,从而影响光合作用,桑树的生长速度缓慢,一般情况下能使新桑园减产20%~30%。5月底气温升高至28~30℃时,蚜虫自然死亡,桑树又恢复生产。

夏秋季以红蜘蛛、桑蓟马、鳞翅目、鞘翅害虫为主。凡套种黄豆、玉米的田块,秋季以螨类为主,蓟马次之;凡套种山芋、瓜类作物的桑田,螨类中等发生,蓟马发生量超过螨类;空白地桑园,根据当年秋季雨水情况,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也有所不同,连续高温干旱,蜘蛛、蓟马类害虫大发生,为害严重,反之则轻。

桑园间作与虫害关系见表1。

表1 当年生桑树间作物物种与虫害的关系

1.1.2 二年生桑园

春季因套种油菜、蚕豆、麦子,荫闭度高,4~5月因高温多湿,很可能大量发生蚜虫、桑毛虫、尺蠖,有时严重食害芽叶,金龟子也时有发生。秋季因进入采叶养蚕正常管理,病虫害种类增多,危害程度主要与当年气候和防治力度有关,一般比成林桑园受害轻。但如遇秋旱、高温,则微体害虫如螨类、蓟马类则会大发生,雨多、台风多,则螟虫类、灯蛾类害虫会大发生。

1.2 气候及桑品种与病虫种类特点

二年生桑因气候不同也会发生叶枯病、炭疽病、里白粉病及冬春芽枯病等,个别田块较严重。

因土壤结构不同或用未经处理的带病苗木而栽植的新桑园,易发生萎缩病、根结线虫病等。新品种、早生桑品种还会发生霜冻,从而引发细菌病。

2 未成林桑园病虫害防治办法

2.1 合理间作

新栽植的桑园要离苗0.4 m内不间种或在此范围内清除间作物,秋季间种距离一定要按原适度控制,以保证桑树生长不受影响。对间作物成熟期实行推株合砻,用细绳拉好,留出空间,便于通风透气透光,减少蚜虫、螨类害虫的发生。

2.2 药剂防治

5月上中旬针对蚜虫为主,打一遍40%乐果1000倍,二年生桑园针对早春食叶、食芽害虫在4月下旬用甲胺磷1000~1500倍治虫,治虫时应根据春蚕用叶需要情况确定治虫,7、8、9月根据养蚕用叶和害虫发生状况灵活治虫。用的农药有桑虫净、灭多威、敌螨克等。

2.3 人工防治

春季捕捉桑尺蠖、桑毛虫幼虫,5月中下旬人工抹杀蚜虫,6、7月份捕捉天牛成虫,8、9月份捕捉尺蠖、螟虫、野蚕等,发现萎缩病苗及时清除。

2.4 加强田间管理

春、夏、秋及时人工除草翻土,修枝剪梢,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及时防止晚霜危害。

猜你喜欢

成林尺蠖蓟马
传承
力争上游
天高云淡
临汾:抓紧防治玉米蓟马
EoNPV对茶尺蠖两近缘种的毒力差异
期盼
辣椒蓟马防治技术
为尺蠖寻求庇护
苦参碱B、C防治蓟马和小绿叶蝉田间试验
一三○团春尺蠖的发生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