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弧型挡浪墙现浇改预制与后浇带相结合的施工工艺

2013-03-13樊湘伟任宁

中国港湾建设 2013年2期
关键词:堤顶块体现浇

樊湘伟,任宁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71)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述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防潮堤工程位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内,东靠渤海湾,西邻东港高速,北连东营港,南接东营市中心渔港。该工程总长为7.21 km,建成后可连接孤北防潮堤和孤东防潮堤,形成封闭的防护体系,是东营市重要的堤防工程。

本工程为抛石斜坡堤结构,部分里程设有亲水平台等景观结构。抛石堤顶高程5.0m,顶宽7.0m,堤心采用1~300 kg块石,在高程+1.5m处设置3m宽戗台(兼做亲水平台),并在K3+650~K5+800m段堤前间隔布置33处半圆形亲海观景平台,直径为15m,采用花岗岩及蘑菇石砌石护面结构;分不同里程段交替采用栅栏板及四脚空心块两种护面形式,堤顶设反弧型混凝土挡浪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冻等级为F300,防潮堤效果图及堤顶挡浪墙结构断面分别见图1及图2。

图1 防潮堤效果图

1.2 施工工期及挡浪墙施工工程量

I标段挡浪墙设计总长度3.25 km,总方量6288m3,钢筋绑扎309 t,根据设计图纸每10m设一道伸缩缝,共计325段。

建设方于7月中旬提供挡浪墙设计图纸,要求挡浪墙施工于当年11月30日前完成。

1.3 施工自然条件

年内月平均气温:1月份最低,平均-2.9℃;7月份最高,平均27.1℃。年极端最低气温-16.9℃。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东营港海域通常每年的12月上旬由岸边开始结冰,翌年3月上旬终冰,冰期90 d左右。

1.4 工程特点分析

本工程因系景观护岸,对观感质量要求高。堤身软基处理后,需在堤坝的堆载沉降稳定后进行上部施工。根据7月份工程整体开展情况,堤身及路面尚未形成,施工中需密切关注沉降与位移变化,直至趋于稳定后方可进行堤顶挡浪墙施工。

挡浪墙采用反弧结构,现浇施工弧面及斜面处气泡难以排出,会有较多的气泡及水线砂线,观感质量难控制。拌和站距施工现场较远(10 km以上),且路况差,现浇混凝土质量较难保证。

挡浪墙单片模板重量达4 t,模板支拆需使用吊机,堤顶道路宽度有限,一旦进行模板支拆和现浇施工,道路会被封堵,对其他工序交叉作业制约影响大。

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堤身沉降最早于10月下旬方可稳定,此后开始挡浪墙现浇施工,11月底即进入冬季施工,12月上旬最低气温降至-10℃左右,无法再进行混凝土施工,工期无法保证。

2 方案比选

通过认真分析工程进展情况,对不同的施工工艺方案进行分析研究,积极与设计单位沟通,综合考虑各方案的优缺点,以选择有利于整个工程施工组织的方案。

2.1 方案一

按设计图纸,挡浪墙采用现浇施工工艺,单段长度10m,施工中每隔10m设置一道20mm伸缩缝。优缺点分析如下:

2.1.1 优点

1)挡浪墙一次性浇注成型,结构整体性强。

2)对挡浪墙底部C15混凝土垫层的平整度要求不高,适应性强。

2.1.2 缺点

1)最早于10月下旬方可进行挡浪墙现浇施工,计算日平均完成量需达10段,工作面开展多、施工强度高,模板、人、机等投入非常大。

2)堤顶道路宽度有限,施工交叉干扰多,总体施工效率低下。

3)挡浪墙采用反弧结构,观感质量难以保证。

4)受冬季气温影响大,投入的冬季施工措施费较大。

2.2 方案二

挡浪墙采用预制与现浇相结合的施工工艺。将单元段长度10m划分为3段,采用弧面向下预制工艺(见图3),中间预留50 cm的后浇带,优缺点分析如下。

图3 弧面向下翻转预制示意图

2.2.1 优点

1)采用预制与现浇相结合的施工工艺,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施工集中到预制场进行,减少现场钢筋混凝土施工工作量。自8月开始预制,确保在现场安装前完成所有挡浪墙的预制,降低人、材、机的投入,降低总成本。

2)改为预制安装工艺后,挡浪墙安装可在10月底进行,此时堤顶道路已成型,其他分项施工所需施工机械陆续减少,安装施工对其他分项作业影响小。

3)进入冬季施工前,已基本完成挡浪墙施工,保证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减小冬季施工措施费的投入。

4)挡浪墙采用反弧向下预制,利于气泡的排出,保证反弧及斜面处的观感质量。

5)因下伸部分预留为现浇,与底部护面块体等其他结构的结合性可以得到保证。2.2.2 缺点

1)对挡浪墙底部C15混凝土垫层的平整度要求高。

2)预制挡浪墙的翻转、存放及出运增加了工序,成品保护要求相对较高。

云南中行党委高度重视首届进博会的前期准备和服务工作。早在今年初,就成立了以行长周洪源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多次专题会议研究做好进博会的工作部署,制定了客户邀约、现场服务保障、金融产品定制等一系列工作方案。

3)预制安装工艺,需增设出运存放及运输和后浇带断面处理费用。

2.3 方案造价分析

方案造价见表1。

表1 方案造价分析表

2.4 方案工期比较

方案一:受堤身沉降、堤顶道路及工作面限制,自10月21日开始完成325段挡浪墙施工。综合现场实际情况,每天可完成8段施工。按照有效作业天计算,工期需68 d,至12月27日完成。

方案二:预制至10月31日完成。安装自10月底开始,按照两个工作面,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则需工期20 d。此时同步推进后浇带施工,至12月上旬基本完成。

经过施工方案比选,综合考虑施工进度、质量、效益、安全、环保等因素,最终确定采用方案二的部分断面预制与现浇相结合施工工艺。

3 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3.1 工艺原理

将挡浪墙原单段长度为10m的现浇挡浪墙更改为内含3块3m长预制块的10m单元段,预制块安装后其间设置2处0.5m的后浇带,下伸部分以10m为单段长度进行现浇,从而实现挡浪墙全断面施工。预制施工中,采用弧面向下翻转预制的工艺,出运时通过吊架进行翻转调正,减小了挡浪墙的混凝土质量通病,确保了混凝土观感质量。

3.2 施工方法及操作要点

3.2.1 模板加工及支拆

本工程预制块体工程量较大,模板周转次数多,因此选用刚度较大的钢模板。翻转预制时,底部弧形底板为工程外露面,须防止因周转次数多而产生变形。重点做好模板安装及钢筋绑扎时底模上细小杂物颗粒的清理,同时控制好模板油的质量和用量,以免造成混凝土污染。模板结构形式如图4所示。

图4 胸墙块体模板图(侧视)

因挡浪墙预制台座为下凹式(较路面低50cm),且预制块体高度为1.5m,使用混凝土搅拌车到达浇筑点时,放低并横移卸料斗,直接浇筑,浇筑工艺如图5。

图5 混凝土浇筑工艺示意图

混凝土分3层浇筑到顶,每层厚度约50 cm。为了避免顶层振捣时其下突出部分处出现翻浆,在此处设25 cm宽模板压浆,压浆板以外部分为工程外露面,此部分需压面抹光。压浆模板及外漏处抹面分别见图6及图7。

图6 压浆板示意图

图7 外露处混凝土抹面

3.2.3 翻转出运

由于预制采用弧面向下施工工艺,出运时需采用预制块端头设置吊装孔进行90°翻转。在每块预制块3m长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3个吊装孔,孔径55mm,孔深50 cm,模板安装时使用钢管插销,拔出后形成预留吊装孔,见图6中钢管。

根据块体重量12 t、块体重心位置、翻转后吊点需在重心向下20 cm以上、50 t汽车吊小钩承受重量5 t等设备能力,设置吊装孔点位。吊装孔布设图及吊具见图8。

图8 吊装孔布设图及吊具示意图

为使小钩尽量承受小的力量,仅起辅助翻转作用,设置构件台座上起重状态时,小钩吊点距离重心60 cm,大钩吊点距离重心20 cm,小钩吊点与大钩吊点至重心距离比为3∶1,使小钩承受重量在3 t以内。因块体长度3m,考虑每边富裕20cm,使用3.4m长10 cm×10 cm角钢 (壁厚5mm)组合焊接制作撑杆,以便吊装时将钢丝绳撑开,防止吊装时钢丝绳勒压,造成边棱残缺(撑杆及受力计算简图见图9)。撑杆端头吊耳板与型钢连接方式为焊接,撑杆不仅受轴向力,同时因吊耳板吊点不在轴线上,跨中截面受弯矩内力,轴向力可视为二力杆,进行跨中弯矩计算,从而验算拉应力与材料容许应力的关系。

图9 撑杆及受力计算简图

因每边大钩设置两个吊装点,构件台座上状态时为上下布置,翻转后为水平布置,因此两吊点使用同一根钢丝绳,以便通过滑轮自行调整两边长度,绕过滑轮连接起吊。

大小钩同时起吊将块体调离台座,离地60 cm后,即可收小钩进行翻转,同时大钩可适当进行落钩,缓缓将块体翻转,待块体基本翻转完成后,即可装车出运存放。安装时,使用出运吊装孔即可进行安装。

4 实施效果

将挡浪墙现浇混凝土施工改为部分断面块体预制与两次后浇相结合,预制块弧面向下翻转预制的施工工艺,减小了挡浪墙的混凝土质量通病,确保了混凝土观感质量(见图10)。同时便于施工组织,与现浇施工相比缩短了堤上施工工期,合理调配使用了现场的人、材、机,降低了工程投入。安装任务于11月底完成,有效保证了施工工期,为堤上其他工序工作面开展、作业效率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

图10 挡浪墙弧面观感质量

5 结语

通过本工程的施工方案选择,综合分析各施工方案的利弊,不仅自身的施工能力和经验得到提高,积累了预制质量控制经验,提高了预制场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工程能够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同时得到业主的信任,开拓了市场。此次探索可为类似受干扰因素多、上部结构相对较小的混凝土现浇工程施工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1] JTS 257—2008,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S].

[2] JTS 202—2011,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S].

[3] JTS 202-2—2011,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S].

[4]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港口工程施工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堤顶块体现浇
斜坡堤护面块体安放过程及稳定性数值模拟
现浇箱梁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长束伸长量计算和量测的误区
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质量管控
地下厂房洞室块体识别与稳定分析
鹤山市西江大堤加固处理工程设计
潜堤传递波高系数研究
一种新型单层人工块体Crablock 的工程应用
隧洞块体破坏过程及稳定评价的数值方法研究
水利名词:子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