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灰色理论的foF2 短期预报方法

2013-03-12刘芸江

电波科学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电离层信息熵残差

刘芸江 肖 瑶 李 曼 戴 铂

(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陕西 西安710077)

引 言

电离层对短波通信、地空和星间信息链路以及空间平台的运行有重要影响,严重时甚至造成系统功能的部分丧失[1],因此,建立电离层预报模型,实时调整系统工作参数,对维持系统的工作性能至关重要.

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foF2是电离层最重要的参数之一,能反映电离层的平均特性,该参数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foF2可以通过长期预报模型进行预报,但是在一些对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应用中,采用1~3d的短期预报更具实际意义[2],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类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3]:自相关分析法[4-5],采用线性滤波器的方法处理以往的观测数据进行预报;多元线性回归法[6-7],利用大量观测数据训练相关系数进行预报;人工神经网络法[8-9]模拟电离层非线性变化过程,预报尺度灵活;暴时电离层预报模型[10]充分利用观测点所在的地磁纬度和季节等影响因素,修正预报结果;电离层同化模型[11]引入数据摄入技术,对观测数据进行同化处理;相似日方法[12]基于自相关分析法,在观测数据中寻找相似序列进行预报;综合预报模型[13]合理确定不同预报方法权值,充分发挥各方法的特点进行预报.目前,采用灰色理论开展短期预报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在分析电离层foF2观测数据的基础上,试图基于灰色理论实现foF2参数短期预报.

1 理论分析

1.1 灰色理论基本原理

灰色理论是针对数据量少,无经验的不确定性问题而提出的,其中GM(1,1)模型是灰色理论预测的核心模型[14],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GM(1,1)模型工作原理图

图1中,AGO表示累加处理,MEAN表示均值处理;a为模型发展系数;b是通过辨识得到的灰作用量,作为灰因;x(0)(k)为实际观测数据,作为白果.GM(1,1)模型的工作原理符合灰因白果律,以灰色理论为基础,弱化原始时间序列的随机性,建立微分方程形式的预报模型,具体表达式为

1.2 建模分析

目前电离层变化无法用解析方法来精确描述,但其在短时间内变化较为平稳,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可以用于预报[15].短期内电离层观测数据是灰色少量的,不能建立白色预报模型,因此,可基于灰色理论对foF2的短期预报展开研究.

1)灰色距离信息熵

用于预报的电离层观测数据时间尺度关系到预报模型的精度与效率.将已观测记录的foF2日中值等间隔的排列成一个样本序列S,如式(2)所示

式中,N为灰色预报长度.

选取样本序列S的均值ˉS为参考值,根据灰关联系数和范数定义,利用灰色距离测度来分析数据,确定ˉS的最佳数值.

离散样本序列中的s-i与ˉS的灰色距离测度如式(3)所示

式中,ξ为分辨系数,且ξ∈(0,1].

灰色距离信息量如式(4)所示

样本序列S的灰色距离信息熵如式(5)所示

对于样本序列S,数据s-i的GI(s-i)越小,则该样本点数据之间不确定性越小[14],而GH(S)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样本序列的不确定性,选取最佳N值使样本序列的GH(S)值最小.

2)基于残差修正的GM(1,1)模型

令S1为样本序列S的AGO序列,根据式(1),则样本序列S的预报模型数学表达式

式中:s(k)对应样本序列S中的s-k;p1(k)为白化背景值,其值为S1的紧邻均值生成序列.

为提高GM(1,1)模型预报的精度,建立残差值ε(k)的GM(1,1)模型,利用残差 GM(1,1)模型的预报值(N+m)补偿原预报值(N+m).

对残差序列{ε(k)}以长度为 N-l截尾,得到建模可用的残差尾段序列εtail,如式(10)所示

为残差截尾序列εtail建立式(1)模型,其时间响应函数为

通过建立基于残差修正的GM(1,1)模型获取指定时间的预报值,N点以后m点预报值即为ε(M+m).

3)误差处理

由式(9)、(12)可得预报模型的最终残差值

样本序列S预报模型的相对残差Δ(k)和平均相对残差Δ(aνg)为

令 E=[ε′(1),ε′(2),…,ε′(N)]、Q=(CTC)-1,则预报值均方差δ(k+1)估算公式为

预报值精度ρ如式(16)所示

2 实验结果分析

分析所用foF2数据来自文献[16],观测站地理位置如表1所示.

表1 观测站地理位置

根据式(5),取 N 值范围为[2,60],计算2009年4个观测站foF2日中值的平均灰色距离信息熵,如图2所示.

图2 2009年各站foF2的平均灰色距离信息熵

图2中,平均灰色距离信息熵出现两个谷值,分别处在 [6,9]和[26,28]区间.因此,当 N 取值为[6,9]或 [26,28]区间内时,样本序列数据之间的不确定性可认为最小,但在区间 [6,9]中,平均灰色距离信息熵取值相对震荡不稳定,本文取N值的最佳大小为27,这也体现了太阳自转对地球造成27 d周期性的影响作用.

利用2009年北京站观测的foF2日中值,建立灰色预报长度为27的基于残差修正的GM(1,1)预报模型,提前1d预报foF2日中值,如图3所示.每日foF2日中值的预报值变化相对平滑,与观测值较为吻合.虽秋季预报误差较大,该季节太阳活动相对较为剧烈[16],但从总体上很好地反映了电离层foF2值的变化特征.

分别对2009年各站观测数据进行预报检验,针对不同季节,按照提前1、2和3d计算预报平均误差.foF2预报值平均相对残差Δ(aνg)如表2所示, 平均精度ρ如表3所示.

表2 不同季节各站foF2预报值平均相对残差/MHz

图3 2009年北京站foF2预报值与观测值比较

表3 不同季节各站foF2预报值平均精度/%

由表2和表3可得:1)foF2的短期预报平均误差与电离层本身的变化特性类似,与地理位置、季节、太阳活动性有关;2)秋季的预报残差较大、精度较低,这与太阳活动水平有关;3)低纬度地区的预报残差较中纬度地区大,这是由于中国低纬度观测站位于电离层赤道异常驼峰附近,该区域电离层变化异常剧烈;4)从数值上看,提前1d预报平均相对残差 在 [0.13,0.94]MHz 以 内,平 均 精 度 在[90.1%,97.9%]以内,提前2d预报平均相对残差在 [1.47,2.82]MHz以内,平均精度在 [70.7%,84.4%]以内,而提前3d预报平均相对残差在[2.33,3.62]MHz以 内,平 均 精 度 在 [62.4%,70.4%]以内.

3 结 论

本文将灰色理论应用于电离层foF2短期预报中,以灰色距离信息熵判定N值的最佳大小,构建基于残差修正的GM(1,1)预报模型,并以2009年中国地区多个观测站的观测数据进行检验,结论如下:

1)平均灰色距离信息熵的计算结果反映了太阳自转造成的27d周期性影响作用;

2)由于电离层赤道异常驼峰的影响,低纬度地区预报精度明显低于高纬度地区,且在太阳活动较为剧烈的季节,预报模型误差较大;

3)基于灰色理论的预报模型,提前1d预报结果的平均相对残差在1MHz以内,预报值精度均在90%以上.

该预报方法数学模型易于建立,数据量要求低,适用于提前1d预报,对今后的电离层预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陈 春,吴振森,孙树计,等.利用F10.7短期预报电离层foF2[J].空间科学学报,2009,29(4):383-388.CHEN Chun,WU Zhensen,SUN Shuji,et al.Shortterm forecasting of the ionosphere foF2with F10.7[J].Chin J Space Sci,2009,29(4):383-388.(in Chinese)

[2]刘二小,胡红桥,刘瑞源,等.中山站高频雷达回波的日变化特征及地磁活动的影响[J].地球物理学报,2012,55(9):3066-3076.LIU Erxiao,HU Hongqiao,LIU Ruiyuan,et al.Diurnal variation of the HF radar echoes at Zhongshan St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geomagnetic activity[J].Chin J Geophys,2012,55(9):3066-3076.(in Chinese)

[3]孔庆颜,冯 静,柳 文,等.电离层参数短期预报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报进展,2010,25(6):1968-1976.KONG Yanqing,FENG Jing,LIU Wen,et al.Development on short-term prediction of Iononspheric Parameters[J].Progress in Geophys,2010,25(6):1968-1976.(in Chinese)

[4]MUHTAROV G,KUTIEV I.Autocorrelation method for temporal interpolation and short-term prediction of ionospheric data[J].Radio Science,1999,34(2):459-464.

[5]刘瑞源,王建平,武业文,等.用于中国地区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短期预报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11,26(1):18-24.LIU Ruiyuan,WANG Jianping,WU Yewen,et al.Method for short-term forecasting of ionospheric tatal electron content in Chinese region[J].Chinese Journal of Radio Science,2011,26(1):18-24.(in Chinese)

[6]MARIN D,MIRO G MIKHAILOV A V.A method for foF2short-term prediction[C]∥ 4th COST 251 Workshop proceedings.Madeira,1999:214-222.

[7]刘瑞源,吴 健,张北辰.电离层天气预报研究进展[J].电波科学学报,2004,19(增刊):35-40.LIU Ruiyuan,WU Jian,ZHANG Beichen.Development on ionospheric weather prediction[J].Chinese Journal of Radio Science,2004,19(Sup.):35-40(in Chinese).

[8]陈 春,吴振森,孙树计,等.利用神经网络预报中国地区电离层foF2[J].空间科学学报,2011,31(3):304-310.CHEN Chun,WU Zhensen,SUN Shuji,et al.Forecasting of ionospheric foF2in China using neural network[J].Chin J Space Sci,2011,31(3):304-310.(in Chinese)

[9]翁利斌,方涵先,缪子青,等.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提前1h预报电离层TEC[J].空间科学学报,2012,32(2):204-208.WENG Libin,FANG Hanxian,MIAO Ziqing,et al.Forecasting of ionospheric TEC one hour in advance by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J].Chin J Space Sci,2012,32(2):204-208.(in Chinese).

[10]陈丹俊,吴 健,王先义.电离层暴时的foF2预报技术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7,50(1):18-23.CHEN Danjun,WU Jian,WANG Xianyi.A technology study of foF2forecasting during the ionospheric disturbance[J].Chinese J Geophys,2007,50(1):18-23.(in Chinese)

[11]SCHUNK R W,SCHERLIESS L,SOJKA J J.Recent approaches to modeling ionospheric weather[J].Adv Space Res,2003,31(4):819-828.

[12]柳 文,焦培南,冯 静,等.电离层参数的相似日短期预报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10,25(2):240-247.LIU Wen,JIAO Peinan,FENG Jing,et al.Method of similar days for ionospheric parameter short-term forecasting[J].Chinese Journal of Radio Science,2010,25(2):240-247.(in Chinese)

[13]柳 文,冯 静,孔庆颜,等.电离层参数短期预报的综合模型[J].电波科学学报,2010,25(3):492-498.LIU Wen,FENG Jing,KONG Qingyan,et al.Integrated model of ionospheric short-term forecasting[J].Chinese Journal of Radio Science,2010,25(3):492-498.(in Chinese)

[14]邓聚龙.灰预测与灰决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15]黄德耀.短波电路最高可用频率准实时预报方法[J].通信学报,1991,12(6):103-105.HUANG Deyao.Quasi-real-time forecast method of the shortwave circuit MUF[J].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1991,12(6):103-105.(in Chinese)

[16]万卫星,宁百齐,刘立波,等.中国电离层TEC现报系统[J].地球物理学报进展,2007,22(4):1040-1045.WAN Weixing,NING Baiqi,LIU Libo,et al.Nowcasting the ionospheric total electron content over China[J].Progress in Geophys,2007,22(4):1040-1045.(in Chinese)

猜你喜欢

电离层信息熵残差
基于信息熵可信度的测试点选择方法研究
基于双向GRU与残差拟合的车辆跟驰建模
一种电离层TEC格点预测模型
Kalman滤波估算电离层延迟的一种优化方法
基于残差学习的自适应无人机目标跟踪算法
基于递归残差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电离层对中高轨SAR影响机理研究
一种基于信息熵的雷达动态自适应选择跟踪方法
基于信息熵的IITFN多属性决策方法
Linux Shell语言在电离层解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