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UFO研究35周年回眸

2013-03-11章云华

中学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探索者飞碟钱学森

章云华

2013年,在历史长河中或许只是一个普通的年份,但对于全中国UFO迷来说,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现代UFO研究在中国的开展已经整整35周年了。

缘起南北报刊报道

1978年11月13日的《人民日报·国际副刊》刊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沈恒炎的《UFO,一个不解的世界之谜》一文,同时,第11期《科学画报》也发表了宋启宣撰写的《飞碟——猜测中的来自其他星球的飞行器》一文,这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内报刊第一次公开介绍UFO之谜,在国内掀起了UFO探索的第一个浪潮,引起了各界广泛的重视。

紧接着,发生了UFO研究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11月27日,在第33届联合国大会特别政治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格林纳达政府提交了一份特别的决议草案,建议联合国设立一个机构,负责进行协调对不明飞行物的研究工作。

12月6日,特别政治委员会第47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一份决议,决议主要内容是:大会提请各有关成员国采取必要的立场,以便在有关国家协调包括不明飞行物在内的外星生命的科学研究和调查,并把目击案例、研究情况和这些活动的成果报告秘书长。

作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亦投了赞成票。

嗣后,全国各地的各大报刊都先后对UFO现象以及发生在国内的UFO目击事件进行了介绍和及时的报道,一时间,UFO成为焦点。

中国研究组织产生

于是,又过了半年,武汉大学一个名叫查乐平的大学生给《航空知识》杂志写了一封信,提出要开展中国的UFO研究。

他根本没有想到,雪片似的信件会飞临他的案头。他更没想到,他竟然会成为中国UFO研究事业的开创者。

1979年9月20日,“中国UFO爱好者联系处”(后更名为“中国UFO研究协会”)成立,内部会刊《UFO探索》(后更名为《UFO研究》)创刊。查乐平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中国就此进入了世界UFO探索者的行列,到今天已经形成了比较正规化、科学化的研究体系和队伍。

目前,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组织相对健全、活动正常的地方组织有北京UFO研究会、上海UFO探索研究中心等。中国的UFO研究者已经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UFO组织,进行了多方位的学术交流,出版了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UFO专业杂志——《飞碟探索》,成为了世界UFO研究不可或缺的一支中坚力量。

专家学者予以关注

中国的UFO研究伊始,就引起了科学家和其他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生前就对UFO现象的研究非常关注。

在1984年4月21日写给《飞碟探索》杂志的一封信中,钱学森以科学家的睿智和博大胸怀,明确指出,“国内外对UFO有不少人感兴趣,是客观现象”,“确有其事(也就是排除假象之外,有真的)”。尽管由于UFO本身以及一些报道太过神奇,还“有争议”,但对于UFO,“要作为一个社会现象来研究”。

发表于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上的《被忽视的UFO科学》一文提出了“在美国的活性断层地带与经常见到UFO的地区之间,存在着极其明显的关联”,以及“UFO很可能不是来自天外,而是发自地下,是地层断裂引起的”等观点。钱学森依据这些观点,提出了“可以进一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甚至搞实验室测试,真正搞UFO的科学研究”的指导意见。

在2007年7月上海UFO探索研究中心举办的“UFO科学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君骅指出,探索未知的事物是人类的一个特点,人类社会也是因为探索才有了发展,“所以对研究UFO现象,我是持积极态度的”。但所谓知易行难,潘院士也坦言,这件事情做起来难度是很大的,要作出一个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断都十分困难,因为UFO往往是不可重复的,不能像做其他学问(比如天文观测)那样可以重复去观测。

至于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潘院士提出“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支持”,具体做法是“把UFO现象的研究,转到严肃的科学的研究轨道上来,充分发挥地方科技部门的优势,搜集大量的观测资料并加以分析”。而如今的UFO研究也正在这样的一条道路上行进。

正是有了钱学森等有志之士的眷顾,以及天文、气象、航天、航空等专业人士的介入和不懈努力,中国的UFO研究事业才能够从无到有,经久不衰。

探索、研究成果斐然

经过35年的科普宣传以及专题研究,国人对UFO已经不再陌生,它的神秘面纱已被逐渐揭开。中国UFO探索者的研究结果表明,UFO主要有四大类——

一是对下述已知现象或物体的误认

天体:行星、恒星、流星、彗星、陨星等;

大气现象:球状闪电、极光、幻日、海市蜃楼、流云等;

生物:飞鸟、昆虫群等;

雷达假目标:电离层反射、雷达副波、反常折射、散射等;

人造飞行器:飞机、气球、航天器、火箭、卫星、航天器残骸等。

二是妄想和幻觉

心理变态所生的妄想;幻听、幻想等幻觉。

三是未知自然现象

某种未知的天文或大气现象,如地光、大气湍流、地球磁电等诱发的效应。

四是现有的科学理论无法解释清楚的现象

如来自其他星球的宇宙飞船,即所谓飞碟。

遗憾的是,尽管每年的UFO报告层出不穷,但迄今为止,基本上都是前三类现象,还没有发现一例UFO可以被证实属于外星人的飞碟。

那么,中国的UFO探索者能否率先发现外星人飞碟来访的证据?中国UFO研究的未来将如何演变?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探索者飞碟钱学森
钱学森
打补丁的飞碟
钱学森:四菜一汤就挺好
周绪红:钢结构探索者
现代教育的探索者——王庭槐
钱学森
王大辉:复杂系统的探索者
飞碟遇难记
飞碟月报
探索者的步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