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惠安的女人们

2013-03-07撰文秋李子

海洋世界 2013年4期
关键词:惠安女斗笠头巾

撰文 秋李子

背景了解

在福建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上,生活着一群服饰独特习俗特殊的女子,人们因地名而称呼她们为“惠安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资讯的快速发展,原本在惠东半岛上过着平静生活的她们开始被外界关注。

首先就是她们那独特的打扮,头戴斗笠,用头巾把斗笠紧紧系住,身着窄小上衣,下着黑色宽大长裤。有些像京族也有些像傣族,而她们喜用的蝴蝶装饰,更让有些人认为她们是百越后人。事实上她们是货真价实的汉族,先祖从几百年前迁移至此,所穿服饰也是经过长期演变的。头戴斗笠不过是为了防止太阳的暴晒;为了防止斗笠飞走,用一块花头巾把斗笠系住,这样遮挡阳光的效果就更好。紧身小袄能看出是汉族大袖衫的变种,为了劳作方便而让袖子变短,衣衫贴身。在海边劳动难免会被海水浸湿,宽大长裤能让裤子快速晒干。一句话,惠安女从头到脚的打扮,都只为了一个目的,方便劳动。至于那常见的蝴蝶装饰,不过是女子天生爱美,她们绣在头巾袖上,以示女子就算劳作时候也绝不能忘记美的存在。

由此也让很多人疑问,为何在惠东一带,都是女性在田间地头劳动,甚至连一些让人咂舌的粗重活,都是这些女性用单薄的肩头,纤小的手来进行?成年男人多是在家里带孩子做家务?再加上惠东还留存有这样的风俗,新婚夫妻不住夫家住娘家,三朝刚过双方就回娘家长住,逢年过节才回夫家一晚,直到生下孩子才长住。于是很多人开始说这是母系社会遗风,赞叹惠东女子地位前所未有的高。也有人反驳夫妻不得常聚,甚至新婚三日为了不惹同伴讥笑,不能与夫同床,细算起来,只能算压迫女性,哪里是女性地位高的表现?

种种猜测,却少有人去深入了解为何会形成这样风俗。其实,惠东半岛上的人们和所有沿海地方的人一样,几百年来都是靠海吃海,男人要出海打渔,那家里的大小活计,不管粗重都要丢给女人来做。出海是一件很耗费体力的事,女人们也不舍得让出海回来后的男人们再继续做粗活重活,于是一肩挑起所有的家计。而男人们为了分担女人们的辛苦,得空即帮她们做家务带孩子。女子出嫁不住夫家也因如此,如果住了夫家,就没有人帮娘家干活,那就家不成家。在外人眼里称奇的风俗,只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猜你喜欢

惠安女斗笠头巾
文化视域下的惠安女雕塑艺术形式研究
美丽的惠安女
四条头巾
斗笠
要怎样称赞你
奶奶的斗笠
汉字买斗笠
头巾的颜色
头巾的颜色
骆雪芳:梦飞国际教育的惠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