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增长与寿险业发展联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3-03-06刘玉焕

海南金融 2013年1期
关键词:寿险业寿险保险业

刘玉焕

摘要:本文利用2000Q1—2012Q1的中国寿险保费和实际GDP数据,建立VEC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短期,寿险保费与GDP互为因果关系;在中期,寿险业发展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对寿险业发展作用并不显著;在长期,寿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并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这间接说明了寿险业发展潜力巨大,面临的宏观环境有待改善。建议在加快和规范寿险市场发展的同时,加大对寿险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寿险有效需求。

关键词:寿险业;经济增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的实证研究逐渐增多,由于使用方法和数据不同,对于两者的因果关系尚缺乏统一的实证研究结果。肖文、谢文武(2000),栾存存(2004),饶晓辉、钟正生(2005),胡宏兵(2007),钱珍(2008)等运用VAR或ECM方法实证分析保费收入与GDP的关系,得出了经济增长推动了保险发展,但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并不显著的结论[1-5]。任燕燕、徐晓艳(2008)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保险业发展的作用远大于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对作用大小进行了量化[6]。张连刚、李兴蓉(2008),张淑英(2008),高树棠、周雪梅(2009)等分别利用成都市、河北省、甘肃省数据,实证得出了保险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原因[7-9]。张颖(2010)的实证结果显示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影响[10]。张风科(2011)利用VEC模型研究保险业发展与消费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为保险业发展和消费增长具有单向因果关系,保险业发展有利于消费增长,而消费增长对保险业的影响较小[11]。以上都是针对整个保险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单独验证寿险业或财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较少。卓志(2001)用多元回归方法对影响寿险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保费增长的收入弹性较大,GDP增长是影响中国寿险消费的重要因素[12]。谢利人(2006)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模型对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财产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负作用,人身保险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13]。李明(2010)以新疆1980—2008年的财费保费、人身险保费和GDP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短期内经济增长是财险和人身险发展的单向Granger原因,从长期来看,寿险的增长可能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14]。张玉凯(2012)利用2000—2010年季度寿险保费和GDP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为GDP是寿险保费的Granger原因,寿险保费并非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15]。

发达国家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一般都比发展中国家高,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寿险业的影响。同时,经济发展状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寿险业的发展,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刺激了寿险业的发展。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其经济增长相对趋缓,发达经济体寿险业的增长率也随之下降。国外关于保险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在21世纪以来有了较大发展。Ward&Zurbruegg;(2000)对OECD九个成员国的研究表明,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长期稳定的关系,某些国家的保险市场发展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在其余国家则相反[16]。

二、数据来源及实证分析

(一)数据说明

寿险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上升,但贫富差距较大,占比高的中低收入阶层用于寿险的支出有限。短期内GDP拉动寿险保费的增长主要是高端保户消费所致,由于寿险保单期限长,具有耐用消费品特征,高端客户一般不会持续购买,这也是GDP增长仅在短期拉动寿险发展的原因。由于新型寿险占据保险市场绝大部分,其保费较高,保障程度有限,对中低收入阶层来说均是奢侈品,而中低收入阶层占比大,导致GDP在中长期拉动寿险业发展的作用不显著。另外,经济增长并不能直接导致寿险业快速发展,寿险业的发展还受居民保险意识、社会保障程度、家庭规模等其他各种复杂因素的制约。经济增长对保险业的发展作用较小,说明寿险业发展更多是依靠自身创新、提高经营效率等措施所产生的结果,这也间接说明了我国寿险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促进寿险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寿险保费收入与许多经济因素相关,如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水平、社会保障制度等。寿险作为无形非渴求性商品,收入或财富低于一定程度,消费者无能力购买。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越高,生活水平相应提高,财富也会增加,寿险消费越大。因此,可以把经济发展看成是寿险需求增长的先决条件,也是拉动寿险需求的主要动力。把经济增长作为影响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已成为保险经济学界的一般共识。

为发挥经济增长对寿险业发展的正面影响,建议在加快和规范寿险市场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缩小收入差距,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寿险有效需求;鉴于寿险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提高对寿险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建议降低纯保障寿险的营业税和所得税,对商业养老保险实行税收递延的优惠政策,加快寿险业发展步伐和覆盖面,扩大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加大对寿险业的有效宣传和有效引导,转变微观经济主体对保险的守旧看法,以将社会的储蓄转化为寿险保费,使寿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实现良性互动的关系。

(责任编辑:张恩娟)

参考文献:

[1]肖文,谢文武.中国保险费收入增长的模型分析[J].上海金融,2001(4):27-28.

[2]栾存存.我国保险业增长分析[J].经济研究,2004(1):25-32.

[3]饶晓辉,钟正生.保险能否促进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5(12):14-19.

[4]胡宏兵.中国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1999-2007[J].山东经济,2007(11):74-30.

[5]钱珍.经济增长、居民消费与保险发展的长期联动效应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7):50-54.

[6]任燕燕,徐晓艳.中国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8(1):91-96.

[7]张连刚,李兴蓉.保险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6):263-264.

[8]张淑英,李鹏燕.河北省保险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研究[J].河北金融,2008(3):62-63.

[9]高树棠,周雪梅.甘肃省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60-61.

[10]张颖.中国保险发展的周期性与影响因素的计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95-109.

[11]张风科.中国保险业发展与消费增长的关系研究[J].保险研究,2011(12):18-23.

[12]卓志.我国人寿保险需求的实证分析[J].保险研究,2001(5):10-13.

[13]谢利人.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求索,2006(8):45-47.

[14]李明.区域寿险和非寿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0(1):36-39.

[15]张玉凯.我国寿险保费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7):7-8.

[16]Ward,Zurbruegg,DoesInsurancePromoteEconomicGrowth?EvidencefromOECDCountries[J].TheJournalof

RiskandInsurance,2000,67(4):489-506.

猜你喜欢

寿险业寿险保险业
Lévy模型下的最优寿险、消费和投资
对四川寿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设立合资人寿险企的实务分析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论中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
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哪个好
万峰痛批寿险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