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性肿瘤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11例临床分析

2013-02-20吉浩明刘地发刘春桂

交通医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维甲酸白介素毛细血管

张 燕,吉浩明,刘地发,刘春桂

(海安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 226600)

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的增多,有关各种并发症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关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认识也逐渐提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03年2月—2013年2月间诊治的恶性肿瘤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病例11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恶性肿瘤致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11例患者,男5例,女6例,年龄25~76岁,平均58岁。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发生原因: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例,发生于使用维甲酸治疗后白细胞升高阶段,恶性黑色素瘤1例使用大剂量白介素-2后发生,乳腺癌1例使用多西他赛化疗后发生,食管癌1例使用紫杉醇、顺铂化疗过程中发生,另食管癌1例及胃癌2例、淋巴瘤1例系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发生,肺癌2例化疗后血小板减少,使用白介素-11后发生。临床特点:⑴进行性加重的水肿,呼吸困难,尿少;⑵血压下降,体重增加,皮肤可凹性水肿,两肺闻及湿啰音,呼吸>24次/分,心率>100次/分;⑶血常规示血红蛋白升高,生化检验示血清白蛋白下降,血气分析示氧分压下降,氧饱和度下降;⑷胸片或CT提示两肺散在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可合并有胸水、腹水;⑸补充晶体溶液后水肿加重。

1.2 方法 一旦诊断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立即给予抢救,措施包括:⑴立即停止化疗,停服维甲酸,停用白介素-2、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11;⑵高流量吸氧8~10L/min,必要时面罩给氧,行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1例;⑶羟乙基淀粉、血浆、白蛋白20g/d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⑷甲基强的松龙40~120mg/d或地塞米松5~10mg/d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⑸积极补充容量的同时使用多巴胺等药物维持血压于90/60mmHg以上;⑹在密切监护下使用呋塞米20~40mg/d;⑺心电监护、记录24小时出入量、监测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以及护胃、防治感染等治疗。

1.3 结果 经积极抢救处理后7例患者水肿在8~21天逐渐消退,呼吸困难缓解,胸腹水吸收,体重减轻,血压上升,血红蛋白下降,血清白蛋白上升。胸片示肺部密度增高影吸收,病情趋于平稳。3例出现转氨酶进行性升高、黄疸、肾功能衰竭、左心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最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未能逆转病情,最终死亡。

2 讨 论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是一种突发的、可逆性的毛细血管高渗透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迅速进展的全身性水肿、低蛋白血症、血压下降、体重增加、血液浓缩,严重时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原因:多见于严重创伤、脓毒症、体外循环后、烧伤、毒蛇咬伤等。少见原因:使用白介素-2[1]、白介素-1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2]、口服维甲酸后[3]、使用多西他赛化疗后。本文报道的11例与文献报道相符。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实质是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病理状态下,一方面骤增的心输出量使得毛细血管内血流量急剧增加,静水压增加,另一方面内皮细胞的肿胀使其转运通道和紧密连接损伤,改变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导致“毛细血管渗漏”[4]。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治疗包括:⑴控制原发病、减轻应激反应、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⑵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⑶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⑷保证组织供氧;⑸保证循环血量的情况下限制入量;⑹严密监测,发作期要保证重要脏器灌流,恢复期要警惕大量液体回渗引起的肺水肿,适当利尿可以减轻肺水肿程度。如治疗得当,毛细血管渗漏综合证是可逆的。

恶性肿瘤治疗引起严重的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临床少见,但因易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临床上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早诊断,早治疗,才能逆转。

[1]刘华琴,李勇.毛细血管渗漏综合证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9,30(19):1227-1230.

[2]唐举贤,罗更新,朱康儿.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的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三例报道附文献复习[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33(4):334-336.

[3]谢颖,韩悦,孙爱宁,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2例报告[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S1):101.

[4]安友仲.毛细血管渗漏综合证的实质是内皮细胞炎性损伤[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45):3182-3184.

猜你喜欢

维甲酸白介素毛细血管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维甲酸对胎鼠骨骼致畸作用的研究
牙龈癌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水平改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
白介素25 、33 在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 、白介素23 mRNA 的表达及与病情相关性研究
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一例
服用维甲酸的年轻人要避孕
疏通“毛细血管”激活“神经末梢”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难治性ITP(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