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齿短肛棒樇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2013-02-20高明辉刘来福贾晓丽孙广赁贾晓慧

吉林林业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体色若虫成虫

高明辉,刘来福,贾晓丽,孙广赁,贾晓慧

(1.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吉林 通化 135102;2.吉林省辉南森林经营局,吉林 通化135102)

小齿短肛棒樇(Baculum minutid entatum)属竹节虫目、竹节虫科、短肛棒樇属。主要危害榆树、蒙古栎、桦树、椴树、忍冬、卫矛等阔叶乔灌木,以啃食树木叶片为主,严重时可以将整个树冠的叶片全部吃光,从而严重影响林木生长,造成部分幼树死亡。2002年在辉南森经局榆树岔林场黑瞎望等地发现该虫危害。为了控制该虫的危害,我们对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并采取物理、化学等措施进行了有效防治。

1 形态特征

1.1 成虫

成虫细长,体长约81~98 mm,黄绿色,无翅,头比较宽,头背中央有一条纵沟直伸至后头,触角丝状,中间有凹陷,长约28~36 mm。前胸背板长大于宽,中纵沟不到后缘,横沟位于近中央。腹部长于头、胸之和,自基部到端部有背中脊,腹部前端较为粗大,后部渐窄,呈屋脊状,末端中央呈角形凹入。背中央有纵沟,肛上板三角形,后缘略呈圆弧形。腹瓣舟形,背端具明显中脊。尾须圆柱形,端窄。具3对步行足,前股结最长,明显长于中胸,下沿外脊线中央具小齿,中股结最短,基下间具小齿,中后足股结下方也具数枚小齿,各足棱脊上生有整齐的细毛。

1.2 卵

形略扁,灰褐色或黑褐色,具有较坚硬的外壳,上面布满颗粒状突起,长约3.1 mm,厚为0.9 mm,背、腹、后部中央有鼓起的隆线,卵盖斜平截,边缘有刺状突起。

1.3 若虫

体型与成虫十分相似,只是更为纤细,体长约16~45 mm,体色黄绿色到绿色,5~6龄若虫大小和外形与成虫相似,只是腹部不膨大。

2 生物学特性

小齿短肛棒樇在辉南地区2 a完成一个世代,跨3个年度,卵于第1年8月中旬开始散乱地产在地表面上,并一直持续到10月上旬左右。产下的卵在枯枝落叶层中越冬,整个卵期长达612 d左右。经过两个冬季及一个夏季后,于第3年4月下旬开始孵化,孵化可一直延续到6月上旬左右。

刚孵化出的若虫一般寄居在附近的下草和灌木上,2~3 d后开始取食,体色呈浅绿色,然后经过5次蜕皮6个龄期,到7月下旬开始出现成虫,并一直延续到9月中旬。若虫一般在林地里集群活动,而且具有断肢再生能力,但随着虫龄增加而减弱,断肢一般经过两次蜕皮就可以长到与之相对称附肢的长度。

新成虫出现后,经过7~10 d取食,腹部开始变粗,然后边补充营养边开始产卵。产卵时成虫头朝上趴伏在树干上,利用腹部的弹射能力,将卵散乱地产在地面上,每天一般产卵2~3粒,整个成虫寿命50 d左右,产卵量在87~113枚之间。10月份出现的成虫,由于气温骤然降低,未产完卵就被冻死。

小齿短肛棒樇若虫和成虫阶段都危害树木叶片,尤以成虫产卵阶段危害最甚。且这两种虫态都有明显的假死现象,当听到响动或周围环境发生突然变化时,整个虫体就会把触角朝前伸得笔直,完全静止下来或假死落地。

小齿短肛棒樇三个发育阶段都有拟态现象,体色会随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尤其在若虫和成虫阶段,虫体颜色与树木枝条和叶片的颜色几乎完全一致,不仔细观察根本不能发现。

小齿短肛棒樇种群具有明显的迁移现象,刚孵化的若虫一般寄居在下草和灌木上,4龄后开始向树冠上部转移,产卵时又从树冠上部转移到树干基部和灌木上,而且昼夜活动规律比较明显,一般多在夜间取食和产卵,白天静伏在枝叶上。

3 防治技术

3.1 物理措施

在9月末对枯枝落叶层进行深翻,把卵暴露出来,利用气温的急剧下降将其冻死;或者在若虫末期以及成虫产卵期利用其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捉。

3.2 化学防治

可在2~3龄若虫期施放苦参烟碱烟剂等无公害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杀虫效果可达70%以上。

3.3 生物防治

目前在若虫期发现有一种寄生蜂寄生,今后可以利用寄生蜂进行防治。

猜你喜欢

体色若虫成虫
不同体色虎龙杂交斑的生理特性比较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美洲大蠊幼龄若虫肠道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栗山天牛成虫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
柿树害虫枯叶夜蛾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天牛,就在树上趴着
蚜虫的生存适应性研究进展
田间常见8种有害蝽类若虫龄期的区分
几种不同品系暹罗斗鱼体色遗传规律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