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

2013-02-19罗建英李争红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夜村中心卫生院陕西商洛76004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陕西商洛76000

吉林医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结肠镜溃疡性脾虚

罗建英,李争红(.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夜村中心卫生院,陕西 商洛 76004;.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陕西 商洛 76000)

溃疡性结肠炎又叫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主要发生于结肠黏膜层的炎性反应性疾病[1]。属于中医“泄泻“痢疾”等范畴[2]。该病病因复杂,病程漫长,容易复发。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住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男76例,女44例;年龄21~67岁,平均48.3岁;病程8~46个月,平均25.7个月。直肠41例,乙状结肠56例,全结肠23例。黏膜充血水84例,伴水肿、糜烂27例;伴溃疡9例。所以患者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依据:所有病例均符合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3]。中医辨证分为大肠湿热型、寒热错杂型、肝郁脾虚型、瘀阻肠络型、脾虚湿困型和脾虚阳虚型[4]。

1.3 方法:治疗组除西医抗菌消炎、对症支持、保留灌肠等疗法基础上给予自拟方加减治疗,基本方:潞党参15 g、焦白术15 g、云茯苓12 g、炒白芍9 g、当归10 g、陈皮、防风各10 g、炒扁豆、怀山药各15 g、甘草6 g。加减法:脾虚湿困型和脾虚阳虚型,加熟附块4.5 g、炮姜4.5 g、肉豆蔻3 g、菟丝子10 g、煨诃子9 g;对于大肠湿热型和瘀阻肠络型,分别按照大肠湿热型清热利湿,加煨葛根15 g、川黄连6 g、黄芩9 g,大便下血可用槐花、地榆凉血止血,炒荆芥清血中之风,加白及粉以助生肌止血。瘀阻肠络型加桃仁12 g、红花6 g、枳壳10 g、丹参15 g。对于寒热错杂者,辛开苦降,散寒泻热,方用党参15 g、甘草10 g、当归15 g、乌梅10 g、白芍15 g、地骨皮12 g、白术15 g、诃子12 g、木香15 g、炒麦芽15 g、细辛6 g、茯苓15 g、柴胡12 g、桂枝12 g[5]。肝郁脾虚型疏肝解郁,缓急止痛加柴胡12 g、香附6 g、川楝子12 g、陈皮9 g。用法:1剂/d,煎2次,分2次服,7 d为1个疗程,间3 d再进行第2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行结肠内镜检查进行统计。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具体如下: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发作期4~6 g/d,分4次口服,病情缓解后改为2 g/d,持续用药1年以上。磺胺过敏时,可选用氨苄青霉素,4~6 g/d,1次/d,静脉滴注;用2%甲硝唑注射液125 ml、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保留灌肠,1次/d,腹痛明显者加654-2针5 mg[6]。

1.4 疗效评价: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便常规正常。纤维结肠镜检查所见为溃疡面消失,黏膜正常呈桔红色;好转:症状及体征减轻,血像及便检正常,结肠镜检查表现溃疡面缩小,黏膜轻度充血;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减轻,便检仍有白细胞及红细胞,结肠镜检查溃疡面及黏膜充血、水肿与治疗前同。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治愈43例(71.67%),好转10例,(16.67%)无效7例(11.66%),本疗法的总有效率为88.34%。对照组:治愈18例(30%),有效15例(25%),无效27例(45%),总有效率为55%。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泄泻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而泄泻是脾胃之病,《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脾病者,虚则胀满,肠鸣飧泻,食补化”;《景岳全书》也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而泻痢作矣”。《医学入门》说“滑泻久不止,大孔如竹筒直出无禁”。治以补中益气,佐以固涩酸收之品。可见泄泻之主因是“脾弱”[7]。吴鹤皋云:“泻责之于脾,痛责之于肝,肝责之于实,脾责之于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口服煎剂中白术、茯苓、扁豆、山药健脾燥湿、党参、甘草补中益气,当归调理气血,气血通调,营卫通畅,配合党参发挥补中益气的作用。陈皮理气醒脾,防风散肝舒脾,治疗肝旺脾虚。加入菟丝子补脾益肾渗湿止泻,煨子收涩止泻。甘草调和诸药。以参附、芪附、术附合而温补脾肾。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可靠,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

[1] 汪鸿志.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理和诊治[J].中华消化杂志,1992,12(5):250.

[2] 丁忠秋,王玉范,吕昌良.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5例[J].新消化病学杂志,1996,4(6):355.

[3] 李定国,刘玉兰,刘海林.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记要[J].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4.

[4] 李巧兰,高 洁,董正华.中西医结合内科常见病诊疗常规[M].北京: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391.

[5] 程发峰,王雪茜,刘 敏,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J].中医杂志,2011,59(2):78.

[6] 甘毓麟,齐 强,李文东,等.三钾二枸橼酸铋和雷尼替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对比研究[J].实用内科杂,1992,12(1):20.

[7] 张羹梅,张 天,唐荣华.结肠功能紊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6.

猜你喜欢

结肠镜溃疡性脾虚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推拿结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滞型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