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期刊协会工作回眸(1992—2007)

2013-02-16中国期刊协会第三任会长张伯海

中国期刊年鉴 2013年0期
关键词:业界研讨协会

中国期刊协会第三任会长 张伯海

中国期刊协会工作回眸(1992—2007)

中国期刊协会第三任会长 张伯海

中国期刊协会成立于1992年5月,这一年,我国大陆出版期刊达6484种,发行总量达23.6亿册。

“文革”结束后,在历史新时期里复苏的我国期刊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组建刊协,显示了日益壮大的期刊出版队伍对于行业自立、行业凝聚、行业规范及行业利益维护的迫切要求。在当时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大力支持下,会同国家科委、解放军总政及《求是》杂志社等部门,共同磋商并和业界沟通后,于1992年5月组织召开了中国期刊协会第一届理事会,推选有林为会长。1997年5月召开第二届理事会,推选邢贲思为会长。2003年4月召开第三届理事会,推选张伯海为会长。2007年3月召开第四届理事会,推选石峰为会长。在第一、第二届理事会期间,我都是从副会长角度配合有林、邢贲思工作的,第三届理事会由我主持工作。第四届理事会组成后,我任顾问。因此,以下对刊协工作的回眸,主要指我具体参加过的1992年至2007年一段。

回忆刊协建立之初,尚摸不清工作的章法,在虚心向兄弟协会学习并借鉴国际间同类行业组织做法的情况下,边干边琢磨,渐渐明晰了工作的重心和守则,也渐渐体会到协会工作是个总也忙不完的热摊子。

回顾刊协走过的足迹,我们大致是从这样三方面推开工作的:

一、起好“桥梁”“纽带”作用

做行业与党和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衔接的纽带,这是我国出版行业组织的重要使命。推动期刊业同仁了解党和政府关于文化与宣传工作的方针、政策、内容和纪律,出色完成文化建设与宣传任务,自觉遵守宣传纪律;帮助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及时了解和掌握期刊出版业的状况,特别是需要洞察的实情。刊协从建立那天起,就自觉地负起这一使命,尽力将它做好。

多年来,刊协和中宣部、新闻出版署相关领导部门始终保持着自觉、主动、通畅的工作关系。例如,刊协一直努力配合领导部门关注、扶持期刊行业的优秀单位、优秀人物,总结他们的成长经验,培养典型,在历次国家期刊奖、百佳出版工作者奖、韬奋出版奖等评优活动中,都能见到刊协活跃的身影;刊协注意了解期刊业界出现的各种情况,倾听业界的呼声与需求,特别是每当发展的关键时刻,业界遇到什么新的困难,认识有什么困惑,刊协都尽力如实地报告给领导部门,谋求化解;为协助领导部门维护期刊出版秩序,刊协还从行业自律角度,对期刊发展过程中露头的一些负面现象,进行抵制和开展自我教育,如反对期刊内容中的虚假报道、扭转期刊市场中的恶性竞争与无序状况,等等,这些,都得到领导部门的肯定与支持。

就自己在协会工作十余年的深切体会:抓好与领导部门的关系,工作就会有底气;抓好与自己行业的关系,工作就有了后盾。两头都抓好,拧成一体,协会工作便能活跃贯通,顺势而进。

中国期刊协会第三任会长张伯海

二、抓好行业的学习、研讨活动,就如何把中国期刊事业发展得更好更大,与自己的行业共同学习探讨,共同开拓成长

刊协成立于1992年,正是我国期刊业经历过改革开放初期突飞猛进的发展,进入更加理性成长的阶段。期刊从业者,无论是经历过计划经济体制的,还是改革开放后进入行业的,都迫切需要熟悉新的市场经济环境,如饥似渴地盼望获得在历史新形势下办刊所需要的新思路、新知识和新技能。刊协成立后,我们深深感受到自己行业的这种学习和成长的诉求,因而把推动业界的学习、研讨活动,视作自己极为重要的工作。刊协自身虽不是研究单位,但可以在这方面起到组织、引导和服务的作用。

十多年间,刊协以培训、研习、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的业务学习持续不断,并且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刊协组织的学习、研讨活动主要围绕着“期刊策划”这个中心,包括内容策划(如何走出过去存在的灌输说教方式,策划出有真情实感的内容和面目一新的形式),也包括市场策划(如何沟通销售环节、沟通读者、锤炼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因为高超的策划能力是期刊进入并能纵横市场的基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学习、研讨活动多以“打造品牌”为中心,组织业界、学界从实践与理论方面探讨,如何把成功的期刊铸造为品牌,以品牌雄踞市场,实现中国期刊的量级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大家目光转向期刊实力积累,探讨如何对品牌期刊实现的经济价值进行多元开发,打造我国强大而独立的期刊产业;进入本世纪以来,则更多关注数字技术给期刊出版带来的机遇与冲击,刊协携手学界、科技界为期刊工作者举办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与业界共同商讨应对数字时代的信心与方略。上述一系列学习、研讨活动,在同时期的出版新闻报刊上,在刊协通讯中,在参与这些活动的期刊同人的心坎上,都保留着清晰而具体的历史记录,这里不赘述。

除以上活动,刊协还根据我国期刊业成长的多方面需要,开展过诸如如何开发我国期刊的发行市场和广告市场,如何实现期刊“个性化”发展,如何促进期刊人才成长以及如何分门别类地推动不同类型的期刊发展等学习、研讨活动。刊协还曾与中、外有影响的印刷公司、纸业公司共同组办过以如何调动期刊出版中的印刷因素、纸张因素为主题的研讨和观摩活动。

环顾国际上一些期刊行业组织,大都把开展本行业的业务学习、研讨活动,作为常抓不懈的工作,以此促进行业的成长。诞生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中国期刊协会,更不应该懈怠自己的这份责任。令人高兴的是,刊协开展的这些活动,大都拥有人气,得到业界欢迎;而这些活动之能够取得成效,则全靠业界同人的参与、智慧和热力。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研讨活动,刊协增长了活力,深化了与自己业界的交融关系。

三、了解国际刊坛,登上国际刊坛

从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那天起,中国期刊便被赋予了对外开放的基因,绕不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大格局。中国期刊不能不打开窗口,取法借鉴国际期刊之所长,丰满自己,实现后来居上的跨跃发展;不能不抱与国际期刊同业合作的积极态度,共同拓建人类的期刊文化,开发读者良知,维护行业基本利益,研讨应对新媒体的良策;也不能不遭遇竞争白热化的国际期刊市场,锻炼自己与强手们周旋的能力,或打个平手,或因胜算成为赢家,也有可能落为输家。

总体上说,对出版国际化的方针大计把握、政策制定及工作引导,自然是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要责任,但刊协作为行业组织,有着与国际同业交往的便利条件,因此可以在推动刊界开阔国际视野、沟通国际刊情、知己知彼、增进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战略战术能力等方面,配合政府对外政策开展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活动。十多年间,刊协在这方面的活动,大都得到政府管理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受到业界的欢迎。这些活动主要是:

(一)组织我国刊界与国际同业交朋友,在以友为师的同时扩展自己的影响。先后同亚洲、欧洲、美洲、澳洲的近二十个国家的期刊组织进行过交流或互访,1994年中国期刊协会还与韩国期刊协会签订了友好交流协议书。

(二)对在国际上取得成功并富有实力的期刊社、期刊公司进行实地考察、组织我国期刊骨干人才前往亲身体验他们的业务运作状态,和他们面对面地交流办刊经验与理念。先后组织考察过法国原桦榭·菲力柏契出版公司、美国康泰纳仕出版公司及设在英国的康泰纳仕国际出版公司、美国赫斯特公司、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德国鲍尔集团、日本讲谈社等。

(三)与国际期刊同业合作举办期刊培训班、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为我国期刊业提供更深层次、更有质量而且时间较为集中的研习机会。先后同美国康泰纳仕出版公司、法国原桦榭·菲力柏契出版公司、德国鲍乐集团及古纳·雅尔出版公司等合办过这类研习活动,每次参加的我国同仁往往逾百。

(四)通过国际展示活动,宣传中国期刊、中国文化。先后在美、英、法、德、加拿大、瑞士、瑞典、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举办了“中国期刊展”,上世纪九十年代,还与在美国华人中较有影响的洛杉矶长青书局合作,在该书局设立了长期展示并不断更新内容的“中国期刊之窗”展台。

(五)与有着八十余年历史和广泛影响的国际期刊行业组织——国际期刊联盟(FIPP)进行沟通交往。2000年10月,中国期刊协会在取得该联盟承诺恪守“一个中国”政治准则的条件下,以唯一代表中国的期刊行业组织身份正式参加国际期刊联盟,此后中国期刊协会被推选为国际期刊联盟董事会董事国至今。

(六)于2007年5月,成功承办了第三十六届世界期刊大会。由国际期刊联盟主办的这项规模较大的国际性期刊活动,以往多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举行,2005年国际期刊联盟董事会建议中国承办2007年召开的第三十六届世界期刊大会,中国期刊协会经请示新闻出版总署、北京市人民政府并报中央批准后,接受了这一任务。在新闻出版总署、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大力领导下(新闻出版总署、北京市人民政府担任大会主办单位),经过复杂而艰巨的筹备工作,2007年5月大会在北京如期举行,与会代表过千人,会议进展顺利而圆满。这次大会不仅扩大了中国期刊业、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国际影响,磨合了中国期刊业与国际期刊业的关系,也是中国期刊业在国际刊坛上的一次出色的亮相。

(七)还应该提到的是我国期刊业为应对出版国际化而开展的自我练兵活动。在走上国际化的征程时,如何启示我国期刊工作者虽与国际联手又分清壁垒、既合作又不失自我,我们一直念念不忘的在这方面进行提醒和开展必要的学习、研讨活动。1999年4月,在广州召开的第八次全国文化综合类期刊研讨会上,曾组织大家讨论如何“认识自我,认识强手”、在国际竞争中“运筹帷幄掌主动权”等涉外问题,并向期刊业发出“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的期刊事业”的响亮号召。

张伯海同志参观期刊展

以上是对刊协前期工作的大体回顾。刊协的成立,也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里出现的新事物,因此不能不边干边学,在探索中前进。2002年中国期刊协会成立十周年时,我们曾在工作实践基础上,初步地总结出刊协工作的六项守则,即:要为我们的行业举旗;为我们的行业登高望远;为我们的行业维护秩序;为我们的行业争取利益;成为我们行业的神经;无私地为我们的行业服务,做一名行业的好公仆。这六项守则基本上勾划出刊协的职能与行为,特别是做行业“好公仆”的守则,多年来我们总是将它萦绕在协会工作人员的耳边,提醒大家,时刻不忘为自己的行业做更多的服务与奉献。

2005春期刊研习班会场

猜你喜欢

业界研讨协会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百年巨变:布朗族莽人社会变迁》作品研讨
业界聚焦
业界聚焦
业界聚焦
业界聚焦
朗智无界 盛享未来——与朗盛聚合物添加剂业务部的深入研讨
水运发展与专业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协会 通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