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军队医学期刊的发展及分析

2013-02-16

中国期刊年鉴 2013年0期
关键词:季刊军医双月刊

王 敏

新中国军队医学期刊的发展及分析

王 敏

一、新中国军队医学期刊的发展概况

2012年12月—2013年5月,笔者通过文献查阅、专家咨询等方法,收集到1950年以后创刊的、军队主管主办的医学期刊87种,对其封面和版权页的主要信息进行了梳理。受收集方法局限性的影响,这些资料存在一定的不完整性。并且这87种期刊均是军队主管主办的杂志,某些地方单位主管主办、军队单位承办或协办的期刊,比如解放军105医院承办的《颈腰痛杂志》、第二军医大学承办的《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等,均未统计在内。因此,本文所列出的数据信息,与全军医学编辑学专业委员会统计的会员单位的数据信息,特别是与《军队医学期刊出版要览》的信息存在一定的差异。另外,需说明的一点是,本文反映的信息和要素分析的结论,只是显现出一定的趋势,可能反映不了研究对象期刊发展的实际水平。

表1 新中国军队医学期刊发展一览表(1950—2012年,87种,以创刊时间先后排序)

刊 名 创刊日期 主办单位 刊 期 出版地 其他信息人民军医 1950年10月 总后卫生部人民军医出版社朱德总司令题写刊名;技术性的指导刊物;以部队军医为主要读者对象.原为军内发行,现为国内外公开发行;朱德总司令题写刊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长医校刊 1951年1月 长春军医大学 半月刊 吉林长春卫生通讯 1951年3月 东北军区后勤卫生部 刊期不定 不详 卫生行政性刊物医药知识 1951年5月 西南军区后勤卫生部 月刊 不详 综合性医学技术刊物,以中级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药工建设 1951年7月 总后勤部卫生部 双月刊 北京 药学综合性杂志野战卫勤通讯 1952年1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卫生部 刊期不定 不详 卫生行政性刊物医学文摘 1952年2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卫生部 刊期不定 不详军事医学参考初为双月刊;后改为月刊 北京资料 1956年1月 总后卫生部人民军医出版社 刊期不定 北京营养学报 1956年3月为双月刊 天津 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军事医学 1956年11月 军事医学科学院 初为季刊,后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和中国营养学会共同主办初为季刊,后为月刊 北京 其前身为《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1958年1月 军事医学科学院 双月刊 北京 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军事医学杂志 1958年3月 总后卫生部人民军医出版社 季刊 全军性的军事医学学术刊物,以军队高级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解放军医学杂志1964年5月 总后卫生部人民军医出版社初为双月刊,后 改为月刊北京 陈毅元帅题写刊名;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临床军医杂志 1973年3月 沈阳军区卫生人员训练基地 双月刊 大连其前身为《医教资料》《医教研究》《解放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79年1月 第三军医大学 初为季刊,后改为半月刊 重庆 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1979年12月 兰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初为季刊,后为双月刊 兰州 其前身为《兰后卫生》;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医疗卫生装备 1980年1月 军事医学科学院 月刊 天津其前身为《野战卫生装备资料》《军队卫生装备》;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1980年3月 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其前身为《军医进修学院学报》;叶剑英元帅题写刊名;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80年3月 第四军医大学 月刊 西安 2010年后,更名为《医学争鸣》国内外公开发行;第二军医大学初为双月刊,后为月刊 北京学报 1980年6月 第二军医大学 初为季刊,后改为月刊 上海 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海军医学杂志 1980年9月 海军医学研究所 初为季刊,后为双月刊 上海 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 1981年3月 第一军医大学 初为季刊,后改为双月刊 广州后改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并转隶地方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西域卫生 1982年1月 新疆军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双月刊 乌鲁木齐 军内发行(内部资料准印证)第一军医大学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1983年3月 军事医学科学院 初为季刊,后改为双月刊 天津1983年3月创刊时为《军队卫生》杂志;1988年改名为《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

刊 名 创刊日期 主办单位 刊 期 出版地 其他信息药学实践杂志 1983年6月 第二军医大学 双月刊 上海 其前身为《药学情报通讯》;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实用医药杂志 1984年2月 济南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初为双月刊,后为月刊 济南 其前身为《前卫医药》《前卫医药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消毒学杂志1984年3月 军事医学科学院 季刊 北京 其前身为《消毒与灭菌》;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解放军护理杂志其前身为《人民军医》杂志护理增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空军医学杂志 1985年1月 空军总医院 季刊 北京 其前身为《空军总医院》学报;国内外公开发行免疫学杂志 1985年1月 第三军医大学 初为季刊,后1984年6月 第二军医大学 初为季刊,后改为半月刊 上海为双月刊 重庆 1987年前由第一军医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1985年2月 军事医学科学院 季刊 天津 其前身为《应用生理学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临床误诊误治 1985年4月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双月刊 石家庄 国内外公开发行;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1985年10月 第四军医大学 初为季刊,后为双月刊 西安 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解放军药学学报其前身为《人民军医》杂志药学增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东南国防医药 1986年3月 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1985年12月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双月刊 北京委员会 双月刊 南京 其前身为《南京部队医药》;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杂志 1986年6月 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双月刊 武汉华南国防医学其前身为《广州部队医药》;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西南国防医药 1986年6月 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双月刊 成都 其前身为《成都部队医药》;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1986年10月 解放军175医院 初为季刊,后为月刊 福建漳州 其前身为《骨与关节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986年11月 军事医学科学院 初为季刊,后为双月刊 北京 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解放军健康 1987年1月 济南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双月刊 济南 国内外公开发行;综合性医学科普刊物传染病信息 1988年3月 解放军302医院 初为季刊,后为双月刊 北京 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1988年7月 解放军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初为季刊,后为双月刊 北京 军内发行其前身为《金陵医院院刊》《金陵医院学报》;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沈阳军区医药 1988年11月 沈阳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医学研究生学报1988年10月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初为季刊,后为月刊 南京委员会 双月刊 沈阳 军内发行(内部资料准印证);沈阳军区总医院承办心脏杂志 1989年2月 第四军医大学 初为季刊,后为双月刊 西安 其前身为《心功能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生物技术通讯 1989年11月 军事医学科学院 双月刊 北京 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解放军医药杂志委员会 双月刊 石家庄 其前身为《北京军区医药》《华北国防医药》;国内外公开发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承办长缨国防医学杂志 1991年1月 第二炮兵后勤部卫生部 季刊 北京 军内发行1989年9月 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

刊 名 创刊日期 主办单位 刊 期 出版地 其他信息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1991年6月 军事医学科学院 双月刊 北京 其前身为《医学图书通讯》《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西南军医 1991年6月 成都军区总医院 初为季刊,后为双月刊 成都 其前身为《成都军区医院学报》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1991年9月 第四军医大学 初为季刊,后为双月刊 西安 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991年10月 解放军总医院 初为双月刊,后为半月刊 北京 其前身为《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国防卫生论坛 1992年12月 第二军医大学 季刊 上海 军内发行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1994年3月 解放军88医院 初为月刊,后改为半月刊 山东泰安 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诊断病理学杂志为双月刊 北京 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肠外与场内营养1994年6月 北京军区总医院 初为季刊,后为双月刊 南京 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解放军医院管1994年10月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初为季刊,后理杂志 1994年11月 第二军医大学 初为季刊,后改为月刊 上海 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1995年1月 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双月刊 南京 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中华男科学杂志其前身为《实用男科杂志》《男科学报》;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中国微侵袭神1995年6月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初为季刊,后为月刊 南京经外科杂志 1996年3月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初为季刊,后为月刊 广州 其前身为《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1996年6月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初为季刊,后为双月刊 武汉 其前身为《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航空军医 1999年2月 空军航空医院医学研究所双月刊 北京 其前身为1957年创刊的《空军卫生通讯》;国内外公开发行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1999年3月 解放军306医院 季刊 北京 军内发行解放军卫勤杂志1999年3月 军事医学科学院 双月刊 北京 其前身为《人民军医》杂志卫勤学术增刊;军内发行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1999年3月 解放军总医院 初为季刊,后改为月刊 北京 原名为《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创伤外科杂志 1999年3月 第三军医大学 初为季刊,后为双月刊 重庆 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1999年12月 解放军总医院 初为双月刊,后为月刊 北京 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护理管理杂志 2001年6月 北京军区总医院 月 刊 北京 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2年6月 解放军总医院 初为双月刊,后为月刊 北京 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3年1月 白求恩军医学院 双月刊 石家庄 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04年6月 解放军总医院 双月刊 北京 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军事训练医学 2007年5月 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季刊 无锡 军内发行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08年3月 北京军区总医院 原为季刊,现为双月刊 北京 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08年12月 北京军区总医院 原为季刊,现为双月刊 北京 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解放军卫生经济2009年12月 第二军医大学 季刊 上海 军内发行

刊 名 创刊日期 主办单位 刊 期 出版地 其他信息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2年1月 总后卫生部人民军医出版社 季刊 北京 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感染医学(电子版) 2012年1月 总后卫生部人民军医出版社 季刊 北京 国内外公开发行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2012年1月 总后卫生部人民军医出版社 季刊 福州 国内外公开发行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年1月 总后卫生部人民军医出版社 季刊 北京 国内外公开发行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2年1月 总后卫生部人民军医出版社 季刊 北京 国内外公开发行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2年1月 总后卫生部人民军医出版社 季刊 北京 国内外公开发行转化医学杂志 2012年8月 海军总医院 双月刊 北京 国内外公开发行

二、新中国军队医学期刊要素分析

经过系统梳理和分类统计,对87种期刊的创刊年代、主办单位、主办单位类别、出版地、发行范围和影响力、刊期、属性类别、内容类型、报道重点与特色、名称变更情况、题写刊名情况等11个要素进行了“单因素分析”。

(一)期刊创刊年代

1950年1月—2012年12月的63年间,军队共创刊主办了87种杂志。其中,20世纪50年代创刊 17种,比如,《人民军医》杂志、《营养学报》和《军事医学》(原《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等;60年代创刊了1种,即《解放军医学杂志》;70年代创刊3种,即1973年的《临床军医杂志》,1979年的《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和《西北国防医学杂志》;80年代创刊31种,占35.6%,比如,《解放军医学院学报》《解放军健康》和《医学研究生学报》等;90年代创刊20种,占23.0%,比如,《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和《中国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等;21世纪的头10年,即2000—2010年创刊8种,比如,《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军事训练医学》和《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1—2012年2年,创刊了7种,主要是电子期刊,比如,《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等,此期间还创刊了《解放军卫生经济》和《转化医学杂志》2种传统的纸质期刊。

纵观军队医学期刊的发展历史,是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紧密相联的,或者说是“一脉相承”的;换句话说,从期刊发展历史的分析,能够反映出国家发展的“脉搏”。新中国成立至今,军队医学期刊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发展”“停滞”“大发展”3个阶段,其中“停滞”,主要是由“文革”造成的。从建国伊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共创刊了18种军队医学期刊;而“文化大革命”的10年间,只创刊了1种期刊,即1973年创刊的《临床军医杂志》。改革开放以后,是我国经济建设走入正轨,国家的全面建设实现快速发展的时期,在此期间的军队医学期刊也如雨后春笋,发展异常迅猛。比如,仅20世纪80年代的10年,就有31种期刊创刊。 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国家和军队医学科技发展的情况和水平。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数字出版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其间,军队创刊的7种期刊中,就有5种是电子期刊。这也反映了军队数字出版已初见端倪。

另外,有必要重点提及一下,纵观期刊发展史,还可以发现,在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期间,为配合战争的进行,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卫生部专门创立了《东北军医杂志》《野战卫勤通讯》《医学文摘》等多种杂志,这也体现了党对卫生工作和对医学期刊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党对部队指战员健康的关怀,以及对伤病员救治工作的关心,体现了“一起为了战争”和“一切为了伤病员”的重要思想。在那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创办这么多的医学期刊,由此可见一斑。

(二)期刊主办单位

除了总政、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这几个大单位没有主办的医学期刊外,87种医学期刊的主办单位,分布于总后、总装、海军、空军、二炮、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成都军区等11个大单位。其中,总后主办的期刊最多,共46种,占总数的53.5%,分析原因,全军的医学院校以及解放军总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均隶属于总后,成为医学期刊发展的主要“基地”;总装2种,即1999年创刊的解放军306医院的《总装备部医学学报》和航天医学研究所的《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海军2种,即《海军医学杂志》和《转化医学杂志》;空军2种,即《空军医学杂志》和《航空军医》;沈阳军区4种;北京军区7种;兰州军区3种;济南军区3种;南京军区9种;广州军区4种;成都军区4种。从以上各大单位,特别是7个大军区主办的医学期刊数量来看,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些单位的医学科技发展水平。比如,7个大军区中,南京军区主办的医学期刊最多,据了解,近年来,每年的医学科技成果最多的也是南京军区。这也恰好与其主办医学期刊“数量最多”的实际情况相吻合。

(三)主办单位类别

从87种期刊的主办单位类别看,有卫生行政机关、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医院、专业出版社、医学科委会、爱卫会、疾控中心、药检所等9类。鉴于数据分布的离散性,为统计方便,除卫生行政机关、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医院、专业出版社外,将医学科委会、爱卫会、疾控中心、药检所统一归类为“其他单位”。统计显示,卫生行政机关主办13种,占14.9%;医学院校15种,占17.2%;科研院所15种,占17.2%;医院22种,占25.3%;专业出版社10种,占11.5%;其他单位12种,占13.8%。分析发现,军队医院主办的医学期刊最多,分析原因,主要是主办期刊的军队医院数量多,除解放军总医院是主办期刊的“大户”之外,302医院、175医院、105医院、88医院、武汉总医院、成都总医院、广州总医院、福州总医院等都主办有医学期刊。

(四)期刊出版地

按照出版期刊的地域划分,87种期刊的出版地主要是4个直辖市和各省的省会城市。其中,北京32种,上海8种,天津4种,重庆6种,西安6种,南京5种,武汉3种,石家庄3种,广州、兰州、济南、成都各2种,长春、大连、乌鲁木齐、沈阳、福州、漳州、泰安、无锡各1种。还有4种期刊的出版地域不详,分别是《东北军医杂志》《西南医学》《医药知识》《野战卫勤通讯》,他们均是1950—1951年创刊的,现均已停刊,该项资料缺失。分析发现,北京地区主办期刊最多,其次是上海、重庆、天津;省会城市中,西安最多,南京其次,武汉第三;我国只有3个非省会地级城市出版军队医学期刊,分别是漳州、泰安和无锡。

(五)期刊发行范围和影响力

将87种期刊按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非科技核心期刊、军内发行的期刊、发行范围不详的期刊等4种类别划分。其中,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核心期刊55种,占63.2%;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非科技核心期刊10种;军内发行的期刊16种;发行范围不详6种。分析发现,军队的多数医学期刊都已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科技核心期刊”。这也提示,军队医学期刊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鉴于期刊发展水平是科技发展水平的“显示板”和“标志物”,这也显示了军队医学科技发展已经在全国业界具有很高的质量水平。需要说明一点,军内发行的期刊,比如,《解放军卫勤杂志》《总装备部医学学报》《长樱国防医学杂志》等,质量也很好,只是考虑到保密的原因,未能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当然也就无法进入国家科技核心期刊的范围。

(六)期刊的刊期

按照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刊期不详等5个类别,对87种期刊进行分类,其中半月刊5种,比如,《解放军护理杂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等;月刊24种,占27.6%;双月刊39种,占44.8%;季刊14种,占16.1;刊期不详5种,主要是资料缺失造成的。分析发现,87种期刊中,数量最多的是双月刊,最少的是半月刊。进一步分析发现,创刊初期为季刊或双月刊,后来改为月刊的有13种,比如,《军事医学》《解放军医学杂志》《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等;改为半月刊的3种,即《解放军护理杂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七)期刊属性类别

将87种期刊,按照不太严格的分类方法,分为学术类期刊、技术类期刊、科普类期刊、其他类期刊4个类别,其中学术类49种,占56.3%;技术类34种,占39.1%;科普类2种,占2.3%;其他类2种,占2.3%。分析发现,军队医学期刊多数属于学术类,医学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主办的期刊多属此类,比如,《军事医学》《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等;技术类期刊主要是各卫生机关等主办的实用性医学期刊,比如,《人民军医》杂志、《沈阳军区医药》等;科普类期刊的读者对象,主要是缺乏医学背景的部队官兵和老干部及其家属,目前全军共有2种科普期刊,分别是济南军区疾控中心的《解放军健康》和新疆军区爱卫会的《西域卫生》。

(八)期刊内容类型

根据期刊文章所涵盖的内容,以一级学科为依据,将87种期刊分为综合类、专业类和其他类。其中,综合类34种,占39.1%,主要包括各医学院校《学报》,以及各卫生行政机关主办的实用性杂志,比如,《实用医药杂志》《人民军医》《东南国防医药》等;专业类49种,占56.3%,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医院、科研院所主办的、面向科技前沿的学术性期刊,比如,《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中国药物应用与检测》《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等;其他类4种,主要是未能计入上述2类的杂志,比如,《药工建设》《野战卫勤通讯》等。分析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后创刊的主要是专业类杂志,究其原因,一是基于医学科学技术由综合化向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二是基于解决军队医学期刊同质化现象的需要。

(九)期刊报道的重点与特色

从期刊涉及的研究重点来看,根据不严格的统计,87种期刊中,有以军事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研究或药学研究等研究领域为重点的。其中,以军事医学为重点和特色的15种,比如,《野战卫勤通讯》《军事医学》《人民军医》《解放军卫勤杂志》《军事训练医学等》等;以临床医学为重点和特色的35种,比如,《中华男科学杂志》《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等;以预防医学为重点和特色的13种,比如,《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解放军健康》《中华卫生杀虫药械》等;以护理研究为特色的2种,比如,《解放军护理杂志》《护理管理杂志》;以药学研究为特色的5种,比如,《药工建设》《解放军药学学报》《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等;其他报道重点和特色的期刊,共有17种。

(十)期刊名称变更情况

87种期刊中,有50种期刊(57.5%)一直按照创刊时的刊名出版,从未变更过刊名,比如《营养学报》《解放军医学杂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等;有37种期刊(42.5%),曾经变更过刊名,比如,《军事医学科学院学报》变更为《军事医学》,《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变更为《中华保健医学杂志》。从变更刊名的杂志可以看出,名称变更后,期刊报道范围扩大了,读者范围更加广泛了,为今后提高办刊水平,扩大期刊综合影响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部分原本不是核心期刊的杂志,被统计源期刊收入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军队医学期刊适应环境形势发展,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

(十一)题写刊名情况

是否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或国家领导人题写刊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期刊在部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可能反映出杂志创刊时主管领导的重视程度。当然,这要根据每种杂志创刊时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地、历史地分析,不可一概而论。87种期刊中,有84种期刊不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题写的刊名,占96.5%;只有3种期刊目前所使用的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题写的刊名。这3种期刊分别是,1950年10月创刊的《人民军医》杂志,是朱德总司令题写的刊名;1964年5月创刊的《解放军医学杂志》,是陈毅元帅题写的刊名;1980年3月创刊的《军医进修学院学报》(后来名称变更为《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是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刊名。

三、 这一时期几种代表性的医学期刊

(一)技术类、综合性期刊《人民军医》

《人民军医》杂志于1950年10月,由军委卫生部编辑出版,是以部队军医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综合性技术类医学刊物,是我国和我军历史最为悠久的医药卫生期刊,其前身是土地革命时期(1933年)在江西瑞金由军委总卫生部创办出版的卫生刊物《红色卫生》,以及抗战时期(1940年)在延安由第十八集团军军医处编辑出版的卫生刊物《国防卫生》。1952年前为双月刊,1953年起为月刊,1966年停刊,1978年复刊。《人民军医》的办刊宗旨是:“面向部队,服务基层,突出实用,提高部队军医卫生防病和疾病诊治水平”。指导思想是:“为部队服务,为战备服务,为军事医学发展服务,为军队卫生建设服务。”

《人民军医》的发刊词指出:《人民军医》是为了配合在职干部医学理论的加深,作为在职干部自修或是工作参考的读物而出版的。因此,《人民军医》的内容必须具备四个原则。第一,既然目的是为了让现有的卫生干部从现有的技术基础之上逐步提高,那么《人民军医》的内容就需要一方面不脱离实际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不拘泥于现有的技术条件,必须是由浅入深,既看到目前也看到将来,既需要刊载实际技术经验的文章,也需要刊载理论指导性的文章。第二,《人民军医》必须是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并重,而不是偏重临床医学;必须是治疗医学与预防医学并重,而不是偏重治疗医学。第三,《人民军医》将容纳技术理论上各种不同的学说,各种不同的见解。因为,对于技术上的问题,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争论,是有助于认识的加深的。第四,《人民军医》既然主要的是为了配合部队在职卫生干部的学习,那么,它就必须有适于部队军事需要的内容,也就是说,它必须有阵地卫生、战场救护、战伤外科等内容。

《人民军医》从1963年3月开始出版卫勤学术增刊,以后又陆续出版兽医增刊、护理增刊、药学增刊、保健增刊、医院管理增刊等,这些增刊均于1995年后相继发展为独立的刊物。目前,《人民军医》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期刊”和“全国编校质量优秀期刊”;被新闻出版总署表彰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期刊”;2012年影响因子已达到0.769,位居全国同类期刊第6名;连续3次荣获 “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这在全国近万种期刊中是唯一的杂志。

(二)学术类、综合性期刊 《解放军医学杂志》

在1962年10月召开的全军医学科学委员会会议上,不少专家提出,随着科研工作的发展,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数量也逐渐增多,因此建议出版一种类似《中华医学杂志》的综合性医学杂志。会后,经过筹备并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于1964年5月创办《解放军医学杂志》,刊名由陈毅元帅题写,由军队各科专家组成编委会进行审稿和学术把关。

发刊词的主要内容:“为了进一步繁荣我军医学科学的学术活动,广泛交流学术经验,促进我军医学科学的发展,更好地为国防卫生建设服务,特创刊《解放军医学杂志》。本杂志为临床医学的综合性刊物,以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各科医生为主要对象,主要报道我军中西医学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并适当介绍有关军事医学问题。我们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欢迎不同学派和不同学术见解,以本刊为园地,进行自由探讨,自由辩论,以促使我军医学科学事业进一步发展。”

1994年,《解放军医学杂志》创刊30周年之际,军委首长题词祝贺;时任军委主席的江泽民题词:“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健康水平。”目前,《解放军医学杂志》的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专题研究、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技术与方法、短篇报道、消息与动态等栏目。另根据需要开设述评、学术争鸣、讲座、专家经验谈和综述等栏目。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2009年被评为“中国权威学术期刊”;2008年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3年被评为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

(三)学术类、综合性期刊《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是由第三军医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高级学术刊物。创刊于1979年1月,现为半月刊。办刊宗旨:“交流国内外医学科研、临床实践的学术平台,培养中青年医学科技人才的摇篮和展示本校学术成果的窗口。”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近年来,刊文地区分布数已达到31个,涉及国内外机构159个,涵盖了生物医学的全部学科,各类基金资助项目论文占每期刊出论著的45%左右。2012影响因子为0.604,综合评分在全国医科大学学报类52种期刊中位居第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先后20余次获全国、全军、教育部和省、市优秀科技期刊一、二等奖,2 003年、2005年两度被评为“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奖”。2008、2009、2010、2011、2012年连续5年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8、2011年连续2届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2010、2012年连续3届被评为“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2008年起,连续4年被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08年被评为首批“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年、2010年连续两届被评为“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四)医学科普类期刊《解放军健康》

《解放军健康》创刊于1987年1月,是经全军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批准创办的、我国第一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军事医学科普杂志。现为双月刊。在创刊之初,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向前、聂荣臻、杨得志、洪学智等先后题词祝贺。1997年1月,在《解放军健康》创刊10周年之际,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张震、张万年、迟浩田及总参谋长傅全有、总后勤部长王克等题词贺勉。创刊以来,《解放军健康》累计发行超过2000万册,深受广大官兵及读者喜爱,并有数百篇文章被有关报刊转载,有130多篇获得国家级和省级优秀作品奖,杂志也多次获得全国和全军的奖励:1989年5月,被全军爱卫会授予“全军健康教育作品特等奖”;1990年6月,被全国爱卫会、国家卫生部授予“全国优秀卫生期刊奖”;1990年9月,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期刊展览整体设计三等奖”;1995年4月,被国家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宣教作品一等奖”;2001年12月,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双效”期刊,并被列为“全国百家阅览室赠刊”。

四、启示

把新中国成立后军队医学期刊出版工作的发展历程记述下来,目的是供各位同仁学习参考。这不仅是对过去的记录,也是对历史的交代,更是对未来的启示,因为任何历史都是继承的、发展的。通过这次研究得到的主要启示如下:

(一)感受到关心、关怀

纵观军队的这些医学期刊,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医学期刊建设发展的关心和关怀。无论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刊名题词,还是国家有关部门对军队刊号版号的支持;无论是国家科技部信息所对军队期刊的收录,还是行政机关对刊名变更、印张增加、刊期调整的快速批复,都体现了这一点。特别是在朝鲜战争的艰苦落后的年代,还专门针对这场战争,创办了不少期刊,这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军队人员健康,一切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一切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也充分体现了“面向部队,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发展医学科学技术,为国防建设服务”的军队卫生工作方针,还充分体现了“突出实用,突出战备,服务军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的办刊思想。上述这些思想,将长期指导我们军队医学期刊工作者的工作。

(二)感受到政治经济发展的“起落”

纵观军队的这些医学期刊,切实感受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林彪四人帮的破坏、改革开放后的兴起,这3个阶段的特点在医药卫生界、特别是医学期刊界的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军队医学期刊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初级发展阶段;“文革”10年是期刊的停滞和倒退阶段,在此期间,不但没创刊过什么期刊,而且已经发展很好的期刊也大部分被迫停刊。改革开放以后,是军队医学期刊迅猛发展的重要阶段,有绝大多数期刊(69种,占总数的79.3%)是这一时期创刊的。

(三) 感受到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

由于期刊既是科学研究信息资料的提供者,又是科学研究的“过程成果”和“终端成果”的贮备载体。纵观军队的87种医学期刊创刊、发展、名称变更、刊期不断缩短等的发展过程,切实感受到我军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同时,也感受到,医学期刊,特别是医学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者,对我国我军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作出的巨大贡献。反过来也说明,我们医学出版工作者的岗位十分重要。因此,建议各单位,特别是医院、医学院校等单位,应该更加重视医学期刊的出版工作,把期刊工作者的工作看作是临床一线、科研一线、教学一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鼓舞期刊工作者办好医学期刊、促进知识积累、加快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四)感受到责任,坚定了信心

87种期刊中,绝大部分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前创刊的,这说明今天绝大多数的军队医学期刊经过了几代办刊人员的辛勤耕耘和共同努力,才有了今天这样高的水平和影响力。老一辈办刊人员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值得尊敬。学习了解和回顾了上述这些内容,对我们今天做好军队医学期刊的出版工作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应当更加坚定我们办好期刊的信心和勇气。我们今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不知要舒适多少,安全多少。我们真是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条件和幸福生活,加强学习,磨练意志,提升境界,为了军队医学期刊的发展进步而殚精竭虑地工作,唯此,才不辜负我们的业界前辈。

王敏,1963年12月出生,男,山东省平原县人,总后卫生部人民军医出版社,编辑部主任、副编审)

猜你喜欢

季刊军医双月刊
《供水技术》(双月刊)征稿启事
《国际设备工程与管理》(英文季刊)征稿启事
欢迎订阅《环境技术》双月刊
《国际设备工程与管理》(英文季刊)征稿启事
《国际设备工程与管理》(英文季刊)征稿启事
湖北省赤壁市老蜂厂养蜂专业合作社
军医
战时中国社会观察的一个新视角——评戈登的《一个英国军医的中国观察实录》
我的军医爸爸
福尔摩斯·住院病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