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弹拨乐器鉴赏

2013-02-10

演艺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楚墓桐木红木

王 欣

春秋当阳曹家岗楚墓瑟

1984年,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县的曹家岗古墓群,挖掘出一处春秋晚期的楚墓,在其1、2号陪棺盖上置有瑟、笙、铜铃等乐器。根据墓制及随葬品的规格考证,墓主身份应为大夫阶层中地位较高者。

春秋当阳曹家岗楚墓瑟(见图1~图7)为1号陪棺中的漆瑟,木胎,斫制为主,雕制为辅。长210 cm,宽38 cm。系整木制作,小部体另行加工后嵌插其内,用铆钉加固。纵裂为不相等的两块,首端用长2.6 cm的铜抓钉将之接缝加固。长方体而中空为共鸣箱,瑟面弧拱,首端大于尾端。因年代久远,瑟体严重朽蚀,但各部件完整。瑟体最为独特的是三种榫卯结构:用1根圆木销直插入挡板中间,防止瑟面内曲;一侧直接凿眼灌铸1个曲形铜铆钉;首端面上2个燕尾形销榫。瑟面近首端横嵌一条与面宽等长,宽、高各1 cm的首岳。按首岳外侧的弦孔,以及首岳和尾岳上的勒痕计数有26根弦。弦孔间距约1.3 cm。底板纵向开凿一条宽7.6 cm,连接首岳、尾岳的槽口。无弦柱。

瑟身面板及侧板均绘有髹朱、黑漆彩绘及浮雕装饰。尾部雕有饕餮纹和禽、龙等动物图案。瑟体以朱漆为底,以黑漆勾勒出物体轮廓,再描绘动物纹饰,辅以几何形纹及边沿装饰。主体纹饰以龙凤为主,勾连雷纹装饰。

曹家岗5号墓瑟是迄今发现的楚瑟中较为完整,制作精美的实物。从漆瑟弦痕分明来判断,该器物应为主人久习之物,可见是当时较为实用的乐器。

图1 春秋当阳曹家岗楚墓瑟实物复制照片

图2 春秋当阳曹家岗楚墓瑟纹样尾部照片一

图3 春秋当阳曹家岗楚墓瑟尾部纹样照片二

图4 春秋当阳曹家岗楚墓瑟浮雕纹饰示意图

图5 春秋当阳曹家岗楚墓瑟三视图

图6 春秋当阳曹家岗楚墓瑟尾部纹饰示意图

图7 春秋当阳曹家岗楚墓瑟首端榫卯结构示意图

仙水崖春秋时期梓木古筝

最早的古筝是五弦筑身,源于是一种用竹子做的乐器——竹筒琴。后来几经改革,“易竹以木”,把竹子换成木头,拓宽音域、增加琴弦数量等,从用材到形制均有所变化。早期出土的随葬品古筝实物几乎是空白,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江西贵溪县鱼塘乡仙水崖的春秋战国时期崖墓群中发掘出两件,出土时两筝均置于棺盖之上。经专家考证认定为公元前500年左右,即春秋早期的十三弦古筝。这是目前所见仅存的春期时期的古筝实物资料,也是已知国内最早的木制弦乐器,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仙水崖春秋时期梓木古筝(见图8~图13)用梓木刳制而成,木质坚硬沉重,腔体保存基本完好,整体呈船形。通长167.3 cm、中部宽16.5 cm、尾部宽18.2 cm。它的首部上面凿有弦槽,槽内底部横列13弦孔。首部下端棱起呈品字形足。筝尾形似船尾,向上弧翘。上部设枘槽,槽底开13个枘孔,列两行,前行7孔,后行6孔,孔距相错。筝面中部斫有长方形凹槽如船舱,作为共鸣箱。箱面覆盖的面板今已不存在。筝背平整如船底,厚约2 cm。

目前,扬州、上海等地生产的古筝多采用面板、底板和边板粘合的制造工艺,有些还采用面板拼面的设计,考究细腻,工序复杂。但古代这种用整块木头刳制而成的工艺,相较拼合制作的古筝使用寿命大大延长。现代北方也有沿用这种工艺制作的古筝,在声学性能方面与拼合筝也有所不同,其声音清越洪亮,共鸣性更好。

图8 仙水崖春秋时期梓木古筝筝首弦槽细部

图9 仙水崖春秋时期梓木古筝筝首端细部

图10 仙水崖春秋时期梓木古筝筝首背面

图11 仙水崖春秋时期梓木古筝筝尾正面

图12 仙水崖春秋时期梓木古筝筝尾背面

图13 仙水崖春秋时期梓木古筝尺寸图

蒙古族桐木描纹十弦雅托噶

雅托噶,蒙古族拨弹弦鸣乐器,又称蒙古筝。传统雅托噶常用于军事、礼仪、宗教等活动。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各地、辽宁和吉林省蒙古族聚居区。其外形与汉族的古筝相似,但二者在结构、定弦等方面均有差别。

蒙古族桐木描纹十弦雅托噶(见图14~图19),通长为146 cm。琴头长38.5 cm,厚8.2 cm,宽28 cm;琴身长109 cm,宽21 cm,厚度8.9 cm;琴尾宽21 cm。琴箱共有2个共鸣孔,第一个共鸣孔距离琴尾20.7 cm,第二个共鸣孔距离琴尾101 cm,两个共鸣孔之间的距离为78.5 cm,琴码高度为5.7 cm。琴首和琴尾两端微下垂,底板的左、右两端各开一个圆形孔,中央开有一字形音孔。通体髹深棕色漆,张丝弦。琴首表面描绘花卉图案,旁边设10个纺锤状弦轴,弦轴上绘民族图案。

演奏姿势多采用坐姿,奏者盘腿而坐,将琴体平置于腿上,或将琴首置于奏者右腿上部,琴尾触地。演奏时,右手拇指、中指、食指戴骨质指甲拨弦,左手除小指外,其他四指按弦。演奏技巧有托、劈、勾、揉、颤等。

20世纪50年代后,出现了改良雅托噶,形制与传统雅托噶相同,只是在弦制和演奏技法上有所提高,将雅托噶改良为系列弹弦乐器。

图14 蒙古族桐木描纹十弦雅托噶实物照片

图15 蒙古族桐木描纹十弦雅托噶局部照片

图16 蒙古族桐木描纹十弦雅托噶尺寸图一

图17 蒙古族桐木描纹十弦雅托噶尺寸图二

图18 蒙古族桐木描纹十弦雅托噶结构名称图一

图19 蒙古族桐木描纹十弦雅托噶结构名称图二

红木桐面二十一弦古筝

古筝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乐器之一,战国时已流行,因其时秦国尤好此器,故又称“秦筝”。古筝形制几经变革,由最初的五弦、六弦发展至明清时期的15至16根弦。20世纪60年代开始流行21弦筝。

筝主要由面板、底板、边板、筝头、筝尾、岳山、琴码、琴钉、出音孔和筝弦等组成。

红木桐面二十一弦古筝(见图20~图25),面板和底板用木质干而松的梧桐木来制作。边板,即筝的侧帮为红木制作。筝头一般用红木、紫檀或其他较坚实的木料制成,它的作用是固定琴弦。在筝头的侧面有一个出音孔,上有一个音窗。筝头因与共鸣体相通,因而扩大了共鸣的范围。岳山也称木梁或山口,用红木制成,在筝上有两个岳山:一个在面板与筝头连接处,叫做前岳山;一个在面板与筝尾连接处,叫做后岳山。琴码也称柱、雁柱,它是筝弦和面板的传振支柱,用红木镶牛骨制成,每个码子支撑着一根弦。在演奏过程中,弦的振动由琴码传递到面扳,再通过共鸣体而发音。琴码可左右移动,以调整音高,有时也稍作前后移动,以适当调整音质。筝的底部有3个出音孔,筝头侧面、底板中部、底板接近筝尾处各一个。在用弦上,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将铜丝弦、金属缠弦或尼龙缠弦,以及其他种弦加以适当的配置。

演奏时,以右手大拇指、食指、中指拨弦,弹出旋律。右手有托、劈、挑、抹、剔、勾、摇、撮等指法,左手有按、滑、揉、颤等指法,重按可使原音增高大二度或小三度音程。

图20 红木桐面二十一弦古筝正面

图21 红木桐面二十一弦古筝背面

图22 红木桐面二十一弦古筝结构名称图

图23 红木桐面二十一弦古筝调音轴

图24 红木桐面二十一弦古筝琴码

图25 红木桐面二十一弦古筝演奏姿势照片

朝鲜族桐木十三弦伽倻琴

伽倻琴,是朝鲜族古老弹拨弦鸣乐器。朝鲜语称嘎呀高,又称新罗琴,是新罗乐的主要乐器。公元500年,在朝鲜半岛流行。相传为古伽倻国嘉实王于勒根据汉筝、汉筑的形制,融合其民族特色制成。现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区,尤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古代的传统伽倻琴,琴体均采用桐木制作,不加底板,张有12条丝弦,一弦一柱,柱可移动。

朝鲜族桐木十三弦伽倻琴(见图26~图30),由琴框、面板、底板、岳山、琴柱和琴弦等构成。共鸣箱呈扁长方匣形,全长150 cm、首宽22 cm、尾宽26 cm。琴框面板为桐木制,下设栗木制底板和琴脚,底板上开有3个圆形为出音孔。琴首一端有凸起的岳山架弦和穿挂琴弦的弦孔。琴柱呈人字形,高6 cm、底宽6.5 cm,柱中钻有小孔用细弦串连,支弦于面板中部,排列呈雁行,每弦一柱,柱可移动以调节音高。

演奏姿势为坐姿,演奏者席地而坐,将琴体横在身前,琴首置于右膝上,琴尾触地。演奏时,右手用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弹奏,左手按弦。伽倻琴多按五声音阶定弦,最高音弦通过重按,可使发音提高一个小三度。

图27 朝鲜族桐木十三弦伽琴主视图

图28 朝鲜族桐木十三弦伽琴左视图

图29 朝鲜族桐木十三弦伽琴前视图

图30 朝鲜族桐木十三弦伽琴结构名称图

猜你喜欢

楚墓桐木红木
陈俊:用心传承红木文化
安徽池州桐木坑磁铁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试论战国时期的楚墓人殉
读曾侯乙墓竹简、望山楚墓竹简杂记
荆州棗林鋪楚墓出土卜筮祭禱簡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果断选择
果断选择
果断选择
林业:《红木》国标修订红木种类或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