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钢结构工程的“制作、运输、安装三同步”管理

2013-02-04张丽君吴国州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综合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钢结构工程降本增效项目管理

张丽君 吴国州

摘要:钢结构工程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在现代建筑工程中越来越普通。钢结构工程管理分为制作、运输与安装三个过程,三个过程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文章简述了钢结构工程的“制作、运输、安装三同步”管理的优点,并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实施“制作、运输、安装三同步”管理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钢结构工程;三同步;降本增效;项目管理;建筑工程

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2-0079-05

在冶金工业、公共设施、民用住宅及市政桥梁等项目中,由于钢结构在设计、施工及综合经济等方面都具有很多优势,除冶金工业厂房大多选用钢结构外,近些年来我国建筑钢结构发展迅速,一大批大跨度及超高建筑均采用了钢结构,如鸟巢、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上海环球中心及广州电视塔等。

图1

钢结构工程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的关键过程,施工中往往会受到上道工序土建工程的负面影响,同时制约着下道工序机电专业工程,在整个项目管理中钢结构工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钢结构工程管理的三大重点与难点过程是制作、运输和安装,三个过程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实施“制作、运输、安装三同步”管理是解决三个过程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行之有效的办法,项目管理始终要按“以现场安装为中心,以安装计划确定制作计划,以制作计划确定运输计划,以运输计划保证安装计划”的管理思路,并通过项目的组织与协调管理,使组织管理具有唯一性、协调管理具有统一性。

1 实施“制作、运输、安装三同步”管理的优点

1.1 减少制作场地压力,提高制作厂家生产效率

制作厂家的生产能力与生产面积往往成正比,采用“三同步”管理方式,将已制作好的构件及时运走,减少了制作场地压力,将制作厂家有限的生产场地充分利用,提高了制作生产效率。

1.2 避免构件二次运输而造成构件的变形,可提高工程质量

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和漆膜层损坏等质量问题,采用“三同步”管理方式,避免了构件二次运输,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尤其是弧形、刚度小等易变形构件应该避免二次运输,最适合采用“三同步”管理的方式。

1.3 避免构件二次运输,可降低施工成本

构件二次运输需要花费大量的人物财资源,采用“三同步”管理方式,避免构件二次运输,可大幅降低施工成本。构件在二次运输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和漆膜层损坏等质量问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造成费用的增加,采用“三同步”管理方式,避免了构件二次运输,可降低施工成本。

1.4 避免构件现场堆放,有利于施工现场的平面和标准化管理

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多变、平面空间有限,采用“三同步”管理方式,避免了构件现场堆放,有利于施工现场的平面和标准化管理。

1.5 避免构件二次运输和现场堆放,减少了大量的安全隐患

构件在二次运输过程中,存在交通安全重大隐患;构件在施工现场存放,存在构件倾翻伤人等安全隐患。采用“三同步”管理方式,避免了构件二次运输和现场存放等,减少了大量的安全隐患。

1.6 减少项目管理环节,便于项目管理,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

采用“三同步”管理方式,减少了构件二次运输、构件质量缺陷整改、现场存放管理及二次运费成本核算等环节,便于项目管理,可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2 实施“制作、运输、安装三同步”管理的主要措施

2.1 组建精干高效的管理组,实现“三同步”管理的统一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组建精干高效的钢结构工程管理组,并与业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密切配合,全面负责、组织、指挥全过程施工,搞好施工组织协调及保障工作。通过统一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协调管理,使相对独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制作、运输与安装过程,融为一体,同步推进。项目经理担任管理组组长,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管理组组织机构图见图2。

2.2 把好协作单位的“准入”关,合理分工“三同步”管理的任务

在选择制作、运输及安装协作单位时,重点要审查协作单位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和安全资格证书等证件,严格审查协作单位的履约信誉、企业业绩、服务意识、人员素质、机械设备、资产负债等状况,并通过实地考察、合同评审等方式,把好协作单位的“准入”关。

图2

根据工程量大小、工期要求及协作单位考察、评审情况等,对制作、运输、安装任务进行合理分工。工程量小、工期不紧的工程,制作、运输、安装任务可分别选择一家协作单位;工程量大、工期紧的工程,制作、运输、安装任务可分别选择两家以上协作单位,形成竞争氛围,争取项目管理的主动权。

2.3 细化分解项目管理目标,明确“三同步”管理的协作单位各方责任

针对钢结构工程组织要统一、管理要精细等的特点,要实施“三同步”管理,项目组应根据施工合同、投标文件等要求,细化分解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成本、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等管理目标,明确各协作单位的责任。

如,分解安全管理目标和落实责任的措施:钢结构工程是一项危险因素多、安全隐患多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难度大,为明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责任落实,项目与各协作单位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要求协作单位缴纳一定合同额比例的安全抵押金,并按其考评。

2.4 确保设计详图质量,是实施“三同步”管理的技术保障

构件设计节点、结构形式等要满足现有成熟的制作工艺要求,构件的最大断面尺寸要充分考虑运输路线等实际情况,构件最大重量的确定要分析现场条件、吊装机械资源等。项目部调集有丰富经验的制作、安装技术人员积极主动参与工程设计,是解决由于设计影响制作、运输、安装的最佳途径,是实施“三同步”管理的技术保障,将设计问题减少到最低限,才能保证“三同步”的有序进行。在设计过程中,采用Tekla Structures建模设计,使设计图纸达到以下要求:满足现有成熟的制作工艺要求,节点便于制作与安装,尽量减少构件种类与数量,材料订货周期短,超大型构件要选好“整体制作、分体运输与吊装”方案等问题。

在宝钢宽厚板轧机工程中,冷床、精整、成品3大区域钢结构工程总量33000多t,其中屋面天窗系统3000多t,本系统原设计按3大区域分别出图,构件种类3000多种、数量130000多件;而后与设计院进行了沟通,将3大区域屋面天窗按一套图纸设计出图,构件种类减少到1200多种、数量减少到60000件。构件种类与数量的大幅减少,减少了制作零部件种类和数量,提高了制作生产效率,增加了每车次运输重量,减低了运输成本,减少了现场构件挑选时间,加快了安装进度等,是“三同步”管理顺利实施的技术保障。

2.5 编制切实可行的制作、运输、安装方案,为实施“三同步”管理奠定基础

钢结构工程制作、运输、安装方案的切实可行,是直接影响“三同步”管理能否顺利实施的基础。通过技术、组织、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编制切实可行的方案,可提高质量、减少安全隐患、加快工期、降低成本、提高项目施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5.1 制作方案的重点。

(1)制作工艺流程图见图3。

(2)钢结构焊接:

焊接人员:焊接技术责任人员应接受过专门的焊接技术培训,取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并有一年以上焊接生产或施工实践经验。焊接质检人员应接受过专门的技术培训,有一定的焊接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并具有质检人员上岗资质证。无损探伤人员必须由国家授权的专业考核机构考核合格,其相应等级证书应在有效期内,并应按考核合格项目及权限从事焊缝无损检测和审核工作。焊工应经考试合格并取得资格证书,且证书在有效期内,其施焊范围不得超越资格证书的规定。气体火焰加热或切割操作人员应具有气割、气焊操作上岗证并在有效期内。焊接预热、后热处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用电加热设备加热时,其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

图3

焊接材料:焊接材料的选定必须符合国标或等同的其他标准相对应的适合钢种、接头形式、坡口形状、焊接方法等,按照设计图纸及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进行烘培,建立领用与回收制度。

焊接顺序:影响钢结构件焊接变形的因素有设计和工艺两个方面。设计方面指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焊缝的位置、焊接坡口的形式等。工艺方面指合理的焊接工艺规程、装焊顺序、各种防变形和反变形方法的采用以及采取的消应力措施等。

2.5.2 运输方案的重点。选择运输车辆的主要因素有:运输构件的长度、宽度、高度及重量等,车辆行使路线上建筑物与构筑物的高度与宽度等。

决定车辆行使路线的主要因素有:运输车辆及构件总重量,延线道路及桥梁等能承受的最大重量,延线道路车辆允许通行时间等;对于超长、超宽、超高的大型构件运输,做好临时胎架和加固措施,并到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2.5.3 安装方案的重点。确定安装部署的因素有:上道工序土建基础交接时间,下道工序专业工程需要钢结构工程完成时间,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分区施工情况等,根据工程的建筑和结构特点确定吊装顺序。

图4

确定吊装机械的因素有:根据构件的最大吊装高度、最大重量、最大吊装水平距离等施工情况,选择主导机械的规格型号;根据现场施工总体部署和总工期的要求,选择主导机械的数量;根据是否需要提前地面拼装、构件特点等,选择辅助吊装机械。

确定吊装机械行走路线的因素有:安装部署,吊装顺序,吊装机械的规格型号,土建基础平面布置等。

在宝钢不锈钢6标工程中,钢结构工程总量18000多t,其中镀锌塔区域厂房柱设计为4肢钢管柱,构件长58m、单重120t、最大构件尺寸4500×5600,采用了“整体制作、分体运输与吊装方案”,保证了“三同步”管理顺利进行。

2.6 合理配置制作、运输、安装资源,实现“三同步”管理的稳健开展

要实现“三同步”管理的稳健开展,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认真研究,将资源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强化其管理,以达到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组织资源、平衡各项资源以及最终节约资源的目的。

合理配置制作资源的重点有:焊接等特殊工种等劳动力,钢材等主要材料与焊接材料、油漆等辅助材料,吊装、切割等施工机具等。

合理配置运输资源的重点有:运输车辆、驾驶员、协调人员等。

合理配置安装资源的重点有:起重吊装等特殊工种等劳动力,吊装机械等施工机具,安装螺栓等辅助材料,临时围挡等安全设施与安全帽等物资材料等。

2.7 采用四级计划体系控制进度,动态跟踪“三同步”管理计划

2.7.1 合理制定“三同步”管理计划。采用ccproject软件等编制制作、运输、安装计划,实行日、周、月、总体四级计划体系控制进度,使“三同步”管理的计划周密、精细。

2.7.2 动态跟踪“三同步”管理计划。管理组安排专人负责动态跟踪制作、运输、安装情况,使计划有序开展,跟踪管理的重点有:制作单位的材料供应、制作进展、设备状态等,运输单位的运输车辆、人员变动等,安装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机械、作业人员等。管理过程中采用“前锋线比较法”检查计划,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纠偏措施。

2.7.3 及时调整“三同步”管理计划。在整个工程中,钢结构工程会受到施工工序、设计变更、气候条件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制作、运输、安装计划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如施工现场钢结构柱基础土建工程施工顺利改变等。

2.8 狠抓项目统一的组织与协调管理,使“三同步”管理井然有序

2.8.1 实现项目组织管理的唯一性、协调管理的统一性。钢结构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制作、运输、安装管理工作非常庞杂,大到整体施工部署方案,小到安装螺栓的使用,项目组织与协调管理是实施“三同步”管理的一条生命线,只有通过管理组的组织与协调管理,组织管理才具有唯一性,协调管理才具有统一性,只有如此,才能使制作、运输、安装三者成为有机的整体,最终实现“三同步”的安全、质量、环境、工期、成本等管理目标。

2.8.2 项目的组织与协调管理以现场安装为中心。在钢结构工程的全管理过程中,始终贯穿“以现场安装为中心,以安装计划确定制作计划,以制作计划确定运输计划,以运输计划保证安装计划”的管理思路,重抓项目的统一组织与协调管理,使制作、运输、安装计划环环相扣、管理井然有序。

2.8.3 与项目各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大型工程项目需要不同组织的众多人员共同参与,项目的成功取决于项目参与各方的密切合作。各方的关系不应仅仅是用合同语言表述的冷冰冰的工作关系,更需要建立各方更加紧密和高效的合作伙伴关系。

2.9 规范项目管理,采取正确的管理措施,充分发挥“三同步”管理的优势

2.9.1 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使项目管理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要建立简单易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在过程中将其循序渐进地完善,使项目的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管理稳步实施,才能确保“三同步”管理的顺利开展。

2.9.2 采取正确的各项技术组织管理措施,充分发挥“三同步”管理的优势。根据工程特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正确的安全、质量、工期、环境保护等各项技术组织管理措施,对制作、运输、安装协作单位进行有效的全过程、全方面管理。例如,项目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严格实施考评奖惩措施:项目管理组根据工程规模大小等实际情况,建立月或季安全、质量、工期等奖惩措施的竞争激励机制,并将具体的奖惩办法明确到合同中或形成双方签字认可的书面文件,项目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奖惩办法考评、兑现。

3 结语

在整个项目管理中,钢结构工程虽然仅是一分部分项工程,但其造价占整个项目的造价比例大,并在施工项目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做好钢结构工程的项目管理,是实现项目成本管理目标的基础与保障,只有采取钢结构工程的“制作、运输、安装三同步”管理,才能充分发挥项目管理的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张丽君(1980-),女,上海人,上海协同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吴国州(1976-),男,上海人,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师。

(责任编辑:秦逊玉)

猜你喜欢

钢结构工程降本增效项目管理
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中小企业营销模式应用研究
项目管理指南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
浅谈钢结构工程吊装的安全控制措施
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企业降本增效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量化考核机制在联合站站降本增效工作中的作用
关于钢结构工程设计问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