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俄罗斯外交向东看

2013-02-02

环球时报 2013-02-02
关键词:欧亚哈萨克斯坦天然气

亚历山大·加布耶夫 2013年,俄罗斯将面临一系列外交难题。首先,与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一体化将面临更多问题。其次,俄在欧洲天然气市场上越来越不能得心应手,可与之相比的亚洲市场至今难觅踪影。

欧亚联盟建设

接受问卷调查的俄罗斯官员一致认为,2013年俄罗斯最重要的外交工作是巩固俄白哈联盟。由最初的海关同盟演变而来的统一经济空间按计划到2015年应转变为欧亚经济联盟(EEU),它将是类似欧盟(EC)的后苏联时代机构。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称苏联解体为“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他几乎将建立欧亚经济联盟(EEC)视为自己第三任期内最重要的工作。但近几个月来欧亚经济联盟建设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如果说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任俄总统期间海关同盟内部的争吵主要发生在俄白之间的话,那么现在俄罗斯与曾经的一体化主要推动者哈萨克斯坦之间的矛盾却突然显现。

“我们国内上层对整个欧亚一体化进程的态度正在逐渐发生转变。如果说以前他们相信哈萨克斯坦能因低税率而受益的话,那么现在却认为好处并不明显。”一位接近哈萨克斯坦政府的消息人士说。这样一来,要么莫斯科与阿斯塔纳努力去寻找某种侧重于经济的合作方式,要么一体化进程所需将主要由俄罗斯财政预算来承担,因为欧亚一体化进程现已无法被放弃。

来自欧洲的挑战

也许俄罗斯外交将面临的最根本问题将在欧洲。美国业已开始的“页岩气革命”给欧洲天然气市场带来了深刻变化。

原本面向美国市场的中东液化天然气(LNG)现在转向欧洲,对现货市场价格造成直接冲击。多年来作为欧洲天然气市场基石的长期供货合同和照付不议条款(供货商不加算缺额罚金的最低气量)开始动摇。随之而来的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在欧洲市场上的地位被削弱,其垄断份额在逐步下降。

未来5年俄罗斯将面临大量失去财政来源的风险。因此尽快巩固同欧洲的关系、及时达成关于俄欧能源关系变化方向的共识,将是莫斯科的当务之急。

转向东方

在此方面,俄罗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进入亚洲油气市场。东亚和东南亚对石油,尤其是对天然气的需求一直在稳步增长。这将能为俄天然气工业公司和俄罗斯各大石油公司提供一个销量不少于欧洲的替代市场。但运输基础设施的匮乏使俄罗斯尽早开始向该地区供货的愿望难以实现。

关于两条中俄天然气管道建设问题的谈判2006年就已展开,但双方在此项目上的立场至今难以接近。俄天然气工业公司始终要求中方接受其对欧天然气供应长期合同的价格,但中方目前可以买到更便宜的天然气,因而并不急于作出让步。

除天然气谈判之外,莫斯科在亚洲还有很多事要做。其中最重要的是吸引投资。没有投资,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便无从谈起。

到目前为止,俄罗斯与亚洲的关系即使从表面上看都算不上成功。例如,俄罗斯在APEC峰会上竭力把自己描绘成亚太地区的重要大国,但此后,俄领导人却连续第二年未能参加东亚峰会。美国总统奥巴马、中国总理温家宝以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10个东盟国家的领导人则悉数出席了峰会。

俄罗斯在未来几年要花大力气改善国际形象。为此必须在国内做出改变,创造出对他人有吸引力的国内局面。本文刊载自《环球时报》“透视俄罗斯”专刊,内容由《俄罗斯报》提供。▲(作者为《生意人报 — 政权》副总编辑)

猜你喜欢

欧亚哈萨克斯坦天然气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通
接棒
哈萨克斯坦6月提前大选
俄罗斯天然气通过中俄东线 天然气管道正式进入中国
欧亚的妈妈
狼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