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以军重创援叙秘密部队

2013-02-02

环球时报 2013-02-02
关键词:巴沙尔以色列叙利亚

本报驻叙、英、德、法记者 焦翔 纪双城 青木 杨明 本报记者 邱永峥 郝洲 马俊 ●玉鹏是叙利亚官方声称的“军事研究中心”,还是西方所说的“运载武器的叙军车队”?以色列空袭叙利亚后,国际社会有关打击目标的“猜谜游戏”热度不减。2月1日,两名据称了解行动的以色列情报人员向美国媒体证实了西方的猜测,而以色列媒体当天还爆出惊人的消息:大马士革附近的这家军事中心不仅有导弹,还有3000名伊朗革命卫队士兵和多名俄罗斯军事专家,在轰炸中这些人员伤亡惨重。距离空袭一天半后,叙利亚政府的“口头报复”迟迟而来。而以色列官方对轰炸的缄默,更是让一向站在巴沙尔政权对立面的西方舆论露出少有困惑:以色列是不是炸错了?“答案隐藏在战争的迷雾中。”《柏林晨邮报》1日称,不管以色列的袭击目标是什么,结果肯定是中东危机升级。该报还警告说,在中东,战争和非战争的界限是模糊的,现在该地区什么都可能发生。  空袭目标:导弹还是俄伊军事人员?  关于以色列空袭叙利亚的目标2月1日又有新内容。两名了解此次空袭行动的以色列情报官先后向美国麦克拉齐报业集团记者透露,以色列F-16战斗机编队空袭的目标是大马士革郊外杰姆拉亚区的一处叙军基地,更准确地说,摧毁的目标是基地内载有导弹的叙军车队。 接受采访的一名情报官称,1月30日凌晨空袭发生时,叙军车队停在杰姆拉亚军事研究中心;另一名情报官则称,这个车队遇袭时正离开基地驶上前往黎巴嫩的高速公路。这就大大缩小了叙方和西方说法间的差异。但以色列两名情报官均表示,遇袭的叙军车队载有最能威胁以色列无人机的地对空导弹。以色列情报机构怀疑这些地空导弹是叙军准备移交给黎巴嫩真主党民兵的,所以决定下手袭击。在袭击开始前,以色列专门派人赴华盛顿,向五角大楼和白宫通报了准备展开军事行动的计划,美国随即为其开了绿灯,并且提供侦察情报方面的支持,而驻中东地区的美军也进入高度警戒状态,随时准备支持以军的行动。  美国麦克拉齐报业集团在报道中分析称,这表明以色列不仅密切监视着叙利亚战略武器的下落,而且急切地打算在这些武器脱离叙利亚政府控制之前对其进行摧毁。  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1日则透露更加惊人的消息,那就是以色列此次空袭其实是在外界普遍知道前48小时实施的,袭击目标正是大马士革杰姆拉亚军事研究中心,但这个中心内不仅有叙军的地对空导弹,还驻扎有3000名秘密支援叙利亚政府军的伊朗革命卫队士兵和多名俄罗斯“军事技术顾问”。空袭发生时,以军的F-16战斗机一共向基地发射了6枚破坏力巨大的导弹,几乎将驻扎有伊朗革命卫队的住所完全摧毁,造成伊朗和俄罗斯人“巨大的伤亡”。  《环球时报》记者此前多次赴叙利亚深入采访,6次往返此次遭以色列空军打击的叙黎接壤地区,亲眼目睹过叙军在该地区密集部署的地对空和地对地导弹。更为重要的是,叙军在该地区还有一个秘密的化学武器仓库,而这一敏感地区距离黎巴嫩真主党民兵完全控制的贝卡谷地的车程不过30分钟。  《环球时报》记者1日就此事求证伊朗和以色列驻华使馆,对方均表示“无可奉告”。尽管黎巴嫩和美国均不愿证实上述事实,但据法新社报道,美国国务卿希拉里1日表示,诸多迹象表明,伊朗和俄罗斯正派越来越多军人和先进武器支持巴沙尔,“伊朗的介入正在加强,我们现在关注其送往叙利亚的武器质量正在改善,人员也在增加”。  中国军事专家刘江平1日对《环球时报》表示,从技术角度出发,以色列空军有能力对叙利亚进行远程空中打击。早在2007年,就曾传出以色列出动战机炸毁叙利亚一处疑为核反应堆的设施的消息。刘江平认为,叙反对派武装去年曾攻陷多处政府军雷达站和防空阵地,在叙军防空能力被大幅削弱的情况下,以军战机要空袭大马士革并不困难。他认为,除了外界猜测的叙政府将武器移交给真主党武装外,以色列可能还担心叙政府将生化武器或核技术转移给其他反以势力,因此采取预防性措施。以色列开始打破“军事沉默”  1日,以色列空袭的目标“像谜一样”继续被猜测。法国《新观察家报》称,以色列已经感受到事件的敏感性,如今它闭口不言,而大马士革当局则否认流行的版本。迄今各种说法互相矛盾,真相扑朔迷离,是袭击化学武器库还是运输车队,目标究竟是什么,甚至是否有这次空袭都无从确认。  德国《时代周报》1日称,空袭肯定不被理解,因为这意味着以色列干预邻国内战。以色列攻击叙利亚意在黎巴嫩真主党,而不是推翻巴沙尔。刘江平分析说,尽管以色列的行动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但它一直对遭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潜在威胁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必须百分百清除威胁才能感到安全,1981年以军冒险空袭伊拉克核反应堆就是最好的例子。  以色列已经为空袭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开始做准备。以色列《新消息报》报道说,以色列军方已经准备好随时再向叙利亚和黎巴嫩发动攻击。报道称,以色列政府虽然对行动至今保持缄默,但以色列的“红线”一直都在,那就是决不允许叙利亚向黎巴嫩提供武器,打破该地区的武装力量平衡。假如叙利亚因为此次空袭而与以色列全面开战,则以色列军方早已做好应对准备。以色列学者萨姆达尔认为,巴沙尔在有意夸大空袭影响,以便将叙利亚国内的叛乱分子与以色列造成一种“合作关系”。以色列《国土报》称,这一攻势使得以色列越来越多地陷入到叙利亚国内的战争当中,假如空袭是真的,以色列就成为向巴沙尔施压的国家之一。  叙利亚国内媒体一直指责叙利亚冲突是犹太复国主义者和西方联合铲除异己的阴谋,此次以色列的空袭行动为这一论调提供了论据。叙利亚《十月报》1日刊登文章称,以色列的空袭行动证明它是叙利亚危机近两年来的阴谋发源地和“蛇头”,在叙利亚反对派武装于国内战场节节败退、士气低落时终于发动直接干预,企图改变战争格局。叙利亚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易卜拉欣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称,空袭再次显示出以色列颠覆叙利亚政权、侵占阿拉伯领土的野心,其与在叙利亚国内发动暴乱的武装分子是一丘之貉。  不过,叙利亚对以色列的“报复”声明在空袭事件发生一天半后才发出。周四,叙利亚政府通过其国家电视台发表声明,要求联合国对以色列的空袭予以谴责,叙利亚驻黎巴嫩大使阿里1月31日表示,叙利亚有能力对以色列发动“出其不意的”反击。俄罗斯政治研究中心常规武器问题专家瓦季姆·科久林1日告诉俄《观点报》,叙利亚宣布会对以色列实施“毁灭性还击”更多的只是一种威胁而已。叙方确实有大量的导弹,但都已落后,不会轻易动用导弹或化学武器报复以色列,因为以色列反报复能够完全摧毁叙利亚。对巴沙尔来说,报复将是一种“自杀步骤”,如果采取报复措施,巴沙尔还可能失去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最后几个盟友。  又一场中东战争来临?  俄罗斯独立军事专家费尔根豪尔1日对《莫斯科共青团报》表示,以色列此次空袭成功表明,叙利亚防空系统在长达2年的内战中已被大幅削弱。此前,西方国家担心干预叙利亚冲突可能会造成巨大损失,现在看来,局势发生了变化。以色列能够对其发动空袭,这意味着包括土耳其在内的其他国家也能够做到。  更令国际舆论担忧的是,以色列的空袭行动可能导致叙利亚危机由内战转变并蔓延成为地区冲突。英国《独立报》称,空袭行动看似是防御行为,但并不利于实现和平。虽然巴沙尔政权目前无力反击,黎巴嫩真主党也不会因此反击,俄罗斯的批评仅限于外交层面,但能够令人安慰的因素还是很少。法国电视二台评论称,由于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间的矛盾是中东地区最深层的矛盾,以色列卷入其中将会令支持叙利亚反政府武装的阿拉伯国家感到为难。以色列的做法有趁火打劫的意味,即趁叙利亚受到削弱时打击真主党这个重大威胁,在外界看来这实在不符合逻辑,甚至美国也不能不表示谨慎。  “又一场中东战争来临?”类似的担忧在国际媒体上不断加重。《华尔街日报》称,美国对叙利亚内战的冷眼旁观带来的是更多混乱。奥巴马在连任后的就职典礼上宣布,永无休止的战争结束了,如果他真这么想,后果将是更多战争。 1日,叙利亚反对派传出要与巴沙尔和谈的消息。法新社报道说,这是叙利亚反对派第一次提出和谈,但前提是巴沙尔下台。▲

本报驻叙、英、德、法记者 焦翔 纪双城 青木 杨明 本报记者 邱永峥 郝洲 马俊 ●玉鹏是叙利亚官方声称的“军事研究中心”,还是西方所说的“运载武器的叙军车队”?以色列空袭叙利亚后,国际社会有关打击目标的“猜谜游戏”热度不减。2月1日,两名据称了解行动的以色列情报人员向美国媒体证实了西方的猜测,而以色列媒体当天还爆出惊人的消息:大马士革附近的这家军事中心不仅有导弹,还有3000名伊朗革命卫队士兵和多名俄罗斯军事专家,在轰炸中这些人员伤亡惨重。距离空袭一天半后,叙利亚政府的“口头报复”迟迟而来。而以色列官方对轰炸的缄默,更是让一向站在巴沙尔政权对立面的西方舆论露出少有困惑:以色列是不是炸错了?“答案隐藏在战争的迷雾中。”《柏林晨邮报》1日称,不管以色列的袭击目标是什么,结果肯定是中东危机升级。该报还警告说,在中东,战争和非战争的界限是模糊的,现在该地区什么都可能发生。  空袭目标:导弹还是俄伊军事人员?  关于以色列空袭叙利亚的目标2月1日又有新内容。两名了解此次空袭行动的以色列情报官先后向美国麦克拉齐报业集团记者透露,以色列F-16战斗机编队空袭的目标是大马士革郊外杰姆拉亚区的一处叙军基地,更准确地说,摧毁的目标是基地内载有导弹的叙军车队。 接受采访的一名情报官称,1月30日凌晨空袭发生时,叙军车队停在杰姆拉亚军事研究中心;另一名情报官则称,这个车队遇袭时正离开基地驶上前往黎巴嫩的高速公路。这就大大缩小了叙方和西方说法间的差异。但以色列两名情报官均表示,遇袭的叙军车队载有最能威胁以色列无人机的地对空导弹。以色列情报机构怀疑这些地空导弹是叙军准备移交给黎巴嫩真主党民兵的,所以决定下手袭击。在袭击开始前,以色列专门派人赴华盛顿,向五角大楼和白宫通报了准备展开军事行动的计划,美国随即为其开了绿灯,并且提供侦察情报方面的支持,而驻中东地区的美军也进入高度警戒状态,随时准备支持以军的行动。  美国麦克拉齐报业集团在报道中分析称,这表明以色列不仅密切监视着叙利亚战略武器的下落,而且急切地打算在这些武器脱离叙利亚政府控制之前对其进行摧毁。  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1日则透露更加惊人的消息,那就是以色列此次空袭其实是在外界普遍知道前48小时实施的,袭击目标正是大马士革杰姆拉亚军事研究中心,但这个中心内不仅有叙军的地对空导弹,还驻扎有3000名秘密支援叙利亚政府军的伊朗革命卫队士兵和多名俄罗斯“军事技术顾问”。空袭发生时,以军的F-16战斗机一共向基地发射了6枚破坏力巨大的导弹,几乎将驻扎有伊朗革命卫队的住所完全摧毁,造成伊朗和俄罗斯人“巨大的伤亡”。  《环球时报》记者此前多次赴叙利亚深入采访,6次往返此次遭以色列空军打击的叙黎接壤地区,亲眼目睹过叙军在该地区密集部署的地对空和地对地导弹。更为重要的是,叙军在该地区还有一个秘密的化学武器仓库,而这一敏感地区距离黎巴嫩真主党民兵完全控制的贝卡谷地的车程不过30分钟。  《环球时报》记者1日就此事求证伊朗和以色列驻华使馆,对方均表示“无可奉告”。尽管黎巴嫩和美国均不愿证实上述事实,但据法新社报道,美国国务卿希拉里1日表示,诸多迹象表明,伊朗和俄罗斯正派越来越多军人和先进武器支持巴沙尔,“伊朗的介入正在加强,我们现在关注其送往叙利亚的武器质量正在改善,人员也在增加”。  中国军事专家刘江平1日对《环球时报》表示,从技术角度出发,以色列空军有能力对叙利亚进行远程空中打击。早在2007年,就曾传出以色列出动战机炸毁叙利亚一处疑为核反应堆的设施的消息。刘江平认为,叙反对派武装去年曾攻陷多处政府军雷达站和防空阵地,在叙军防空能力被大幅削弱的情况下,以军战机要空袭大马士革并不困难。他认为,除了外界猜测的叙政府将武器移交给真主党武装外,以色列可能还担心叙政府将生化武器或核技术转移给其他反以势力,因此采取预防性措施。以色列开始打破“军事沉默”  1日,以色列空袭的目标“像谜一样”继续被猜测。法国《新观察家报》称,以色列已经感受到事件的敏感性,如今它闭口不言,而大马士革当局则否认流行的版本。迄今各种说法互相矛盾,真相扑朔迷离,是袭击化学武器库还是运输车队,目标究竟是什么,甚至是否有这次空袭都无从确认。  德国《时代周报》1日称,空袭肯定不被理解,因为这意味着以色列干预邻国内战。以色列攻击叙利亚意在黎巴嫩真主党,而不是推翻巴沙尔。刘江平分析说,尽管以色列的行动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但它一直对遭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潜在威胁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必须百分百清除威胁才能感到安全,1981年以军冒险空袭伊拉克核反应堆就是最好的例子。  以色列已经为空袭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开始做准备。以色列《新消息报》报道说,以色列军方已经准备好随时再向叙利亚和黎巴嫩发动攻击。报道称,以色列政府虽然对行动至今保持缄默,但以色列的“红线”一直都在,那就是决不允许叙利亚向黎巴嫩提供武器,打破该地区的武装力量平衡。假如叙利亚因为此次空袭而与以色列全面开战,则以色列军方早已做好应对准备。以色列学者萨姆达尔认为,巴沙尔在有意夸大空袭影响,以便将叙利亚国内的叛乱分子与以色列造成一种“合作关系”。以色列《国土报》称,这一攻势使得以色列越来越多地陷入到叙利亚国内的战争当中,假如空袭是真的,以色列就成为向巴沙尔施压的国家之一。  叙利亚国内媒体一直指责叙利亚冲突是犹太复国主义者和西方联合铲除异己的阴谋,此次以色列的空袭行动为这一论调提供了论据。叙利亚《十月报》1日刊登文章称,以色列的空袭行动证明它是叙利亚危机近两年来的阴谋发源地和“蛇头”,在叙利亚反对派武装于国内战场节节败退、士气低落时终于发动直接干预,企图改变战争格局。叙利亚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易卜拉欣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称,空袭再次显示出以色列颠覆叙利亚政权、侵占阿拉伯领土的野心,其与在叙利亚国内发动暴乱的武装分子是一丘之貉。  不过,叙利亚对以色列的“报复”声明在空袭事件发生一天半后才发出。周四,叙利亚政府通过其国家电视台发表声明,要求联合国对以色列的空袭予以谴责,叙利亚驻黎巴嫩大使阿里1月31日表示,叙利亚有能力对以色列发动“出其不意的”反击。俄罗斯政治研究中心常规武器问题专家瓦季姆·科久林1日告诉俄《观点报》,叙利亚宣布会对以色列实施“毁灭性还击”更多的只是一种威胁而已。叙方确实有大量的导弹,但都已落后,不会轻易动用导弹或化学武器报复以色列,因为以色列反报复能够完全摧毁叙利亚。对巴沙尔来说,报复将是一种“自杀步骤”,如果采取报复措施,巴沙尔还可能失去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最后几个盟友。  又一场中东战争来临?  俄罗斯独立军事专家费尔根豪尔1日对《莫斯科共青团报》表示,以色列此次空袭成功表明,叙利亚防空系统在长达2年的内战中已被大幅削弱。此前,西方国家担心干预叙利亚冲突可能会造成巨大损失,现在看来,局势发生了变化。以色列能够对其发动空袭,这意味着包括土耳其在内的其他国家也能够做到。  更令国际舆论担忧的是,以色列的空袭行动可能导致叙利亚危机由内战转变并蔓延成为地区冲突。英国《独立报》称,空袭行动看似是防御行为,但并不利于实现和平。虽然巴沙尔政权目前无力反击,黎巴嫩真主党也不会因此反击,俄罗斯的批评仅限于外交层面,但能够令人安慰的因素还是很少。法国电视二台评论称,由于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间的矛盾是中东地区最深层的矛盾,以色列卷入其中将会令支持叙利亚反政府武装的阿拉伯国家感到为难。以色列的做法有趁火打劫的意味,即趁叙利亚受到削弱时打击真主党这个重大威胁,在外界看来这实在不符合逻辑,甚至美国也不能不表示谨慎。  “又一场中东战争来临?”类似的担忧在国际媒体上不断加重。《华尔街日报》称,美国对叙利亚内战的冷眼旁观带来的是更多混乱。奥巴马在连任后的就职典礼上宣布,永无休止的战争结束了,如果他真这么想,后果将是更多战争。 1日,叙利亚反对派传出要与巴沙尔和谈的消息。法新社报道说,这是叙利亚反对派第一次提出和谈,但前提是巴沙尔下台。▲

猜你喜欢

巴沙尔以色列叙利亚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以色列发现前年鸡蛋
受宠若惊
巴沙尔开车视察前线
以色列IWI公司ACE SAR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