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率性杨姝,做事先做人

2013-02-01强音

职业 2013年1期
关键词:猎头公司猎头甲骨文

强音

杨姝说别人评价自己是一个经历既简单又繁复的人:简单在于,虽然在北京长大,骨子里却继承了父母遗传的东北黑土地的豪爽性格;虽然是地道的“工科女”,却一如既往地做起了需要每天与人打交道的HR工作;繁复在于,辗转北京、美国,这些年的生活经历累积了与大多数职业招聘经理人不同的生活阅历和处事方法;也表现在守着一份看似简单的工作十几年如一日,本身就是一种量的积累。

“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外向开朗的人,如果是用乐嘉的性格色彩学来定义,我是一个红色加黄色性格的人,如果从星座来参考的话,我是一个典型的射手座性格:对所有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与热情。” 这就是杨姝对第一次见面的记者的“开场白”。

要描述杨姝的职业经历,其实很简单,先是在原子能出版社当编辑,然后就开始了十多年的招聘生涯。在这看似简单的经历背后却又充满了各种机遇和挑战。生活总是在归于平淡之后又带给了她新的挑战,就这样一直在不断地突破自己的同时,走到了现在。回顾过往杨姝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经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她说:“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我们要做的只是厚积薄发,用感恩的心和拼搏的精神去把工作做好。”

从猎头到HR:人生,就是要不断去挑战!

对于自己早年的从业经历,杨姝笑着说:“其实我是个更看重积累的人,总是低头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再抬头看看别人在做什么。”

有过猎头经验的人几乎都能清楚地记得自己做成的第一个职位,记者也没有忘记问杨姝关于“第一次”的问题。“当时我同时接手了研发工程师和培训讲师两个完全不相干的职位,初入猎头行业的我花了大量时间与不同候选人、客户沟通,幸运的是最后都成功完成了职位推荐。如果让我现在回忆那时候为什么能成功,我自己认为,这个职业需要的是猎头顾问无限的热情、专业的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挑战自我的勇气,正是这些信念支持我从一个助理猎头顾问成为了首席顾问。”

当一切都归于平静时候,杨姝又做了一个新的决定:去甲骨文公司做招聘专员。“当时也有很多人问我,在猎头公司业务也很稳定,又已经是首席顾问,为什么还要去甲方从招聘专员做起?”其实杨姝正是凭借在猎头公司五年多的积累才毅然决然决定跳槽。“因为当时我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性,我渴望新的挑战!”杨姝认为在猎头公司做业务,更需要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就是整个行业的大环境、经济形势;所谓地利,就是雇主的运营状况、招聘需求以及与雇主合作的情况;所谓人和,就是对候选人的把握。

但是在猎头公司工作多年的杨姝发现用人部门所传递的信息经过HR、猎头等多个环节,真正到候选人那就会出现信息不对称。无论是对雇主信息的了解,还是对候选人的把握,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杨姝毅然放弃了收入颇丰的猎头工作,开始了在甲骨文的招聘职业生涯。

加入甲骨文以后的杨姝更加如鱼得水,公司直接、高效、创新的企业文化更适合这个热情似火的射手座。首先,她利用自己在猎头公司的积累迅速地进入角色,让她感到真正开心的是,在信息传递、业务处理、人才竞争、候选人后续跟进等方面她都能全面接触。她自己调侃说:“被我们招聘来的员工好像就是公司的孩子,一方面完成招聘工作让我们充满成就感,另一方面,作为甲方,我也终于有机会亲眼见证每个员工在公司的成长了!”

邂逅甲骨文:茫茫人海觅知己

“我是典型的射手座,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尝试新东西。”这是杨姝对自己的评价。

走进甲骨文招聘团队,才发现杨姝也把这份创新融入到了她的团队中。

首先,他们创造了IT行业招聘新流程:推进社会化招聘流程,减少信息传递的误差,几乎不依赖猎头,自己亲力亲为做招聘。“对于创新方面,亚太区的老板给了我很大的空间去做新的人才招募计划和策略,让我们能在团队中互相分享,互相学习。”

在杨姝眼中,甲骨文就是个不停创新的公司,不断地吸收社会上的顶尖人才。在招聘方面,可能在别的公司,人力资源总监下面有很多模块,而甲骨文则是垂直管理模式,到美国总部才汇总,这样公司策略就能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此外甲骨文不仅拥有强大的数据库,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家能够跨越全技术堆栈的公司,公司的业务从操作系统、存储、虚拟机、服务器,到数据库、中间件以及应用管理咨询。近年来,甲骨文业务发展迅速,如今大中华区的员工人数已经是杨姝刚来时的五倍了。

“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这其中大部分员工都是我们招聘团队招进来的。仅去年一年时间我们就招聘了1600多人,其中包括大学毕业生200人。这就相当于平均每天都要招募6个专业人才,对于一个完全不依靠猎头招聘的团队来说,这与我们对工作的热情和执着是密不可分的。”

好奇射手:勇于接受挑战

直到今天,杨姝回忆自己的经历总是一个挑战接着另一个挑战,看似简单完成的跳槽,其实也是困难重重,挑战不断。

“本来自己硕士毕业应付杂志社编辑工作绰绰有余,但是我又喜欢新事物,总喜欢找新话题新文章。后来做了猎头,认为自己本来是IT专业,这样也不算是跨行。再后来做内部招聘,也认为自己做了这么多年的猎头顾问肯定也是游刃有余。”

“后来才发现,每次的转变对我来说都是新的,从一个从来没写过稿子的人到一名编辑;从一个打电话给候选人会紧张到忘记该问什么问题的助理顾问到能从容面对各种候选人的首席顾问,从招聘专员到招聘总监。我总是在面对挑战勇于接受后获得了成长,别人都说怎么什么困难都让我赶上了,但是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奋斗和收获的过程,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如此杨姝:做事先做人

杨姝认为她的优势就在于,除了天生的亲和力与较强的沟通能力外,她还具有扎实的IT专业知识,这些都能在工作中帮到她。她带领的团队成员都有很强的沟通能力, 他们与业务部门和候选人很快就能建立一种信任感。此外,杨姝一直指导团队成员要打有准备之仗, 在每一个职位开始前,都要做非常充分的前期准备,这也是她的团队与众不同、取得成功的众多因素之一。

在招聘中,杨姝倾向于先对候选人提问,让对方放松并迅速进入状态。通过候选人的一些反应和过去的经历,来了解候选人的思维模式。

“为了配合公司业务发展,我们招聘部门引进了一套非常有效的面试技巧课程——‘Selecting Winners。通过这项课程,我们给公司各个业务部门经理和招聘顾问进行培训,采用一套科学有效的面试策略和流程,从众多候选人中筛选出适合的应聘者。”

关于如何做好HR工作,杨姝也有自己的心得:“有的时候,HR需要替别人着想多一些。虽然一方面是性格和心态决定的,但另一方面则需要自己培养。你一定要去管理自己的思维、情绪、行动,才会把自己最积极的一面展现给员工、候选人以及同行。我鼓励员工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分享给别人,大家共同进步,通过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缺点。”

杨姝说,即便是开朗外向的自己,之前说话也会脸红,尤其是见到男生的时候。然而,性格是可以改变的,而这很大一部分是被职业造就的。首先,倾听非常重要;其次,你要坦诚地和候选人分享职位信息,要了解候选人对职位的想法以及职业发展规划。同样,你要真诚地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别人也才会真诚地去回应你,要让别人接收到你的这份真诚。

直到现在,虽然已经身为甲骨文北亚区的招聘总监,但杨姝还会坚持每年亲自做几个职位的招聘。因为,杨姝认为不能脱离一线的招聘,就好比“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一般,闭门造车不是长久之计。

微时代招聘的代言人

“我发现现在很多媒体报道新闻,都会把微博链接放到下面,一目了然。甲骨文也一直在创新,一直在寻求新的社会化招聘的方式。自从启用新浪微博招聘以来,我们定期在上面发布职位,也收到了很多候选人的简历,取得了很好的招聘效果,同时也能提升我们的雇主品牌。”

提到雇主品牌,杨总也坦言:由于甲骨文公司的产品主要针对企业级的用户,有些个人用户对甲骨文还不太熟悉。有时候她去做雇主品牌,会被问到甲骨文是做什么的,一些人还以为是考古公司。“今年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社会化媒体把甲骨文的雇主品牌传播给大家,让人们知道甲骨文是做企业级软件的世界500强,然后通过非目标人群去影响目标受众,让更多优秀的人才能够加入甲骨文。”

就像Facebook提出的理论,“人需要被关注”。社会化媒体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三五年之后,工作机会将不再是提供给别人,而是要销售给别人。今后,甲骨文会举办一些中立性质的免费讲座,这些人都是潜在候选人,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与公司核心人物接触,展示公司一些更细节的产品信息,让候选人更了解甲骨文。

“人力资源管理很重要,任何一个公司都要重视,毕竟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人力资源凝聚了公司最核心的价值观,你怎么去招聘、培训、激励、保留人才,这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现在人力资源和公关是密不可分的,每个员工可以通过社会化媒体,来推广公司的品牌,这是我们长期发展的一个目标。”

也许通过一些简短的描述和文字表达,我们不能深入地去了解甲骨文的招聘团队,也不可能深入地去了解杨姝,但是杨姝用一句话给了我们回复:甲骨文公司,期待着优秀的你加入!也许我们能通过这些简单率真的话,去开始一段与甲骨文一起的创新奋斗之旅。

猜你喜欢

猎头公司猎头甲骨文
甲骨文“祸”字新证
孤独的“狩猎”者
三千年甲骨文
最“萌”甲骨文——心
猎头公司的特点、问题与未来趋势研究
我所知道的国外猎头公司
猎头
猎头
甲骨文“ね”字应释为“書”字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