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拍”中的爱情宿命

2013-02-01孙嘉慧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10期
关键词:因缘

孙嘉慧

【摘要】宿命论在古代的中国是非常流行的观念,“二拍”中就存在着这种观念,并且往往在入话部分就已点出故事的宿命性质,宿命论思想是作者制造悬念的一种方法,为故事情节制造巧合、删枝削蔓的提供了观念支持。

【关键词】二拍;因缘;宿命论

“二拍”中的婚恋小说有25篇,其中有12篇认为故事中男女之姻缘是前世注定的,这些宿命婚恋小说虽明言宿命,实际上都表现青年男女争取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的时代主题,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平心而论,“二拍”中无论对爱情力量的赞美,还是对自由择偶的肯定,以及对男女平等的呼吁,都开了风气之先,与此同时,传统文化心理尤其是宿命论、因果论以及忠孝节义等观念又混杂其中。

宿命论大概是最为持久、最为广泛的文化心理积淀之一,从先秦“天人合一”的天命论,孔子的“知天命”,到道家的“委天知命”,道教的“鬼神做主”,一切皆有“定数”,再加上佛教的“因缘”、“宿分”、“宿命”的观念真可谓深入人心。这一观念表现在婚姻爱情上,就是所谓的“姻缘分定”。凌漾初之所以能够大胆的毫无顾忌的肯定赞美男女爱情,就是因为他承认姻缘是命中注定的合理存在,正因为如此,他的肯定赞美却不那么彻底,但毕竟与时代的主旋律合拍。人们一般都把《宣徽院仕女秋千会,青安寺夫妇笑啼缘》视为赞美爱情的典型作品,这篇小说确实有他的感人之处。速哥失里为反抗母亲的包办,在迎亲的花轿中自缢而死,她的意中人拜住闻讯前往寺中吊唁,“抚膺大恸”,竟将女子哭活了,速哥失里不愧是一位勇敢的封建礼教的反叛者,生死相恋的情节也与《牡丹亭》有相似之处,但是,凌漾初没能够在这些紧要处多加渲染,他认为殉情而死以及死而复活都是命中注定的,作者借拜住之口道:“小姐再生之庆,果是冥数!”又在篇尾议论到“若不是生前分定,几曾有死后重欢。”就这样把一个充满血泪的爱情故事化为了证明因缘分定的事例。《小道人一朝饶天下,女棋童两局注终身》对小道人的一片痴情渲染刻画的非常成功。他为了求得妙观的爱情,宁愿故意输掉一局,并情愿超籍,不回故乡,但作者最终依然归之于“天意”、“定数”,开篇伊始便说“百年伉俪是前缘,天意巧周全”,结尾诗再次强调“国手惟争一着先,个中藏着好姻缘”。《韩秀才乘乱聘娇妻,吴太守怜才主姻簿》同样有着姻缘命定的思想,不过,小说的主旨重在讽刺嫌贫爱富的势利小人。通过韩秀才的爱情波折,奉劝人们折婿要重视本人的德才品质,不仅要看眼前,富贵贫贱总处于变化之中,应当说这是比较进步的观念。凌漾初认为这种变化本身也是前生注定:“嫁女须求女婿贤,也都要跟着命走。”这样一来,就势必减弱了青年男女为争取自由婚恋的主观努力,变积极的抗争为消极的等待,降低减弱了这类作品的时代气息和进步倾向。但实际上韩秀才的婚姻变数,都是有现实原因的。最后韩秀才之所以能够保住自己的婚姻,是碰巧遇到一位正直爱才的太守为他主持公道。由此可见其中也并无神秘可言。

尤其当作者完全用宿命观念构撰全篇故事时,这种局限就更为明显了。古人认为,人的婚姻是命定的,仙人月下老专门负责世间男女的婚配。所以我们中国人至今还常说这么一句话:“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感神媒张德容遇虎,凑吉日裴越客乘龙》便是这样一篇作品。在这篇小说的开头,作者发议论道:

话说姻缘事皆系前定,从来说月下老赤绳系足,虽千里之外,到底相合;若不是姻缘,眼面前也强求不得的;就是是姻缘了,时辰未到,要早一日,也不能够;时辰已到,要迟一日,也不能够。多是氤氲大使暗中主张,非人力可以安排也。

张德容与裴越客本定于当年成婚,但一位算命老人确认为“吉日自在明年三月初三日。先有大惊之后,方得会合。却应在南方。冥数已定,日子也不必选,早一日不成,迟一日不得”。众人都似信非信,但不料事态果然分毫不差。第二年三月初二日,裴越客与张德容仍相聚几十里路,眼看不能应验了,忽然一只猛虎将张德容擒到裴越客的住处,使得二人得以按时成婚。正如作者在开场诗中所说:“每说婚姻是宿缘,定经月老把绳牵。非徒配偶难差错,时日犹然不后先。”在我们今天看来,本篇小说所叙述的故事情节,仍然只是一系列巧合而已,并无神秘可言。这一系列巧合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见到的,令人觉得不可思议,所以人们才会认为有神秘的力量在起作用。显然,类似这样的作品,其主旨已经从肯定赞美男女爱情转移到了宣扬姻缘前定的传统观念之上。

应当说,在构撰爱情故事的时候,作者还是煞费心力的,情节结构也多彩缤纷,人狐之恋,人鬼幽婚,死而复生,偶然巧合,好事多磨等等应有尽有,不一而足,然而作者总是在有意将其纳入宿命论的框架之中,因而不同程度的影响了作品的价值。照我们今天看来,这些小说所写的婚姻关系,同样只是充满了诸多的巧合与偶然性而已;但在偶然性中又有必然性,是必然与偶然的统一,因此完全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不足为奇。

猜你喜欢

因缘
诗家与僧家的因缘——唐诗中佛寺上人房(院)书写
只一缘
“三个女人一台戏”之《啼笑因缘》
Uneker torolkitu xani tuuji《因缘品》中的密教元素
《相宗络索》笺解续二
高深知识与大学的因缘及其价值生成
敦煌因缘与佛教戏剧关系述考
从《心经》看佛教的“空”观念
唐代鹦鹉故事的佛教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