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荷花淀》意蕴新解

2013-02-01姚平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10期
关键词:荷花淀含蓄水生

姚平

【摘要】同一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会有不同的发现。有别于以往从社会学解读《荷花淀》的人物形象,本文从中国人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入手,以人性为出发点,对水生嫂和水生这两个人物形象进行解读,发现了他们身上感人至深的人性美。

【关键词】含蓄;人性;水生嫂;水生

《荷花淀》是一篇经典课文,文中塑造了一群极具特色的女性形象,在赏析这些女性形象的时候,很多解读是:这是一群勤劳勇敢、坚贞乐观、识大体顾大局的女子。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强调人物在那个特殊年代应该扮演的社会角色以及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但是,不管是水生还是水生嫂,他们在扮演相应的社会角色和承担对应的社会责任之前,首先是自然人,是一对年轻夫妻。如果淡化他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从人性的角度出发,透过含蓄的中国文化,或许我们会读到一对更加有血有肉、更能让我们感动的夫妻形象。

一、月下编席扫庭院,尽显羞涩与聪慧

与西方人直接、热烈、奔放的感情表达方式不同,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往往是非常含蓄的。《荷花淀》的作者孙犁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对于小说中人物感情的表达方式安排得也非常得含蓄。

《荷花淀》中,当丈夫很晚还没有回来的时候,水生嫂一直等待着水生,文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说明水生嫂等水生等到“很晚”。那么“很晚”究竟有多“晚”呢?我们不妨从文章的前三段文字里找出一些暗示时间的词语,大胆地推断一下:“院子里凉爽得很”、“芦花飘飞苇叶黄”、“六月”、“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等等。

根据资料,白洋淀“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间是每年的8月下旬至9月中旬。因此,这个“六月”是农历,盛夏。应该是很热,但是文章第一段却说到:“院子里凉爽得很”,而且在第三段写到“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说明一天的暑气已经散去,气温渐渐低了下来,我们可以猜测一下,最起码得在11点甚至凌晨以后了。理解了“很晚”究竟有多晚,其实就让我们感觉到了水生嫂对于水生的那颗心,她爱自己的丈夫,这种爱,不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是通过对晚归丈夫无声的等待传达出来的。

这么长时间的等待,水生嫂是怎么挨过的呢?她不可能嘴里念念有词地站在门口张望,因为这不符合中国人的情感表达习惯,尤其是不符合中国农村妇女的表达习惯。可是丈夫不回来,她在屋子里又是无论如何也呆不住的。那她该怎么留在院子里呢?有怎样掩盖她焦急的心情呢?水生嫂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她选择用劳动来掩饰。

说到劳动,我们可能很快就想到这个画面:“月下编席”。不错,这是劳动,但是,这只是劳动之一。在“编席”之前,水生嫂还有另一个活动,那就是“扫院子”。

文章一开始便写到:“月亮升起来了,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这是常常被我们忽略掉的一句话,可是这句话却富含深意。为何“干净”?因为扫过了。加上“得很”两个字,说明有可能不只扫了一遍,是扫了好几遍,而且每遍都扫得很慢,很仔细。院子扫得“干净得很”了,可是丈夫还没有回来,那怎么能再留在院子里呢?编席。“编席”这个借口非常好,不像扫地,地扫干净了再扫就会引起人家怀疑,席子一张编好了可以编下一张,而且,席子只能在院子里编,并且所有女人都在院子里编席。

月夜编席,站在社会学的角度,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勤劳的水生嫂;但是从女性的角度,从中国文化中崇尚含蓄美的角度,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位牵挂丈夫的水生嫂,一位羞涩却又不失聪慧的水生嫂。

二、抬头一笑现温柔,三“新”行装藏隐忍

一直焦急等待的丈夫终于回来了。丈夫回来以后,水生嫂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看似一个问句,其实更像是一句问候,类似于“你回来啦”。为什么呢?因为水生嫂是“笑”着问的,没有生气,并且根本就没有等待丈夫的回答,而且是“站起来就要去端饭”。而“这么”两个字,也透漏出水生经常晚回家,但是今天特别晚。对于这样的丈夫,水生嫂不仅笑脸相迎,并且“站起来就要去端饭”,生动展现了水生嫂和水生恩爱的生活: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碗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对丈夫柔情似水的水生嫂。

水生要走了,水生嫂给他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包裹“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按照中国的习俗,只有过年的时候才穿新衣、新鞋,在那个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这样新的东西更是不肯轻易拿出手的。水生嫂为什么八九月的时候就带给水生了呢?这三样小小的“新”东西,既包含着对水生深深的爱怕他在外面穿不暖,把家里最好的东西都给他;也包含着深深的担心和忧虑一怕他再也回不来,再也没有机会穿,因此这次就给他带上了。这一去,前途未卜,生死未知。面对着这样的场景,水生嫂没有多余的语言,她将自己深深的担心和忧虑,浓浓的关爱和不舍,尽托付在这一个小小的包裹上。这我们看到了一个隐忍的水生嫂。

三、一句叮嘱情意浓,心有灵犀一点通

含蓄地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情感,这不是中国女人特有的表达方式,中国男人也如此,有时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来看看水生在临走之前是如何嘱咐水生嫂的:“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

有些人会认为水生太大男子主义了,居然叫自己的老婆主动寻死。那所谓的又人情味的告别又是怎样的呢?是这样吗——“我这一走,很可能就回不来了。要是我回不来,你就另找个好人家嫁了吧!”或者是这样——“要是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也不要跟他拼命,因为好死不如赖活着啊!”看似有人情味,但是感觉好像有点不大对头。因为传统的中国文化不是这样的,作为传统的中国农村人,水生和水生嫂从小受到的熏陶是宁愿玉碎,不愿瓦全;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

再细品这句话,会发现它话外有话。“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言外之意是“你在家里要小心啊,千万别被敌人汉奸捉住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女子陷入敌手后所遭受的暴行是令人发指的。作为一个丈夫,他深爱自己的妻子,被敌人抓住是他最不想看见的,可是如果被抓住,他希望妻子收到的折磨是最少,而对于女性来说,“生命的结束”的痛苦要远远小于遭受蹂躏却苟“生”的精神痛苦,因此,这句看似不合情理的话,却包含着丈夫对妻子的爱护与关怀。

水生和水生嫂之间的这段对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内敛的水生,让我看到了一个对丈夫无比忠贞的水生嫂,看到了一对有着有着相同生命观、志同道合的夫妇。

四、夫不夸妻假生气,一盒饼干表心意

两人将要分别的时候,水生的感情表达是如此的内敛,当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水生又是如何表达对水生嫂的感情的呢?“‘出来吧,你们!好像带这很大的气。”一个“好像”就透漏出水生并不是真的生气,他这里的“气”,更多的是责怪,责怪包括自己妻子在内的女人们不应该到这么危险地地方来。因此,这“气”是装的,是对妻子的担心和关爱。

女人们刚刚帮助丈夫们完成了一场歼敌战斗,经历了一场生死浩劫,她们此刻最需要的是来自丈夫的安慰,结果参军的丈夫却带着生气的口吻送来了一句“一群落后分子”。

“一群落后分子”,有埋怨,但是埋怨背后是什么呢?水生又做了哪些“言行不一”的事情呢?请看:“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的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

“顺手”其实并不“顺手”,而是特意,他知道女人都喜欢漂亮的东西,特意去捞起来,将漂亮珍贵的东西特意送给女人。而泅到水底,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体现了水生的羞涩和难为情。钻出水面以后,脸应该是朝着水生嫂她们所在的方向,并且心理在默默的祝祷:“一定要安全回家啊,一定要好好地活着啊!等我打完了鬼子就回来。”

同样一篇《荷花淀》,同样的水生嫂和水生,当我们从中国文化的层面出发,站在中国人含蓄表达情感的的角度再看这对夫妻,撩开他们那层含蓄表达的面纱,我们看到的则是一对心灵相通、互相关爱、互相挂念的普通农村夫妇,我们深深地被他们之间那种深情厚意所打动。

猜你喜欢

荷花淀含蓄水生
王士禛 汉诗에 나타난'含蓄'의 미학
三氯生对4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憧憬含蓄是一种收藏
依托科技创新 打造现代水生蔬菜产业
白洋淀里盛开的美丽荷花——《荷花淀》“五美”赏析
品析人物语言,感受美好情感——《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跟我进城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