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常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

2013-01-31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供应物品科室

吴 虹 曹 楠

五常管理起源于日本,上世纪90年代,香港“五常卓越管理”在日本 5S管理的基础上创立,并在厂矿、医院、学校等应用,香港回归后,“五常卓越管理”传入内地。护理工作中引入 5S管理法,能显著改善工作区的工作环境,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使组织更具活力,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改善工作人员精神面貌[1]。我科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全院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机器、设备比较多,人流、物流控制要求严格。本科室为了使消毒供应中心向规范化方向发展,提升管理力度和管理效率,于2011年11月开始运用五常法对人、物、环境进行综合管理,取得初步成效,现汇报如下。

1 组织学习和培训

为使“五常法”能够顺利实施,科室制定了各项工作操作标准流程,首先对消毒供应中心全体员工进行五常法基本知识、各项操作规范培训,加强在职学习,掌握消毒供应专业知识,熟练操作设备,让员工明白自己的责任及工作范围,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其掌握“五常”知识,树立“五常”理念,并将其融入到日常行为之中。

2 实施方法

2.1 常组织 (Seiri)计划妥当,化繁为简,是查找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目的是避免杂乱,节约空间。消毒供应中心回收临床各科的物品比较多,而且种类繁多,如果不规范管理,将更杂乱。比如临床各科的湿化瓶大小规格都不一致,放在一起清洗消毒,很容易相互混淆,我科就利用腕带缚于湿化瓶上,腕带上注明科室,一起经过清洗、消毒、干燥,包装时核对腕带信息,填写消毒标签。另外我院确定了工作场所物品的种类,将常用的物品放在容易取到的地方,每天要用的物品,如化学指示卡、指示标签、剪子套等,分类放在包装台不同的抽屉里,外面贴上标签;把暂时不用的物品放在仓库;随时整理不需要的物品,已损坏的器械、设备及时报废;对一次性用品及器械、敷料及时根据临床实际用量,调整数量,做到不积压、不浪费。办公室的资料、文件等按类别集中,固定位置放置,将使用频率多的物品放在容易拿到的位置,不经常用到的物品放在里面,用后及时归位。

2.2 常整顿 (Seiton)有系统地储存及标志,是研究改善问题、提高效率的方法。按工作区域划分,规定各区负责人,要求在各区域,三十秒内找到用品。将常用的物品分类存放,存放区有清楚标记,将同类物品使用相同颜色的标志,列明物品的名称及数量,物品易于取出及存放。常用物品要容易拿到,考虑物品的重量及高度,最方便的高度是由肩膀至膝盖以上,提供适当的物架或柜子,并保持通道畅通,光线充足,规定物品取用还位、先进先出,定期补充基数。在无菌物品存放间,把平时使用频率高的物品放在最容易取得到的地方,规定每天都要检查无菌物品放置是否齐整、数目是否正确、各种物品是否过期等;物品的发放严格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

2.3 常清洁 (Seiso)保持卫生,控制感染,我院将保洁工作责任到个人,做到环境明亮。科室首先制定卫生清洁制度,卫生包干区域划分到每个人,保持各室清洁整齐,清扫隐蔽的地方,防止灰尘、油渍、化学品污染工作环境。工作台面要求每天擦拭两遍,包干的工作场所每天打扫干净,每周大扫除,护士长不定时检查保持情况;同时制定仪器设备的清洁、保养制度,责任到个人。

2.4 常规范(Seiketsu)制订标准,增加透明度,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

2.4.1 根据规范要求科室制订完善的各项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及操作质量标准,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制度,认真执行操作流程[2]。另外让员工参与规章、流程、标准的制订,提高员工的参与意识和归属感。同时,培养员工物归原处的好习惯,在营造良好工作环境的同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2.4.2 常规范实行视觉管理,科室使用透明玻璃门柜存放物品,无菌包固定位置放置,标识清晰;仪器、设备的操作指示及安全警示张贴于操作区域的显眼处;不同工作区域的工作人员着装,采用不同颜色以示区别。各区之间物流、人流强制性单向流动,严禁交叉逆行。

2.5 常自律 (Shitsuke)目的是让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树立五常法观念,把规范标准的理念落实到各项工作中[3],创造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工作场所。每天实行五常法,持之以恒,将五常成为日常的生活习惯,人人都以身作则,人人都有慎独意识,养成良好习惯,遵守职业操守和操作规程,科室要求工作人员每天对自己当班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科室成员之间,互相合作,互相提示、多作鼓励,加强正能量,通过不断学习和对照检查,人人找差距,从而形成互帮互学、遵章守规、乐于奉献的自律氛围。每个班次工作结束后都要为下一班做好准备,使物品定位,摆放规范有序,整理环境时间明显减少[4]。

3 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采用五常法管理,提高了员工的专业素质,提升了消毒供应中心的整体形象。工作环境整洁,服务质量全面提升,物品摆放井然有序,符合护士节力原理,同时缩短了取用物品的时间,员工能准确执行各种规范和熟练应用各类设备,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护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5]。同时员工工作习惯有较大改善,起到了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提高竞争力的效果,实现了人、物、场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化组合。

4 结论

“五常法”是一套完善高效的品质管理指引,是改善工作程序及工作环境的工具,是一个由内向外、由人到物、由理论到实践、由制度到流程的完整的管理体系,是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而整洁、舒适、安全、健康及愉快的工作环境,有条理地运作,全员参与的氛围,能塑造出良好的专业文化,提高专业队伍素质,使医院消毒供应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向更加规范化方向发展,确保医疗护理质量。

[1]刘秀君.5S管理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09,21(01):150-151.

[2]魏红艳.提升消毒供应中心服务品质执行力是关键[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2):2874.

[3]耿俊玲,张敏.五常法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2(9):189-190.

[4]吴明.5S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的应用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5):139-140.

[5]刘金荣.5S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02):42-43.

猜你喜欢

供应物品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称物品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爱紧张的猫大夫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