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取自体腓骨短肌重建术的手术配合

2013-01-31姚培坡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重建术移植物腓骨

姚培坡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取自体腓骨短肌重建术的手术配合

姚培坡

总结20例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取自体腓骨短肌重建术的手术配合经验,得出手术配合重点包括完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无菌操作。本组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随访患者均满意,未发现并发症。

膝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的静力稳定结构,对膝关节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可产生明显的膝关节不稳,严重影响膝关节的功能,临床实践和研究结果表明应早期重建,尽早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1]。近年来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中重建材料选择成为临床医师术前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2]。目前学术界对于究竟采用何种方法重建前交叉韧带仍存在争议。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实施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取自体腓骨短肌重建手术20例,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患者,男15例,女5例。年龄28~63岁,运动伤1例,车祸16例,高处跌落3例。手术均获成功,时间1~2小时。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随访未发现并发症。

1.2 手术方法

1.2.1 膝关节镜下检查前交叉韧带断裂后,先清理关节,然后切取移植物腓骨短肌:①患侧肢体外踝后方骰骨处,斜行切1~2cm小口,找到腓骨短肌切断。②腓骨外侧中下1/3腱腹交界处切3cm小口,找到腓骨短肌切断并取出。③根据前交叉韧带长度,肌腱两端用2号爱惜帮聚酯线连续套缝,编织备用。

1.2.2 前交叉韧带重建[2]从前内侧入路进胫骨隧道定位器,钻胫骨隧道。通过胫骨隧道进股骨定位器,由关节内向外钻股骨隧道,隧道内口位髁间窝过顶位导针从大腿前外穿出,隧道直径与取的腓骨短肌腱直径相同。用可吸收线绑在股骨隧道导针上,胫骨隧道拉入关节腔,再拉进股骨隧道,以界面螺钉固定隧道内的肌腱,屈膝 10°,拉紧胫骨隧道内肌腱的可吸收线,经界面螺钉固定。

1.3 术前准备

1.3.1 术前访视术前1日巡回护士携手术患者访视单到病房,查阅病例,了解病情及各项检查结果,向患者自我介绍,讲解手术、麻醉以及与手术有关的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手术室环境及需要配合的事项,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和家属的不安,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1.3.2 器械与物品的准备除常规骨科器械外另备镜下操作器械,测深器,带尾孔导针,胫骨、股骨定位器,5~13mm空心钻头,2.5~4.0mm克氏针,界面螺钉,2号可吸收线及聚酯线,肌腱测量器,45×45双袋手术巾。

1.3.3 手术间及查对准备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按照术前核对单的项目核对患者的资料,麻醉前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按核查表逐项核对患者,核对正确无误。选择百级层流手术间,室内温度22℃~24℃,相对湿度50%~60%。

1.4 术中配合

1.4.1 巡回护士

1.4.1.1 建立静脉通路选择合适的静脉,因患肢大腿根部使用挡板,因此患侧上肢外展,故选择患侧上肢输液。

1.4.1.2 体位的管理患者取仰卧位,患侧靠近床边,有利用术中小腿下垂暴露术野,打止血带处加挡板,记录止血带压力、时间,注意安置稳妥,舒适。

1.4.1.3 仪器使用的管理巡回护士术前1d下午,准备各种仪器,使其性能处于功能状态。手术时将监视器摆放在手术者对面头侧,调整好角度,正确连接各仪器导线及管道,做好测试工作,各仪器严格按操作流程使用。

1.4.2 器械护士

1.4.2.1 器械台的管理铺置2个器械台,1个为普通器械台,1个为取腱固定器械台,按手术操作程序先打开普通器械台,将台上器械按先后使用顺序摆放。另一个器械台用无菌巾遮盖,等到取腱做固定时再打开。

1.4.2.2 消毒与铺单消毒范围整个肢体上至止血带处,消毒后常规铺单,肢体下面用45×45双袋手术巾粘贴上,脚用无菌手套套好,边缘用小手术巾密封,将外溢的盐水收集到手术巾的袋中,避免台面弄湿,保证台面无菌。

1.4.2.3 手术中配合要点严格物品清点和无菌操作,术中应用物品、器械较多,器械护士在配合中精神高度集中,对手术所需用物做到心中有数。术中保证各导线无打折,取下的肌腱保护好,浸泡在硫酸庆大霉素盐水中。术中使用大量盐水,注意无菌单勿浸湿,防止感染。

2 小结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已成为治疗膝关节严重损伤的一项基本手术方法,目前国内外在移植替代物的选择、隧道定位对移植物的影响、移植物的机械固定和骨腱间的生物学固定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3-4]。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手术器械的改进,创伤小、对关节内环境影响小、恢复快的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手术越来越多成为目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主流方式[5]。我院实施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取自体腓骨短肌重建术,其优点创伤小、费用低、精确度高。我院针对本手术特点,完善了术前评估和特殊器械的准备,充分了解手术步骤的基础上,术中密切配合,全程保证无菌操作,充分掌握了手术器械及手术仪器的正确操作,准确熟练配合手术,从而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手术患者均未发生意外和并发症,为开展此项手术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1] 董宇,陈世盖.前十字韧带单束重建与双束解剖重建的争论[J].中华骨科杂志,2009,29(9):877-879.

[2] 郑小飞,黄华扬,张余,等.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物的选择与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7):592-594.

[3] 陈齐勇,许卫红.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移植物固定的研究进展[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5,3(2):26-28.

[4] 曾炳芳,赵金忠,张经伟.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隧道定位对移植物等距特性影响的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7):79-83.

[5] 王竹菊,张帼贞,扬惠萍.96例膝关节镜下手术后病人的康复护理[J].全科护理,2009,7(6A):1417-1419.

R605

A

1673-5846(2013)07-0370-02

河北省青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河北沧州 061000

猜你喜欢

重建术移植物腓骨
MRI诊断鞘内型腓骨肌腱半脱位的价值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二)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移植物污染预防及处理
崴脚千万莫忽视
富血小板血浆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移植物成熟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腓骨移植在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脑功能重塑的功能核磁共振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假体置换联合LARS韧带软组织重建术治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