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创设高中语文课堂问题情境

2013-01-31

中学语文 2013年9期
关键词:设置创设高中语文

赵 杰

学起于疑。高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至关重要。笔者针对当前高中语文课堂共有的“填鸭式、被动式”教学模式,提出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与方法。

一、通过身边熟悉的人来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课本中的文章都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从艺术的高度反映了现实生活。学生阅读课文就是一种再创造,通过自己的质疑、释疑来获得学习的进步。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紧密联系。如果我们高中语文课堂能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生活入手设置问题,一定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更好地完成作品的再创造。比如在进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的导读时,笔者借用了学校门口残疾人修鞋师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导入。修鞋师傅外貌普通,但内心很美。他不管春夏秋冬,都在学校门口为我校师生修鞋,手艺娴熟,收费低廉,默默无闻地为大家奉献着。当笔者问学生,这位修鞋师傅美不美时,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美!”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后,笔者就切入了名著导读的主题,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这篇名著,体会一下书中主人公保尔是怎样一个人,它的人生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呢?学生马上伏下身子,认真地读起相关内容。这样,笔者利用生活中师生都熟悉的修鞋师傅来导入正题,设置情境,让实际生活与课堂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起到了开篇吸引学生的目的。

二、通过多媒体或教具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随着电脑的普及,多媒体教学日益走进了学校课堂,成为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有利途径。多媒体利用声音、图片、动画等手段来设置情境,多方位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氛围,尤其是一些写景美文,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如笔者在讲授《荷塘月色》时,先播放了凤凰传奇的同名歌曲,优扬的乐曲,熟悉的旋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笔者又播放了荷塘的美丽图画,并进行了声情并茂的诗朗诵,让学生在感悟美的氛围中,一起走近朱自清,走进本文的中心,进行质疑、释疑,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小黑板、图片和实物等教具也是活跃氛围,设置问题情境的有利途径。笔者在讲读《伊索寓言》时,特意准备了六本《伊索寓言》作教具,让学生边读边看边质疑,形成了浓浓的学习氛围,学生有时还会针对某一篇寓言进行激烈地辩论,在讨论中擦出了思想的火花,学生的认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总之,在小小的课堂中,教师一定要借助多媒体或教具多设置一些问题情境,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师要让学生自行创设情境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自己创设问题情境,如编排课本剧,进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或辩论赛等,然后再就活动主旨进行问题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就经常针对某一社会热点或文章内容设置一些小小的辩论赛,从而让学生真正地发挥主体作用,成为课堂的主人。笔者也会就某一经典选段让学生进行场景再现,排一个课本剧,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下情境模拟,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全文的中心思想。每一次小活动过后,笔者都会对此进行总评,以鼓励和赏识为主,激发学生再接再厉,多多参与课堂小活动。

四、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对比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认真研读过高中课本的教师都明白,其单元编辑是有一定根据的,总是以体裁或主题为依据进行编排,这样就为对比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了可能,没有比较就没有真知,对比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如笔者曾经让学生把“祥林嫂”与“荷花淀”中的女性进行了对比,同一时代的不同环境的女性的性格怎样?这反映了什么呢?大家经过讨论研究,得出两类女性的命运之所以大相径庭,正是反映了两种不同社会的人的命运,从而得出要珍惜当前美好生活,努力学习的结论。本环节的设置,既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也达到了培养学生综合与归纳的能力,更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高中语文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1.高中语文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结合当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每一节课的最终目的,一切教学环节都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设置。语文教学目标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教师一定不能为了创设问题情境而进行自主学习、探究的设制,这样不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祥林嫂与荷花淀当中女性的比较探究就是为了达到德育教学目标,我们要歌颂新社会的美好,破除封建社会的迷信、对女性的残害。学生在讨论探究中就会从细节入手,认真地去研读文本,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2.高中语文教师的情境设置要把握时机

凡事要掌握一个度,抓住一个时机,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想让学生探究出结论一定要注意前期工作的铺垫,当学生真正地起了探究之心,或问题已经到了学生非要得出答案不可的情况下,教师就可抛出问题,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对此进行探究,从而得出最佳结论。

3.高中语文教师在设置情境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然后因势利导,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高中生已接近成年,自尊心极强,特别爱面子,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大家面前的反应,尤其是一些差生,害怕回答问题,极少积极主动地举手要求发言。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一定要关注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进行最后的点评时,一定要以鼓励和赏识为主,尽量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探究,学有所获。

4.高中语文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一定要注意互动

师生能产生良好的互动是一个成熟的语文课堂的标志,所以我们设置问题情境时也一定要注意互动。这个问题的设置可以是教师提前设计好的,也可以是由学生提出来的,两者互相结合是最好的结局,当师生共同探讨某一问题,并产生共鸣时,是课堂效果最好的时候。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进行问题探究是非常好的一种授课状态。作为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把如何设置问题情境当成重头戏来准备,并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问题最好能通过身边熟悉的人或事来进行设置,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或教具来创设问题情境,如果学生程度好的话,也可以让学生进行问题情境设置……但一切的问题情境设置都要以教学目标为基准,以提高学生成绩和综合素质为宗旨。

猜你喜欢

设置创设高中语文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