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替可胶囊提高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2013-01-31汤新跃蔡长青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肝癌胶囊肿瘤

汤新跃 蔡长青

安替可胶囊提高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汤新跃 蔡长青

目的探讨安替可胶囊联合TACE治疗肝癌后患者生活质量及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120例中晚期肝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介入治疗,治疗组采用口服安替可胶囊联合介入治疗。观察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和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P<0.05)。结论安替可胶囊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能明显提高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

安替可胶囊;肝癌;介入治疗;生活质量

介入治疗是中晚期肝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如何提高临床治疗肝癌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肝癌治疗研究的重要方向。本研究选用我院自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观察安替可胶囊联合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组共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年龄26~80岁,其中男76例,女44例。入组条件:全部病例均有明确的MRI、CT、B超等影像学检查及AFP和肝脏穿刺经细胞学检查确诊,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能耐受介入治疗者,其生活Darnofsky评分在60分以上,治疗后复查腹部肝脏CT。排除标准:肝功能严重障碍,凝血功能减退者,大量腹水或重度肝硬化,肝功能属ChildC级者,有重度食道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伴逆向血流及门脉主干完全阻塞、感染以及癌肿占全肝70%或70%以上和全身情况衰竭者等。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男41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54.5岁;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为53.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口服安替可胶囊联合介入治疗。先口服安替可胶囊1周,每次2粒,每日三次,进行TACE治疗,介入治疗后续服5周。TACE:先以Seldinger技术将导管送入肝左或肝右动脉,再将化疗药物及碘油注入肿瘤供应血管,化疗药物剂量 5-Fu 500mg/m2、DDP 40mg/m2、EPI 60mg/m2与40%碘化油5~20mg之混悬液作远端栓塞,再注入明胶海绵细条近端栓塞。对照组单纯采用TACE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估

1.3.1 近期疗效治疗前及治疗 2次后复查肝脏CT、肿瘤大小变化,参照WHO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1]分为肿瘤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改变(SD)和进展(PD)。

1.3.2 生活质量按 Kamofsky[2]评分标准评价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后Kamofsky评分较治疗前提高l0分以上者为改善,提高或下降≤10分者为稳定,下降>10分者为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比较生活质量评分研究按照食欲、精神、睡眠、疲乏、疼痛、家庭理解与配合、同事的理解与配合、自身对癌症的认识、对治疗的态度、日常生活、治疗的不良反应、面部表情等11项指标评定。每项l~5分,满分为60分:小于20分为极差,21~30分为差,31~40分为一般,41~50分为较好,5l~60分为良好。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改善、稳定和恶化率较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安替可胶囊联合TACE介入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2.2 近期疗效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2个月分别行腹部CT检查,评价其近期临床疗效。治疗组CR 8.3%(5例),PR 36.7%(22例),NC 45.0%(27例),PD 10.0%(6例);对照组CR 5.0%(3例),PR 25.0%(15例),NC 56.7%(34例),PD 13.3%(8例)。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表明安替可胶囊可增强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近期治疗疗效。

3 讨论

中晚期肝癌死亡率高,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TACE,虽然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局部缓解率高,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患者的疼痛、腹胀、纳差、精神和睡眠差等,且局部疗效仍不理想。为提高TACE对中晚期肝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采用安替可胶囊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研究。安替可胶囊为一种抗肿瘤中药胶囊,由蟾皮和当归配伍组成,具有软坚散结、解毒定痛和养血活血的功能。经细胞学实验和裸鼠移植瘤模型等方法,结果提示安替可胶囊对人胃癌、食管癌和肝癌具有较好疗效,可诱导TNF、NKC、IL-2活性血中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等指标,推测其抗肿瘤作用机理可能与其刺激机体释放抗肿瘤细胞因子,以及增强清除自由基活性等有关。也有临床研究表明,安替可胶囊能够提高免疫能力,提高肿瘤化疗和放射治疗敏感性[3-7]。本研究结果表明,安替可胶囊联合TACE也能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近期疗效,但其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1] 孙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94-995.

[2] 胡长耀,于世英.肿瘤临床诊疗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44-145.

[3] 王四旺,谢艳华,王晓娟,等.安替可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西北药学杂志,1997,12(3):119.

[4] 李瑛,曹蔚,王四旺,等.安替可胶囊物效基础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2,8(2):177-179.

[5] 王四旺,谢艳华,朱玲珍.安替可胶囊抗肿瘤作用机理[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7,18(4):368.

[6] 朱霞,杨峰,李红,等.安替可胶囊配合化学治疗中晚期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J].中成药,2003,25(10).

[7] 胡家柱,谢方云,曹小龙,等.放疗结合安替可胶囊治疗I~IV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2):4-5.

R737.5

A

1673-5846(2013)07-0113-02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肿瘤二科,广东广州 510016

猜你喜欢

肝癌胶囊肿瘤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时光胶囊
廖美琳:肿瘤治疗没有百分百
时光胶囊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滚蛋吧!肿瘤君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3例微小肝癌MRI演变回顾并文献复习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肿瘤预防与治疗》2015年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