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海“公共地悲剧”与柴油补助

2013-01-30柳博隽

浙江经济 2013年18期
关键词:转产渔场渔业资源

文/柳博隽

在经济学理论中,有“公共地悲剧”一说,即对于产权没有界定的公共资源,往往会由于众多的消费者自由进入及不受限制地开发利用,导致耗损殆尽。典型的例子是没有产权界定和公共监督的草地,会因牧人的过度放牧,最终变成一片荒漠。

而我国美丽富饶的东海,正成为“公共地悲剧”的又一生动案例。东海有长江、钱塘江和甬江三大入海口带来的丰富营养物质,又有东海沿岸流、台湾暖流和黄海冷水团交汇搅动养分上浮,吸引着众多鱼群栖息洄游,渔业资源得天独厚。域内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曾与俄罗斯千岛渔场、加拿大纽芬兰渔场和秘鲁渔场等世界级大渔场齐名。然而,随着我国捕捞业的飞速壮大及严重的过度捕捞,东海渔业资源几近枯竭。上世纪80年代,舟山渔场的中心嵊泗列岛周围,整装待发的渔船曾桅立如林、壮观之极。但正是在那个时期,过强的捕捞能力使得东海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等渔汛逐一消失。至20世纪末,东海渔业资源已过度开发,油尽灯枯。尤其这十多年来,众多渔船采用拖网、灯光围网、流刺网、电虾等方法进行“灭绝性”捕捞,更是给东海鱼类带来一场惨痛浩劫。

近年,东海虾蟹类产量稳中有升,今年还因白蟹产量过大导致白蟹“卖出了白菜价”。但渔业专家指出,近海虾蟹的大量繁殖,是由于吃虾蟹的鱼少了,带鱼、小黄鱼、鲳鱼等大宗传统经济鱼类资源严重萎缩,是海洋渔业营养级下降、资源结构恶化的表现。监测数据也显示,2000年至2002年东海渔业资源中经济鱼类约占70%、低值鱼类约占30%,而2010年至2012年东海渔业资源中经济鱼类约占30%、低值鱼类约占70%。

如此巨量的补助,若用在鼓励渔民减船转产、海洋生态维护及增殖放流上,那对深陷“公共地悲剧”的东海而言,该有多好啊

东海“公共地悲剧”可惜可叹。如何治理并防止“公共地悲剧”进一步恶化呢?途径有三:一是界定公共资源的产权归属,如划分各自的渔业作业海域,严格实施捕捞许可证制度等;二是降低资源开发耗损强度,如制定并延长禁渔期,启动沿海渔民“减船转产”工程,减轻海洋的捕捞强度;三是加强公共资源的管理和修复,如政府严格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加大渔业执法力度,增加人工鱼礁和增殖放流的投入等。此外,市场机制作用下,也会让“悲剧”的公共地形成自我平衡。随着海洋资源日益贫瘠,导致出海捕捞的收获日减,而出海捕捞的成本却越来越高,当捕捞收获不足弥补捕捞成本时,渔民就会停止出海捕鱼,使得东海渔业资源维持在一个脆弱的均衡点上。据悉,目前渔船出海一次成本一般在3万多元,其中2万多元是油费,另外渔工月薪为6000元左右。但渔获越来越少,出海一次的捕捞所得往往只能卖千把元,越来越多的渔船已失去了出海捕鱼的热情。

但近年的一项所谓的惠民补助政策,却让这脆弱的平衡又一次被打破。2009年底,财政部、农业部出台《渔业成品油价格补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补助渔业生产者因成品油价格调整而增加的成本。这是迄今为止渔业领域覆盖范围最广、资金规模最大的中央财政补助政策,2011年补贴规模达到171.65亿元。一艘主机功率48匹的渔船,每年仅补助就可领取6万元左右,而120匹以上的大渔船,每年更是可领取十多万元的补助。

惠民补助让渔民欢欣,却也让原本有志于减船转产的渔民,又重新回到了捕捞行业。因着柴油补助的支持,渔民们重燃起出海捕鱼的热情,他们采用密如纱窗的渔网到大海中网罗鱼虾幼苗甚至鱼卵,或直接作为饲料,或加工成鱼粉。这对已非常贫瘠的东海而言,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一项原本支渔惠渔的民生政策,却极可能因激励方向的偏差,导致东海公共地更为“悲剧”,这不禁令人深思。看来,如果缺乏对现实世界和群众状况的真实了解,一味地好行小惠,其效果也会适得其反。而投入如此巨量的补助,若转而用在鼓励渔民减船转产、海洋生态维护及增殖放流上,那对深陷“公共地悲剧”的东海而言,又该有多好啊!

猜你喜欢

转产渔场渔业资源
复合肥转产管控注意事项
沅江怀化段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措施
海洋渔户转产转业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山东省5个地级市的渔户调查数据*
《关于加强远洋鱿钓渔船作业管理的通知》公布
埃及超大规模养鱼场
东海渔业资源重建的智慧技术思考
中韩渔业资源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在青岛举行
连续三年保持50%增长,入驻通威、新希望养殖基地,这家渔机企业将打造未来无人渔场
简述鱇浪白鱼渔业资源相关研究成果、问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