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评价

2013-01-29陆晓琼毛洁敏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11期
关键词:监护病房规范化

陆晓琼 毛洁敏

医院感染是世界公共卫生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1],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高危患者集中的区域,有较多的侵入性诊疗措施,故医院内感染发病率常较普通病房明显增高,直接影响患者预后[2]。笔者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采取了规范化管理,即使用层流净化空气设备,加强护理人员的手卫生和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并采取对护理人员学习指南、宣教、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1月~2008年12月(规范化管理前)ICU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1853例,其中男974例,女879例。年龄35~81岁,平均(61±10.4)岁。2009年1月~2010年12月(规范化管理后)ICU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2554例,其中男1515例,女1039例。年龄34~83岁,平均(60±8.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2007~2008年ICU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采用常规的操作前后手消毒,床单位、地面每日使用500 mg/L有效氯消毒液消毒2次。

1.2.2 2009~2010年ICU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具体如下:(1)引进十万级层流净化空气设备。(2)操作前后使用洗手液或快干免洗消毒液,并监测消耗量。(3)床单位地面每日使用500 mg/L有效氯消毒液消毒2次。(4)根据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制定的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指南(2008版)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我院ICU的医院感染预防管理指南。将指南制成宣传手册,下发给ICU的医护人员,督促医护人员学习,并不断更新有关知识。(5)定期组织各级医护人员学习指南内容,其中对ICU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和ICU环境消毒进行特定学习。不定期考核,考核结果和继续教育积分挂钩。(6)医院感染科管理人员和高层院领导经常与ICU的临床一线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并不定时进行抽查和考核,以保证指南的正确执行和医护人员的依从性。

1.3 采样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诊断感染病例,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记录院内感染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疾病诊断、住院天数、手术名称、手术类型、标本类型、送检日期和培养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所采集的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1)

表1 规范化管理前后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加强空气环境的消毒,创造良好医疗环境 相关文献报道[3,4],ICU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0%~30%,主要以呼吸系统为首,其次为消化道和泌尿道,这主要原因是各种侵入性操作在气管插管、留置胃管和导尿管的大量应用。于此同时,由于ICU病室的特殊性,开窗通风时间有限,导致空气流动小,引起室内飞沫间的传播往往不易控制,这是呼吸道感染占院内感染发生率首位的另一原因[5]。ICU是危重患者集中监护和治疗的场所,其工作环境特殊,医护人员相对较多,与患者接触也比一般病房频繁,也就形成了人员流动密度大的特点。再加上ICU的医疗设备多,各种监护与治疗所用的侵入性导管多,患者并发症也相对较多[6]。且进入ICU的重症患者大多长期应用抗生素,不仅造成体内菌群失调,引起自身感染,而且还通过他们的分泌物、排泄物排出大量有耐药性的细菌悬浮于病室空气中,这些因素均可造成ICU中严重的空气污染[7]。有文献报道[8],造成医院内感染的各类环境细菌中,25%来自于空气。由此可见,环境微生物污染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高ICU病房空气消毒质量及净化程度,才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使用层流空气净化装置可以使病室24 h都处于净化消毒状态,让病室内空气中的自然菌数有明显降低,完全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学标准。虽然层流空气净化装置的投资大,但它可以达到满意的灭菌杀毒效果,能满足ICU重症患者环境消毒的需求。

3.2 重视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教育 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中最简单却最有效的环节[9]。医务人员常需接触不同患者,手便成为散播微生物的重要传播媒介,提高医务人员洗手效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10]。由于工作人员对院内感染的危害性及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医疗、护理操作中无菌观念不强,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是ICU院内感染的因素之一[11]。作为交叉感染的高发病区,ICU应该足量配备洗手设备及快干免洗消毒液,让医护人员可以随处取用到,将坚持手卫生的观念融入到每个工作区域,以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率。

3.3 规范正确的洗手技术,有效控制交叉感染 根据严玲华[12]的调查可见,虽然绝大多数医护人员能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但实际工作中手卫生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临床护士的实际洗手率平均为44.87%,其中“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和“接触患者周围区域后”的手卫生执行率则更低。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后手部致病菌和耐药菌的短暂定植是造成ICU内交叉感染及耐药菌播散的重要环节。经晓杰等[13]研究表明,由于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致医院感染约占30%,正确有效地洗手可去除手上99%的暂住菌。ICU病区中应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增设足量洗手池,配备洗手液取代固体肥皂,提供一次性纸巾或干手器,均可切实提高手卫生执行率。同时在ICU进出口处、病床旁、治疗车等重要部位配置无需水洗的含酒精快速洗手液,要求医务人员每次操作前后正确有效地洗手,可有效防止病原菌通过医护人员的手作为传播媒介导致交叉感染。

3.4 管理者的监督与考核 在医院感染管理中,不仅要重视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还要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相关设备的引用和管理,将其纳入医院感染专业化管理的范畴之内。同时管理者应加强对制度的培训、督查及考核,并纳入考评机制,才能得到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对于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对临床规范操作应加强监督、监测,运用各种管理理论,不断改进管理方法,才能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

4 小结

对于控制医院内感染,管理者采取了规范化管理,即使用层流净化空气设备,加强护理人员的手卫生和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并采取对医护人员学习指南、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性干预,能够切实有效地降低ICU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相应地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在医院感染的控制上值得借鉴和开展。

[1]王察华主编.医院感染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

[2]李宝珍,平宝华,赵丽萍.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0,9(6):426-428.

[3]Appelgren P,Hellst rom I,Weitzberg E,et al.Risk factors for nosocomial intensive care infection:a long term prospective analysis[J].Aeta Anaest hesiol Scand,2001,45(6):710-719.

[4]李双玲,王东信,吴新民,等.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和相关死亡危险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5):503-507.

[5]杜广清,杜 菱,董红娟.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2):148-150.

[6]杨建国.护理行业实施IS09000实践与指南[S].广州:广东技术出版社,2001:6-7.

[7]张晓云,王国权,范 静.重症监护病房空气不同消毒方法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3):211-212.

[8]郑 辉,李卫凯,黄小霞,等.医院病区内环境细菌存在情况的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7,28(3):271-272.

[9]游建萍,黄 庆,府伟灵,等.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26-428.

[10]杨又力,周 斌,胡志东,等.急诊科术前免刷式洗手消毒效果监测及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6):650-651.

[11]杨 萌.ICU病室的院内感染及护理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7):119-120.

[12]严玲华.临床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及其时间点执行情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0,25(7):85-87.

[13]经晓杰,陈明清,杨 湛,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0):1105-1107.

猜你喜欢

监护病房规范化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更正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CCU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