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完善高速公路交警勤务模式的思考

2013-01-29庞华富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联勤勤务口子

□庞华富

(浙江省公安厅,浙江杭州 310009)

对完善高速公路交警勤务模式的思考

□庞华富

(浙江省公安厅,浙江杭州 310009)

当前“24小时勤务”的高速公路交警勤务模式存在一些不足。勤务模式的改革应该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完善勤务模式要从强调路面巡逻向强调口子管理转变;以口子管理为依托开展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整治;推行一岗多能;加强电子巡逻;建立联勤机制;强化安全宣传。

高速公路;勤务模式;路面巡逻

一、当前高速公路交警勤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24小时勤务”这是浙江省高速公路勤务的一项基本制度,而“提高路面见警率”则是各级领导对基层大队及执勤民警的要求。根据这个要求,各支队、大队普遍采取了以三班或五班制巡逻勤务为主、大队领导带班、内勤(包括事故处理)岗位协助巡逻为辅的模式。巡逻勤务由于巡逻车速度与车流的速度基本一致,整个巡逻过程就只有巡逻车附近的车辆可以发现巡逻车,其在交通管理上警示、威慑等作用很有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内、外勤脱节制约民警的素质能力提升。外勤工作时间过长,在下班后,需要利用大量的休息时间来调整作息,而处理事故、一般程序违法处理、安全宣传等工作往往又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因此路面巡逻民警自身素质提高不快。一直以来内、外勤之间联系不密切,沟通渠道不畅通,相互之间的配合、协调与联动不够,各自为战的工作状态降低了工作效率。

(二)缺乏激励机制,民警巡逻的价值得不到有效体现。路面执勤大队由于受24小时全天候巡逻勤务的影响,民警的班次不能合理调节,民警存在应付情绪,往往是以完成考核要求为最高要求,失去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三)工作时间长,民警身心疲惫。高速公路交警的危险性是其他警种不可比拟的。在这种高危险的环境中,民警精神高度紧张,加之长时间夜班,民警下班后都会感到身心十分疲惫。

(四)警力不足制约了正规化建设。目前高速公路交警的实际人数配备与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而高速公路上车流量又是超负荷的,因此容易引发执法规范等方面的一些投诉。很多民警往往还需身兼法制员、宣传员、事故内勤等,而在工作安排上对于这些兼职民警没有给予充分的时间保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规化建设。

二、完善高速公路交警勤务模式的几点思考

勤务模式的改革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改到位,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需要在实际工作当中不断实践,不断摸索,不断优化整合。警力也是一种资源,在勤务安排上要充分注重引导和发挥民警的个体潜能。笔者认为,当下宜实施弹性、量化的勤务制度。

(一)勤务从强调路面巡逻向强调口子管理转变。当前,省厅总队的无省际卡点路面勤务以强调路面管控为主,弱化口子管理,其目的主要是发现和处置违法停车及疲劳驾驶,而强化口子管理,是选择口子流量大的时段对口子进行管理,这样就可以对过往的车辆进行有效的警示、威慑,驾驶员在上高速公路后就会想着高速公路口子上是有交警在例行检查的,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要注意自身驾驶行为,不能随意的超速、变更车道等,如果违法了,很可能就在下高速公路时被查。以庵东口子为例,该口子一天进出流量是8000辆左右,对其流量按照时段统计,一天中6点到18点流量较大,其流量达5500辆左右,占全天的67.3%,如果这个时段安排警力在口子上进行检查,是经过的车辆都能看到高速公路口子有交警在查处违法行为,其警示效果良好。推到整个总队,能看到高速公路交警在路面执勤的概率就会大于67.3%。

(二)以口子管理为依托开展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在口子管理的基础上加大对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单警作战时,民警经常遇到难缠的驾驶员,容易浪费时间,应集中警力,形成警力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超速、超载、酒后驾驶、疲劳驾驶、无证驾驶等专项整治,对违法驾驶员形成震慑,可以极大提高违法处理的效率,保证高速公路交通秩序良好。可及时根据交通流量、气候和季节的变化特点,合理安排调整警力,实行弹性勤务制度。如超载车辆多夜间上路行驶,可在夜间进行重点整治,而白天可适当放宽,使驾驶员将夜间行程安排到白天,这样不仅缓解了夜间流量压力,同时疲劳驾驶情况也能得到有效控制(这在当前对超载违法行为无有效根治途径的情况下,对维护路面交通安全不失为一个有效可行的办法)。

(三)推行一岗多能,一般程序的事故由当班民警自行处理。现行的勤务是发生一般程序的事故大队专门有事故内勤和大队分管事故的干部进行处理,路面巡逻的民警负责到达现场,进行现场秩序的维护和配合事故民警进行现场勘查,后期的调查取证与当班的民警没有关系。如果推行一岗多能,一般程序的伤亡事故由民警处理,民警巡逻时就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行一岗多能勤务模式,其实是一种责任田模式,每个人的上班时间就是自己的责任田,期间发生的事故,不管大小都由自己来解决。可将每个口子有计划地分配给各巡逻组,确保每个民警带着目标上路、做事心中有数。

(四)向科技要警力,推行电子巡逻,提高道路交通管理的效率。目前交通“电子警察”飞速发展,流量流向监控、超速行驶车辆的抓拍和识别、高速公路互通区违法行为抓拍和交通事故检测识别等科技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值班民警可以在监控中心利用全程监控的摄像画面掌握路面的实时情况,然后通知当班民警和其他管理力量前往处置,这要比单纯依靠警车路面巡逻发现情况效率高,效果好。现阶段警力资源相对紧缺,这一模式的尝试也正好能缓解当前警力不足的现实压力。另外,传统的巡逻模式中车辆的损耗、维修、燃料是一笔庞大的开支,而电子巡逻模式能有效的减少行政开支。

(五)建立联勤机制,保障高速公路安全、高效、畅通。在高速公路上进行管理的力量主要包括交警、路政、施救、高速公路养护等单位,联勤机制就是要让这几股力量有机结合在一起,统筹安排、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加大路面管理的力度和效率。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按照“部门联动、交警牵头、各司其职”的原则,建立各部门的联勤联动制度,并建立错时巡逻机制,缓解交警部门警力不足的问题,有效延长路面监控时间、增加巡逻密度,建立路面巡逻的网格化模式,真正实现24小时勤务制度。联勤联动也给事故现场的施救、雨雾天的分流等紧急、特殊情况的处置提供了保障。同时,联勤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组织与会晤机制,由高速公路业主单位牵头,定期召开联勤工作协调会,交流工作经验、剖析事故原因、发现存在的不足、研究应对之策。此外,要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监控中心的作用,及时发现路面上出现的安全隐患,快速调动巡逻警车予以解决,特别是故障车辆夜间临时停车存在极大的事故隐患,发现时间早一点,对安全的影响就小一点。强化出入口管理收费员“一岗双职”的作用,把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拦截在收费站之外,以净化高速公路的交通环境,形成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社会化模式。

(六)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推行“源头勤务”。要进一步深化“五进”工作,将交通安全主战场拓宽到路面以外。执勤民警既是道路交通勤务员,又是交通安全宣传员。要紧紧抓住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这一良好契机,到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及沿线村庄、学校、企业,以多种形式持续不断进行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高速公路行车常识等宣传教育活动,为路面勤务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此外,应对辖区内的各专业运输单位和重点车辆单位进行摸底走访,建立车辆和驾驶员档案,对路面上发现的突出问题,要及时地予以反馈和整改,加强源头管理。

[1]代孟良.当前巡逻勤务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2]刘桂玲.浅析我国警察巡逻勤务机制的完善[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8(4).

(责任编辑:华滋)

D631.5

B

1674-3040(2013)05-0090-02

2013-05-16

庞华富,浙江省公安厅高速公路交警总队宁波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

猜你喜欢

联勤勤务口子
沭阳县开展联保联防联勤联控保安全活动
一块钱
关于消防救援队伍拓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勤务的思考
探析智慧交通在交管“情指勤督一体化”勤务改革中的应用
坚决堵住随意调整预算的“口子”
万里踏歌新联勤——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文艺轻骑兵”赴基层巡演纪实
上海控烟条例二审稿被指“留口子”
基于弱定义Agent的补充勤务维修行为建模
学联勤有益 参赛趣无穷
一江山岛登陆作战的联勤医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