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茨淮新河灌区为区域农业添活力

2013-01-24张金慧,韦凤年,王春夏

中国水利 2013年21期
关键词:续建节水灌溉

茨淮新河灌区为区域农业添活力

走进茨淮新河灌区上桥抽水站,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中控室里的大屏幕上,可看到每台机组的运行工况,操控鼠标即可调度所有闸门的启闭。安徽省茨淮新河工程管理局局长董爱军告诉记者,茨淮新河灌区信息化的建设,得益于安徽省首个“948”计划项目——灌区泵站CM IS的应用项目在上桥枢纽实施。目前通过建成的现代集成管理系统(SQ-CIMS),实现了上桥枢纽的节制闸、抽水站、船闸、灌引涵等建筑物的自动控制,灌区运行、调度管理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这只是灌区续建改造项目中的一个项目,灌区经过十多年的续建改造,灌溉能力大幅度提升,有力地保障了区域的灌溉用水,为确保淮北平原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为农业发展增添了活力。

抓住机遇 稳步推进灌区续建改造

近年,茨淮新河灌区水稻种植面积大增,90%以上为水稻种植,灌溉需水量随之增加,加之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供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20世纪70年代兴建的灌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改造灌区提高灌溉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茨淮新河灌区范围以及工程位置图

自2000年以来,茨淮新河灌区抓住被列入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的机遇,积极开展工作。2007年10月,茨淮新河灌区第一批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为稳步推进灌区改造,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项目法人(茨淮新河续建改造管理局)从几方面狠抓工程建设管理:一是建章立制,用制度来规范建管行为;严格落实“四制”管理,提高建设管理水平。二是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建管处实行“报账制”,严格按照基建程序、要求和建设管理相关制度管理资金,确保资金使用安全。三是实行平衡和竞争相结合的立项模式,并在年度可研报告、初步设计及施工图编制完成后,组织召开初步审查会,严把项目审查关。四是建管局定人定点联系在建项目,定期召开项目建设碰头会,不定期召开灌区工程建设调度会,加快工程建设进程。五是要求各参建单位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建管局每月组织一次质量大检查,并联合项目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监察机关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等,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茨淮新河是安徽省淮北平原的一条大型人工河道,以防洪为主,兼有灌溉、航运、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益。河道全长134.2km,流域面积6960km2。该工程于1971年11月开工建设,1980年春完成。共开挖土方2.5亿m3,投资5.4亿多元。茨淮新河上建有茨河铺、插花、阚疃、上桥四级控制枢纽工程。

茨淮新河灌区是安徽省淮北地区最大的灌区,受益范围均为安徽省淮北平原粮食主产区,涉及阜阳、亳州、淮南、蚌埠四市的颍东、颍泉、利辛、蒙城、凤台、潘集、怀远等7个县(区)。茨淮新河灌区2000年被列入《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确定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近期201万亩(其中井渠结合灌区面积20万亩),远期305万亩。

到2013年8月,茨淮新河灌区共下达49个项目,已完成46个项目。累计完成概算投资35604万元(包括高效节水8504万元)。完成泵站更新改造33座,渠系建筑物改造367座、新建789座,渠道防渗

茨淮新河灌区于1974—1992年间逐步实施了面上灌溉及排涝配套工程,现状实际灌溉面积165万亩,其中水稻96万亩。灌区利用茨淮新河上的插花、阚疃、上桥三座大型节制闸拦蓄径流,有效调节库容4350万m3。建有上桥、阚疃两座大型抽水站可从淮河抽水补给茨淮新河灌溉用水。灌区已建成支渠以上固定渠道总长946.6km,其中干渠93条,总长448.6km;支渠174条,总长498km;支渠以上各类交叉建筑物930座,其中分水建筑物535座,交通桥395座。灌区配套已完成一级提水站77座,总装机264台、23770kW;二级提水站656座,总装机17220kW。灌区建成以来,效益显著,1998年平均粮食亩产440kg,比灌区建成前增加220kg。衬砌110km,铺设管道70km,机井208眼。

提高灌溉能力 保障粮食安全

灌溉能力的提高,是保障灌区粮食生产的基础。要提高灌溉保证率,必须加大对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力度。

茨淮新河工程为边设计、边施工、边交付管理的“三边工程”。工程建设时期机械化程度不高,技术含量低,出现过一些质量问题,也存在着技术遗留问题。经过近30年的运行,老化严重,事故隐患多,影响了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发挥。茨淮新河灌区抓住国家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之机,先后实施了抽水站中控系统改造、节制闸除险加固、大中型泵站扩建等工程,大大改善了工程面貌,确保了工程安全运行。茨淮新河库容调节水量增加了925万m3;特别是改造后的上桥抽水站从原设计灌溉流量120m3/s提高到144m3/s,进一步提高了灌区灌溉用水保证率。续建改造有效改善了约102.4万亩(15亩=1hm2,下同)农田的灌溉条件,并使其中的24.5万亩灌溉面积得到续建配套,提高了灌区灌溉保证率,为灌区的粮食生产、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就拿上桥站来说,经过改造后上桥站抽水能力提高了,过去多年平均抽水2.5亿m3,最近连续几年抽水4亿m3左右,今年抽水4.2亿m3,在降雨量较常年减少一半的情况下,确保了灌区近百万亩水稻灌溉用水需求”,董爱军介绍说。

不仅如此,续建改造工作带动了灌区内各县(区)积极整合农水、土地治理资金,用于茨淮新河灌区内工程设施改造和续建配套。据不完全统计,7个县(区)近年共筹措整合资金2.13亿元,已完成投资2.08亿元;完成渠道衬砌169.84km,渠系建筑物改造269座、新建551座,改善了17.43万亩农田灌溉条件。

技术改造后的凤台县港沟电灌站

茨淮新河灌区经过多年的续建改造,灌溉条件改善后的农田,每年粮食亩产约增加100kg。按2008-2012年每年平均改善农田20.5万亩计,5年内约增产粮食3亿kg;按近几年粮食平均价2元/kg计,灌区农民约增加收入6亿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灌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从实实在在的成效,我们看到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带来的效益。我们相信,随着灌区配套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改善农田灌溉面积的逐年增加,将更加有力地促进灌区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增长,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重建后的利辛县朱庄电灌站

图/ 安徽省茨淮新河工程管理局提供

文/本刊记者 张金慧 韦凤年 王春夏 赵 梅

通讯员 高 升 任艳春 潘声凯 陈小波

设计/杨 桦

重建后的怀远县计圩电灌站

猜你喜欢

续建节水灌溉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汲东干渠续建配套施工过程环境保护问题与措施对策
自密实堆石混凝土在水库大坝尾留续建工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