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肢骨折功能锻炼的指导

2013-01-24马晶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桡骨肱骨四肢

马晶梅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医院,内蒙古 突泉 137500

四肢骨折功能锻炼的指导

马晶梅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医院,内蒙古 突泉 137500

骨折病人功能锻炼是极其必要的,针对骨折病人的不同时期指导其进行功能锻炼,是四肢骨折恢复正常功能的最终目的。

四肢;骨折;各期功能锻炼

四肢骨折指上、下肢骨折。上肢常见的骨折有锁骨、肱骨外上科颈、肱骨干、肱骨髁上、肱骨外髁、尺桡骨干、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桡骨中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桡骨远端骨折等;下肢常见的骨折部位有股骨颈、股骨粗隆间、股骨干、股骨髁上、髌骨、胫骨平台、胫腓骨、踝部、距骨、跟骨及跖趾骨等。

常人卧床21天后,体力和工作能力即可降低20%~25%,至少需3周功能锻炼后才能恢复原来的水平。所以,早期功能锻炼是极其必要的。功能锻炼的原则是在不影响骨折对位和愈合的条件下,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尽早开展功能性活动。本文浅谈我院收集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00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因人而宜,因症施护,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取得满意疗效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为我院收集的2010年3月~2012年5月病例。男86例,女14例,年龄9~74岁,平均年龄48.9岁。

上肢骨折25例,肱骨干骨折6例,尺桡骨骨折20例;下肢骨折75例,股骨干骨折21例,胫腓骨骨折53例。开放性骨折37例,闭合性骨折63例;新鲜骨折85例,陈旧骨折15例;感染性骨折5例,骨不连6例;伴有肱动脉及胫前动脉损伤2例,针对骨折患者的不同时期,指导其进行功能锻。

2 护理措施

2.1 第一期

2.1.1 护理方法 上肢骨折整复固定后,骨折部位上下关节暂不活动,未固定关节做轻度背伸屈动作,鼓励病人作握拳、伸指动作。上臂骨折可进行握拳、伸指动作及腕关节屈伸活动[1]。下肢骨折整复固定后,即鼓励病人作脚趾自主活动,踝关节背屈活动及股四头肌收缩活动。髌骨按摩,每日活动3~4次。牵引的病人,嘱其手拉吊环,做抬臀动作,初期每天活动3~4次,每次5~10分钟。

2.1.2 饮食指导 此时由于创伤对胃肠道的刺激,短期内出现肠蠕动减慢、腹胀、食欲不振等[2]。因此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选用多品种,富有各种营养、介于正常饮食和半流食之间的软食,如:新鲜蔬菜加瘦肉末做成的软面食、豆制品、蛋类、鸡面片汤等,忌辛辣、油腻食品。

2.2 第二期

2.2.1 护理方法骨折后3~4周,内外骨痂形成,骨折端初步稳定。此期除进行肌肉收缩外,可自主伸屈关节[3]。上肢骨折,鼓励病人多做拳头握紧-松开动作,并作自主性关节屈伸活动。由一个开始,继而几个关节协同锻炼。并可放下悬吊带,自主抬举上臂。下肢骨折,鼓励病人练习患肢足部轻度蹬床及直腿抬举动作。小夹板固定的病人,鼓励并协助病人扶双拐下床,做患肢逐步负重训练。

2.2.2 饮食指导 此时的饮食应由开始的清淡改为高营养、高蛋白、高热量饮食,用于增加全身营养,满足骨痂生长的需求,如:排骨汤、瘦肉、炖水鱼、动物肝脏、乳制品等。骨折多由骨质疏松引起,钙的重吸收又加重了骨质疏松,因此还应加补高钙饮食,如:豆类、海带、虾皮、芝麻等,同时可以服用多维钙片,以利钙的重吸收。

2.3 第三期

2.3.1 护理方法 骨折后5~6周,周围软组织恢复正常,肌肉有力,骨痂较多,较稳定。鼓励并协助病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加大活动范围、强度和次数,但应注意限制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方向和范围。

2.3.2 饮食指导 这时的饮食应以滋补为主,除正常饮食外还应加补猪、羊骨汤等;食疗可用枸杞、骨碎补炖牛排骨,汤肉共进。也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虎骨木瓜酒等。由于骨折后需卧床3~12周,宜出现便秘,因此还应注意多食富含粗纤维素的食物和水果,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500ml,按肠蠕动方向按摩腹部,每日3次,促进排便、防止便秘。

2.4 第四期 骨折后7~10周,有临床愈合征象。此期鼓励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轻微动作,使各关节得到全面锻炼。下肢扶双拐者,应逐步改成单拐,继而弃拐行走。并逐步增加坐床摆腿、摇膝、扶床蹲立动作。

3 护理体会

3.1 四肢骨折后,适当的功能锻炼能促进肿胀消退,加速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在临床上许多病人常依赖于医生的治疗而不愿意进行功能锻炼,故应耐心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的目的、作用、方法和步骤,使患者对功能锻炼有正确的认识,从而积极配合。

3.2 严格限制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动作,如前臂旋转活动,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上1/3骨折的内收活动等[4],防止骨折移位。

3.3 要循序渐进,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加大活动范围和时间。同时,以不使病人感到疲劳、不加重骨折部位疼痛为度。

3.4 下肢骨折患者肢体负重锻炼时,应注意保护病人,防止滑倒、碰伤、扭伤等。

3.5 健肢的训练尤其重要,能促进全身功能改善,并在患者扶拐下地时不至于因健肢无力而摔伤等。

3.6 做好出院指导。告诉病人出院后锻炼方法,鼓励病人因地制宜坚持锻炼,直至功能完全恢复。

4 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应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可从轻微活动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时间,不能操之过急,以防骤然作剧烈活动而使骨断端再移位[5],同时也要防止有些病人在医务人员正确指导下不敢进行锻炼,对这样的病人应作耐心说服工作。功能锻炼是为了加速骨折愈合与恢复患肢功能,所以对骨折有利的活动应鼓励病人坚持锻炼,对骨折愈合不利的活动要严加防止,如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外展活动,内收型骨折的内收活动,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伸直活动,屈曲型骨折的屈曲活动,前臂骨折的旋转活动,胫腓骨干骨折的内外旋转活动,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的背伸挠屈活动等都应防止。

[1]邓远平,张利红,龚元媛.四肢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 [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8:123.

[2]朱月娥.四肢骨折功能锻炼方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56-157.

[3]任彩华.四肢骨折患者74例术后护理体会 [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7:132.

[4]朱锦凤.四肢骨折病人功能锻炼的原则及其正确方法 [J].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5,9:748-749.

[5]胡宝珍.四肢骨折各期功能锻炼的护理指导 [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34.

R493

A

1007-8517(2013)10-0111-02

2013.03.25)

猜你喜欢

桡骨肱骨四肢
桡骨远端骨折掌与背侧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跟踪导练(四)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T型钢板治疗的效果探讨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跟踪导练(四)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跟踪导练(四)
肱骨髁部骨不连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