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型颅脑损伤呼吸道护理体会

2013-01-24曾水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套管插管呼吸机

葛 琛 曾水珍

湖北省麻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湖北 麻城 438300

重型颅脑损伤呼吸道护理体会

葛 琛 曾水珍

湖北省麻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湖北 麻城 43830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护理处理措施。方法:综合治疗,止血、脱水、利尿、激素、亚低温、冬眠、保证有效循环血量、吸氧、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手术治疗68例,气管插管55例,34例拔除气管插管后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共47例,留置气管套管3~30 d后拔除。结果:发生肺部感染34例,发生率36.9%。死亡28例,重残4例,中残6例,良好54例。死亡原因: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21例,肺部感染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结论:呼吸道护理是维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手段。

重型颅脑损伤;呼吸道;肺部感染;气管插管、切开;护理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原因大多有由高处坠落、楼梯滑跌、打架,或由于自行车、机动车辆的交通事故而受伤。由于伤及中枢神经系统,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无论在平时或战时,颅脑损伤都占全身部位损伤总数的20%,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骨折,而死亡率却远远高于四肢骨折[1]。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92例,男59例,女33例,平均44岁;GCS评分3~5分25例,6~8分43例;均给予重症监护,给予氧气吸入2~4L/min。患者中度昏迷至深昏迷,单侧瞳孔散大42例,双侧瞳孔散大13例。头颅CT表现: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血肿、颅骨骨折。

2 护理体会

2.1 基础护理 ①室温18~20℃,湿度60%~70%为宜。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②体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引起窒息,避免舌后坠。③清除口鼻分泌物,每天2次口腔护理,预防和减少口腔细菌滋生。④每1~2 h翻身叩背1次,每4 h做1次肢体被动运动和按摩,每次20min,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⑤超声雾化吸入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每天4~6次,每次15 min。⑥加强尿管和会阴护理,用0.05%碘伏消毒尿道口,每天2次,膀胱冲洗每天2次,尿袋每天更换1次,留置尿管时间长者1~2周更换导尿管1次。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意识障碍者容易发生误咽、误吸,或因下颌松弛导致舌根后坠等原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必须及时清理咽部的血块和呕吐物,并注意吸痰,痰黏稠不易咳出者给予雾化吸入,每6h 1次,可加用α-糜蛋白酶1支、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驱动雾化时,氧流量调至每分钟6~8L[2]。舌根后坠者放置口咽通气管,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3 气管插管的护理 患者常因喉咽分泌物、舌后坠致呼吸道不畅,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咽部分泌物,给予大流量氧气吸入(4~6 L/min),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可保证吸痰效果,有利于患者的呼吸。如果患者呼吸微弱应及时行气管切开,以减少呼吸道阻力,清除呼吸道死腔。

2.4 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①保持适宜的温湿度,空气新鲜及流通;②局麻者取半卧位,全麻未完全清醒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醒6小时后改为半卧位。给氧,心电监护,吸痰。手术当日不宜过多的变换体位以免套管脱出;③对小儿、精神病及全麻者应约束双手,防止抓脱套管;④保持套管通畅,给予翻身拍背、吸痰、雾化吸入等措施,每日消毒内套管至少3次,套管内滴入1%的碘化钾稀释痰液,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防止肺部并发症发生;⑤观察呼吸变化,如有烦躁不安,口唇发绀,应及时检查处理;⑥术后第二天调节套管系带松紧,以系带与皮肤间能插一指为宜;⑦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观察并发症,如伤口出血、皮下气肿、感染等;⑧拔管前先行堵管,堵管后严密观察病人呼吸情况,如堵管48小时后无呼吸困难可拔管。拔管后继续观察1~2天;⑨病人带管期间,拔管前后,应随时准备好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等急救器械,以备万一。

2.5 吸痰 吸痰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一次性使用,尽可能减少感染的机会;吸痰前先用无菌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吸痰方法:①确定通畅后关闭导管近端,使其消除负压,快速进入气管内,插入10~15 cm。松开导管近端,恢复负压,边旋转边退出。插入气管时不做吸引,切忌做上下抽吸,损伤气管黏膜。②每次插入只吸引1~2次,注意每次吸痰时间不得超过15 s,保持吸引负压低于120 mmHg。需要进行多次吸痰者,两次间隔期间应吸氧或连接呼吸机待血氧饱和度回升后再进行吸引。③为预防吸痰导致的低氧血症和组织低氧,吸痰前后应给予充分吸氧5 min。吸痰时动作要轻柔,减轻呼吸道黏膜的损伤,同时要注意痰液的性质和量,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发绀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2.6 吸氧及呼吸机应用 颅脑损伤患者必须保证有效供氧,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及气管内分泌物。可采取面罩,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气管套管内给氧。根据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调整氧气流量,氧气导管要深置,以防止导管滑出影响氧疗效果。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保持呼吸机在正常工作状态,调整好各项参数。

3 小结

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极高。并发肺部感染最常见,肺部感染可进一步加重脑损害,形成恶性循环,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良好的气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虽然气管切开是引起肺部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早期 (2d内)行气管切开后,有利于呼吸道护理,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供氧[3]。通过加强吸痰,雾化吸入,翻身叩背,选择敏感抗生素,对于帮助患者度过急性期有很大作用。气管切开护理的关键是湿化和吸痰。正确、规范的呼吸道护理可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1]李冰科邹风雷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6,(6):515-516.

[2]吕其兰.重型颅脑外伤呼吸道护理.中华新医学,2002,3(7):665.

[3]李藏、范永红.重型颅脑外伤呼吸道护理.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2,5(9):895.

R473

A

1007-8517(2013)10-0163-01

2013.03.26)

猜你喜欢

套管插管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塔河油田套管坐挂异常原因及对策分析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跟管钻进用套管技术研究